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强走过来看到杨开挑选了这么多东西,笑着说:“杨开哥,你可真是用心啊,家里人收到这些礼物肯定会很开心的。”
杨开也笑着说:“这是应该的,难得来一次长安,当然要给家人带点好东西回去。”
这时,冯爱国在不远处喊道:“杨开,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也该回去收拾东西准备返程了。”
杨开应了一声,然后拿着挑选好的礼物,走向收银台。
1982年1月20日,阴历腊月二十六,经过四个小时的车程,在天黑时,杨开一行人终于进入了白河县城。县城里弥漫着浓浓的年味,街边的树上挂着一些简单的彩灯,虽然没有太多的繁华,但却透着一种质朴的喜庆。
杨开指挥司机把车开往县城的房子。那是一座有些年头的小院,院墙上爬满了干枯的藤蔓。到了地址后,杨开下车走向大门,发现大门上锁了,他知道家人应该回老家了。他轻轻叹了口气,心中却涌起一阵急切的思念,想要立刻回到老家见到亲人。
接着,杨开先把冯爱国送到家里。冯爱国的家在县城的另一头,是一个不大的四合院。杨开看着冯爱国走进家门,才放心地指挥司机开车向老家的方向赶去。
经过半小时的车程,一辆越野,一辆商务车终于驶进杨家庄。车子在杨开家的门前停下。村里时不时传来几声犬吠,在这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杨开下车,车灯照着大门,看着紧闭的大门,他上前推了推,发现大门从里面关上了。
杨开深吸一口气,用力拍打门栓,大声喊:“达、妈,我回来。”他的声音在寂静的村子里回荡,带着一种游子归家的迫切。
没多久,房屋传来亮光。那微弱的光亮在黑暗中如同希望的灯塔。过了一会,里面传出‘咯吱’的开门声,接着是脚步声,伴随一道声音传出:“谁呀?不要拍了,马上开门了。”
杨开大喊:“达,是我,我回来了。”他的声音有些颤抖,甚至有些哽咽,不知道是激动还是什么。他的脑海里浮现出无数和家人在一起的画面,那些温馨的场景让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听到熟悉的声音,里面的脚步声顿停,紧接着一阵仓促的脚步声传来,‘咯吱’大门打开。
杨开看着穿着布鞋,披着棉衣,身材佝偻,双鬓斑白的小老头,眼中闪烁着泪花喊了一声:“达,我回来了。”
杨明脸上先是一愣,随后露出了无比惊喜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对儿子的思念和疼爱。他伸出粗糙的手,紧紧抓住杨开的胳膊,声音有些沙哑地说:“好啊,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你妈经常唠叨你呢。”
就这两人打招呼时,杨强也从车上下来了,连忙打招呼:“杨明哥。”(按村里的辈分,杨强把杨开他爸叫哥)杨强的脸被寒风吹得红扑扑的,他的怀里抱着好几个包裹,手上还提着一个大袋子。
杨明看着提着大包小包的杨强,笑着说:“强子也回来了,累不累?到我家休息一会。”杨明的眼神里透着村里长辈的那种和蔼与热情,他站在门口,昏黄的灯光洒在他的身上,更显得他的身影有些单薄但却充满了温暖。
杨强连忙说:“不用了,我家就在隔壁,我先回去看看,有时间咱们再聊。”他一边说着,一边调整着怀里包裹的位置,那包裹里似乎装着不少给家人带回来的好东西,鼓鼓囊囊的。
看着他那大包小包的,杨开对保镖说:“你们几个去个人,帮他把东西送过去。”保镖们立刻有一个人走上前去,对杨强说:“强哥,我来帮您。”杨强感激地看了一眼杨开,然后和保镖一起向着隔壁走去。
接着,杨文也从车上下来,看到杨明连忙打招呼:“达达。”(小爸,二叔的意思)杨文的头发被风吹得有些凌乱,但是他的眼睛里却满是归家的喜悦。
杨明笑着回应:“回来了,走,到家里休息一下。”
杨开看着往下拿东西的杨文说:“文哥,不用拿下来了,我家离你家还有段距离,让司机开车把你送到家门口,天色也不早了,你早点回去休息,等空闲了再过来聊。”
杨文听了杨开的话,点了点头说:“行,那杨开弟,我就先回去了,回头见。”说完,他又上了车,车子缓缓启动,向着村子的另一头驶去。
等杨文和杨强离开,杨开这才招呼保镖将车上的东西全部拿下来。保镖们忙碌地搬运着,有精致的糕点盒子,有给家人买的新衣服,还有一些城里的新奇小玩意儿。杨开一边指挥着,一边走进家门。
家里的堂屋已经点上了油灯,昏黄的灯光照亮了屋子里简单的陈设。墙上挂着一些旧照片和奖状,那是杨开小时候获得的荣誉。杨开的母亲已经在堂屋里摆好了桌椅,桌子上放着几个粗瓷碗和一个茶壶。
杨开的奶奶也从里屋走了出来,她拄着拐杖,眼睛不太好,但是听到杨开的声音,还是激动地说:“是我的乖孙儿回来了吗?”
杨开赶忙走到奶奶身边,握住奶奶的手说:“奶奶,是我,我回来了。”
奶奶用粗糙的手抚摸着杨开的脸,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此时的客厅坐着父亲杨明、奶奶、杨开,还有几个保镖。客厅里的灯光有些昏黄,墙壁上贴着一些旧年画,墙角的柜子上摆放着几个有些年头的瓷瓶。母亲杨英正在给几个保镖倒水。她穿着一件朴素的碎花棉袄,头发整齐地挽在脑后。
一番忙活,母亲一边擦泪,一边看着杨开说:“开娃子,怎么这么晚回来?还没吃饭吧,妈去给你们做饭。”她的眼睛里满是心疼和思念,那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又努力不让它落下来。
杨开笑着说:“路况不好,加上司机对路不熟悉,所以开车慢。妈,您做点面条就好,好久没尝你的手艺了,都想了。”杨开的脸上带着一丝倦意,但更多的是归家后的轻松和惬意。
杨英笑着说:“哎、哎,妈马上给你们做。”接着,她转身去了厨房。厨房里传来一阵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不一会儿,烟囱里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杨开和父亲、奶奶在客厅闲聊。杨开问:“达,妹妹呢?”
杨明回答:“那疯丫头,今天在门前和村里的娃疯了一天,早睡了。”杨明吐出一口烟圈,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似乎在想象着妹妹玩耍的模样。
杨开笑着说:“小孩子嘛,正是玩的时候,那我去房间看看妹妹。”杨开起身,朝着妹妹的房间走去。房间里很安静,妹妹睡得很香甜,小脸蛋红扑扑的,杨开轻轻给她掖了掖被子,又悄悄退了出来。
杨明抽着烟,没有说话。
当杨开再次进入客厅时,两个姐姐也起来了,她们在帮母亲做饭。两个姐姐系着围裙,一个在切菜,一个在烧火,嘴里还不时地说着话。送杨文的司机也回来了,他走进客厅,对杨开说:“杨先生,已经把杨先生安全送到家了。”杨开点了点头说:“辛苦了,你也去休息一下吧。”
老太太年龄大了,和杨开说了几句话便进房间休息了。她拄着拐杖,脚步有些蹒跚,杨开扶着她到房间门口,看着她进去才回到客厅。
杨明抽着烟,看着杨开问:“在外面怎么样?怎么突然就没消息了?”杨明的眼神里带着一丝责备,但更多的是关心。
杨开说:“挺好的。外面那两辆车都是咱们家的,明天带您好好逛逛。刚到江岛那会,时间多,才写信给家里回消息。后来忙了,加上来回通信非常不方便,手续太多了,想着年底就回来,所以就没给家里写信。不过以后联系就方便了,都在国内,写信也能方便很多。”
杨明点了点头说:“嗯,在外面只要好好的就行。你也长大了,很多事你自己能做主了,不过有啥事还是要跟家里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