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斯顿了顿继续道,“通商对大夏有百利而无一害,我们带来的西洋布匹、玻璃器皿,能让大夏的百姓多些选择”。
“而大夏的丝绸、茶叶,通过我们的船队,能卖到欧洲,赚取百倍利润。至于台湾,我们可以缩减驻军,只保留少量人员‘维护贸易据点’,这总可以了吧?”。
这番话,把“殖民驻军”说成“维护贸易据点”,把掠夺资源说成“互利共赢”,将殖民者的伪善演绎得淋漓尽致。
曹翔却不吃这一套,他站起身,走到范·德·维尔德面前,目光如炬:“缩减驻军?那也是驻军!大夏的土地上,容不得外国一兵一卒!”。
“要么立刻从台湾撤军,把土地归还大夏,通商之事我们详谈,要么,就别谈通商,我们准备开战!”。
“你!”卡洛斯气得站起身,拳头攥得咯咯响,“夏国这是要断绝与西洋的往来吗?我们东印度公司的舰队,可不是好惹的!”。
“好惹不好惹,大夏的海军会让你们知道”,曹翔寸步不让,“两个月前,你们在澎湖列岛挑衅,被我们打沉两艘战船”。
“如今,我们的舰队已能直抵吕宋海域,若不是想先以礼相待,台湾早就不是你们能待的地方了!”。
这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在范·德·维尔德和卡洛斯心上。
他们清楚,曹翔说的是实话——夏国海军的崛起速度,远超他们的预料,若真要动武,东印度公司在东亚的兵力,未必能占到便宜。
两人交换了个眼神,语气软了下来,却仍不死心:“部长先生,此事事关重大,我们想亲自面见夏王,当面陈述利弊,或许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曹翔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嗤笑一声:“面见夏王?你们也配?”。
他拿起案上一份文书,扔在范·德·维尔德面前,“这是我们查到的消息,你们根本不是荷兰、西班牙国王派遣的使节,不过是东印度公司的商人,临时拼凑的假使团”。
“夏王日理万机,只接见拥有正式外交身份的使者,至于你们——不够格!”。
文书上,清晰地写着东印度公司给范·德·维尔德的授权书,以及他们在上海县与公司据点的密信往来,字字句句都暴露了“假使节”的身份。
范·德·维尔德脸色煞白,浑身一僵,再也装不出从容的模样——他们自以为天衣无缝的伪装,早已被夏国的情报网看穿。
政务院之所以晾了他们两天,就是要有更多的时间把他们的身份坐实,情报局也不负所望,直接找到了他们的破绽。
见事已至此,范·德·维尔德知道,继续纠缠“见夏王”“台湾归大明”都是徒劳,只能咬着牙,挤出最后一丝“体面”:“既然如此,通商与台湾之事,我们需回去商议”。
“离开前,想在南京城转一转,见识一下东方帝都的风采,还望部长先生应允”。
他这话,看似是“观光”,实则是想趁机打探南京的防务、民生,为东印度公司收集情报。
曹翔岂会不知?但他神色不变,淡淡道:“可以,会有吏员陪同,只是提醒诸位,遵守大夏律法,不得随意走动,更不得打探不该打探的事——南京城,不是你们能撒野的地方”。
话音落时,曹翔已起身离席,留下范·德·维尔德一行在堂内,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他们原以为能用“通商诱饵”“大明挡箭牌”糊弄过去,却没想到夏国官员如此洞悉他们的伎俩,在主权问题上寸步不让,连“见夏王”的台阶都不给。
所谓的“外交交锋”,从一开始就是夏国掌握主动权的碾压——因为秦思源深知,对殖民者的伪善,唯有以铁腕和清醒的主权意识,才能彻底戳破。
如果是在后世,西方科技和制度碾压东方的时候还可以虚与委蛇,但现在不是,现在是夏国在各方面碾压他们,攻守易形矣!
走出外交部衙门,范·德·维尔德望着南京城巍峨的城墙,心中第一次生出无力感。
他知道,夏国不是吕宋,不是马六甲,更不是任他们揉捏的阿兹特克帝国。
这趟南京之行,不仅没能“套牢”夏国,反而让他们看清了一个事实:东方的这片土地,早已不是他们能用“贸易+武力”随意征服的地方。
这里的结果被林云迅速带回王府,秦思源听后并未表态,只是开口问道:“情报局还有其他消息吗?”。
“回大王,情报局另有一则密报,据称荷兰与西班牙两国,似有联合之意,打算共同对我大夏发难”,林云沉声答道。
秦思源眉头微蹙,暗自思索:荷兰在这个时代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其国内拥有的战船数量必然不少。
据此前资料记载,上次料罗湾海战,他们便出动了八艘大型战舰与数十艘小型战船,且最终损失轻微。
这绝非可以轻视的势力——荷兰人的大型战舰,与夏军当前装备的大型鸟船规格相近,体长均接近四十米,排水量约一千吨。
若荷兰东印度公司真的倾巢而出,其麾下大型战舰数量至少会有二十艘以上,小型战舰更将过百。
反观夏国海军,目前仅有十艘大型鸟船作为主力,普通战舰虽有上百艘,但也只是战力相当。
而且夏军主力舰的船炮数量低于荷兰人的数量,夏军主力舰的大炮数量是三十门左右,而荷兰人的是四十门左右。
要知道海战可不同于陆战,陆战考验的是双方的战斗意志,海战是船只数量、水手熟练度等等,来不得半点马虎。
如此一来,双方若在海上决战,胜负实难预料。更棘手的是,夏军海军主力舰队已调往北方,另有半数舰队需为北上的物资运输船队护航,本土海防力量本就薄弱。
想到此处,秦思源语气凝重地吩咐:“即刻记录命令,令海军统帅吴将军速破鞑子水军,随后率七成舰队返航,以备大战。”
“另外,传令船坞加急造船,科学院加快新型武器的研发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