杨开说:“知道了,达。”
这时,厨房里传来母亲的声音:“饭做好了,都来吃吧。”那声音如同温暖的号角,召唤着大家走向饭桌。
饭桌上摆着几大碗热气腾腾的面条,那面条根根分明,散发着淡淡的麦香。
面条上还放着煎得金黄的荷包蛋,蛋的边缘微微翘起,像是金黄色的小裙摆,还有一些翠绿的青菜点缀其中,宛如一幅简单而诱人的画卷。
杨英笑着说:“开娃子,这是你最爱吃的面条,快尝尝。”
杨开拿起筷子,那筷子是家里用了多年的竹筷子,握在手里有一种熟悉的踏实感。
他吃了一口面条,面条的口感恰到好处,有嚼劲又不失柔软,混合着荷包蛋的香味和青菜的清新,那熟悉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就像记忆中的温暖潮水般涌来。
他满足地说:“妈,还是您做的面条好吃。”
杨英听到儿子的话,脸上满是笑容,那笑容如同绽放的花朵,充满了幸福。
她转身又走向厨房,一边走一边说:“慢慢吃,吃完了我再给你盛一碗。”
杨明则招呼几个保镖上桌吃饭,一边说:“家里没什么好菜,几位客人将就着吃。”
保镖们有些拘谨,其中一个说道:“杨叔,这已经很好了。”
杨开也跟着说:“达,您就别客气了,大家都随意点。”
于是,保镖们也纷纷坐下,开始吃起面条来。
大家吃着面条,饭厅里弥漫着温馨的氛围。
因为有外人在,两个姐姐除了端饭就呆在厨房帮母亲了。
厨房不大,灶台上的火光映照着两个姐姐和母亲忙碌的身影。
锅碗瓢盆摆放得有些杂乱,但却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吃过饭,杨开让保镖去车上等他,他在客厅陪家人聊天。
客厅里的灯光似乎都变得更加温暖起来,墙上挂着的全家福照片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晕。
这个时候,两个姐姐和母亲才有时间和杨开闲聊。
杨英看着儿子说:“瘦了,在外面吃了很多苦吧!”
她的眼神里满是关切,目光在杨开的脸上和身上来回打量,似乎想要找出他在外面受苦的痕迹。
杨开笑着说:“妈,我这哪是瘦了,这是长高了。我在外面可没吃苦,不说天天山珍海味,顿顿都有肉。”
杨开坐在老旧的木椅子上,身体微微后仰,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
杨英听到这话,笑着说:“你就知道说好听的,外面哪有那么好,出去这么久了,不知道给家里写信。”
她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放在一旁的针线筐,开始整理起里面的针线来。
杨开说:“妈,这你可就冤枉我了。我刚才还和我达说了,不是我不给家里写信,是江岛那边和内地联系太麻烦了,写信一来一回就得个把个月,手续还特别麻烦。我想着过年就回来,加上公司业务多,忙起来就忘了。”
杨英还准备说什么,一旁的杨明说:“好了,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安排,你就不要操闲心了。”
杨明靠在沙发背上,手里拿着烟杆,轻轻地敲打着桌面。
杨英说:“你这老头,我怎么是操闲心呢,我这不是怕孩子在外面受苦了嘛。”
大姐看着杨开问:“弟弟,江岛是什么样?”
大姐坐在小板凳上,眼睛里满是好奇,双手放在膝盖上,身子微微前倾。
杨开详细给大姐和家人描述了江岛的景象和富饶:“江岛啊,那是一个很繁华的地方。那里的街道很宽,两边都是高楼大厦,大厦的玻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水晶一样。
马路上的汽车一辆接着一辆,比咱们村子里的牛群还多呢。而且那里靠海,海边有很多码头,停满了各种各样的船只,那些船有的大得像小山一样。
江岛的市场里有各种各样的新鲜玩意儿,有从海外运来的奇珍异宝,还有很多我们没见过的水果,那些水果的颜色特别鲜艳,味道也很特别。”
大家听着杨开的描述,眼睛里都充满了向往。
二姐姐忍不住问:“那江岛的人呢?他们是不是和我们长得不一样?”
杨开笑着回答:“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不过他们的穿着打扮很时髦,很多人都穿着西装革履,女孩子们穿着漂亮的裙子,走起路来就像仙女一样。
那里还有很多外国人,他们有着不同颜色的头发和眼睛,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话。”
大姐接着问:“那里怎么会有外国人呢?不是说江岛是咱们国家的嘛?”大姐皱着眉头,她的眼睛里充满了疑惑。
她坐在那把有些破旧的藤椅上,身体微微向前倾,似乎想要更靠近杨开一点,好把这个问题听得更明白。
杨开笑着回答:“大姐,江岛虽然是咱们国家的,但是它是一个很重要的贸易港口啊。就因为它的地理位置特殊,很多外国的商船都会停靠在那里进行贸易往来。
那些外国人有的是来做生意的商人,有的是跟着商船来旅行的游客呢。他们带来了自己国家的特产,也带走咱们国家的好东西。”
二姐问:“江岛人顿顿都能白面和肉吗?”二姐的眼睛亮晶晶的,在她的印象里,白面和肉是很珍贵的食物,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家里才会有。
她站在一旁,手里还拿着一块擦桌子的布,眼睛紧紧盯着杨开,等待着他的回答。
杨开想了想,说:“二姐,江岛比较富裕,那里的人生活条件确实比较好。不过也不是顿顿都吃白面和肉啦,他们也吃很多其他的东西,像海鲜啊,各种各样的蔬菜啊。
但是相比咱们这里,他们在食物的选择上确实更多一些。”
杨英在一旁听着,忍不住说:“听起来那真是个好地方啊,不过咱们这村子虽然没有江岛那么富裕,但是咱们自己种粮食,自己养牲畜,吃得也健康。”
杨明也点头表示赞同:“是啊,咱们这的日子过得也踏实。不过开娃子在江岛能有这样的见识也是好的。”
杨开说:“达、妈,虽然江岛有江岛的好,但是我还是觉得咱们家好,咱们村子里的人都很淳朴,这种人情味是江岛那种繁华的地方比不了的。”
大姐笑着说:“弟弟,你能这么想就对了,不管到哪里,家都是最好的。”
对于大姐的话,杨开不置可否。
他心里清楚,大姐还未曾领略过外面世界的精彩,就像一只从未飞出过笼子的鸟儿,不知道外面的天空有多么广阔。
他相信,一旦大姐见识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现在这种安于现状的想法肯定会改变。
杨开说:“达、妈,姐,我在江岛买了房,等有时间,我带你们过去转转。在那边,有车有房,交通非常方便。”
他坐在客厅那张有些年头的木沙发上,身体前倾,眼神里满是期待,希望家人能够接受他的这个提议。
二姐问:“弟弟,你在江岛做什么生意?”
二姐站在墙角的柜子旁,柜子上摆放着一些老旧的瓷器,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杨开说:“开了一家报社,还有一家医药公司。另外还在深区投资了几个项目,放心吧,你弟弟有钱,养你们一辈子都不愁。
咱们家门前那两辆车就是我买的,等明天带着你们好好转转。”
杨开的声音充满了自信,他的目光在家人的脸上一一扫过,想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