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西南角的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在试点推行群众代表值班制度后的第七天,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首轮高强度连环问政”。一大早,厅外已排起长龙。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本地市民,还有不少身着外省公务服的旁听观察员——他们既是学习者,也是见证人。一位来自西楚的基层纪委书记在人群中悄悄记录,不时拍下大厅屏幕上实时滚动的“绿色销号进度榜”。这是他第一次看到一个省级平台,能将“群体盯人、事事上墙”做到这种程度。
大厅内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办事窗口,而是“群众代表联席台”。这张长桌的正中央,坐着三位从百人名单中随机抽出的群众代表,桌上摆放的是当日优先处理清单。十分钟后,一位戴眼镜的女代表起身读出第一项:“朱洲新城社区燃气改造延误问题,承诺逾期19天,资料显示‘不可抗力’,群众现场举证。”一句话激起现场骚动。
负责该项目的朱洲市住建局副局长被“点名上墙”,迅速进入远程连线系统。他原本准备了一套标准答复,却被调度后台强行切换成画面共享模式——他必须在镜头前调取工程台账、签字流程、实地勘验记录,并接受现场群众代表逐项交叉提问。值班主持人没有进行任何保护性提示,直接问:“你确定这份‘施工现场泥泞影响设备进场’的说法,是真实的吗?”屏幕上弹出群众提供的对比视频,显示同一区域同期完成了另一个排水项目。
氛围骤变。副局长的额头渗出细汗。他试图转移焦点,称“责任人已调整”,却被群众代表一语顶住:“我们问的是延误的理由,不是调人的理由。”远程连线系统的留言弹幕出现了数十条“请具体说明”“要求现场复核”字样。此刻,不止是大厅在看,全省二级平台和六个对接省份也同步切入了信号。外省代表中有人低声感叹:“这叫真上墙。”
局势继续升温。群众代表要求“封样复核”,调度后台立刻调动督查小组前往新城社区,并安排直播同步上传。十五分钟后,无人机画面显示所谓“泥泞现场”已铺设塑胶垫层,机械可直接入场施工,所谓“不可抗力”理由不攻自破。此时连线窗口的副局长面色铁青,喉结滚动,最终道歉承认“提前批次设备交付延迟是人为疏忽”。群众代表写下处理建议:按日计时补偿,并向社区群众公开说明。
这条“朱洲燃气延误问责案”成为当天“绿单竞速榜”上最醒目的红转绿案例,转发量在本地新闻客户端突破十万。许多干部看着这条案例的处理过程,心中都敲响了警钟。过去的“解释”“补救”“换人”已不再是遮蔽真相的挡箭牌,群众代表坐镇一线,每一项都需拆解、回应、上墙。
而在后台调度室里,陈晓峰正在同步关注另一起线索:衡阳古城区三条道路的黑名单施工队异地中标。他划开页面,看到群众代表提出的质疑是:“此施工队在我区因偷工减料被处罚,为何能在邻区拿标?”这条消息迅速引起注意。李一凡即刻拍板:“立查中介机构资质核查流程,三小时内出图谱。”
不到两小时,星城系统内完成一次链路排查,发现招标中介存在绕开主库、引用外包审核接口的漏洞。李一凡当场提议设立“资质联审白名单”,并要求系统组开发“外链风控弹窗”。外省观摩代表一边看着流程一边频频点头,随行专家悄声说:“这不只是治理,是一场规则革命。”
与此同时,省纪委暗访组也悄然启程,直奔衡阳项目现场。由于调度室提供了精准定位和关键时段的工地录像,暗访组在一小时内完成了现场施工对比与材料封存。纪委专报只用了一句话定性:“违规招标事实成立,建议即刻公示涉事名单。”当天晚间,纪委网站“问责板块”更新,外省代表惊叹于其速度。
群众代表制度的另一面,则体现于当天傍晚的“代表复盘会”。代表与技术官员、项目承办人围坐一桌,交流全天问政经历。年长代表提出:“希望以后连线系统能提前十分钟告知我们资料类型,以便有重点提问。”技术组当场回应:“明天系统将增加文档预览插件。”年轻代表则说:“今天那个‘泥泞理由’就是典型的套话,以后类似的表述应自动标黄提示。”
就在会议快结束前,直播主持人突然收到一条匿名短信,举报宁西某乡镇政府将一份未兑现的承诺单“自行绿化”,并上传造假影像。这个举报迅速引发了场内哗然。李一凡只说了一个词:“连夜核实。”技术人员立刻调用系统日志,对比视频文件生成时间、上传路径、GpS信息,并安排调度车连夜奔赴现场。
当晚十一点,证据链锁定,举报属实。第二天早晨,宁西该乡镇主要负责人登上“问题墙”红单区,并在群众代表主持的复核会上做出书面道歉,承诺“绿化作假即销号作假”。省政府将此作为反向典型在干部群通报,文件末尾留下一句:“绿不应是粉饰,而是过程与结果的真实合一。”
外省代表团准备离开时,许多干部表示“看得比听得震撼”。一位来自北岭的政务办主任坦言:“我们回去后要先整理一次流程图,看看自己的问题墙有没有墙。”而另一位年轻代表则说得更直接:“把你们这个‘绿单系统’源代码能不能开源?我愿意带回去搭一套。”
星城这一日,红绿两色如同节律器,一头系着问责,一头连着制度。墙上的风继续吹拂着那些签名与兑现,时间滴答前行,每一道流程,每一份交卷,都在被目睹、记录、与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