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六日的清晨,星城天空依旧灰蒙,省政府大楼前的广场聚集了不少人。昨日的新闻报道把“群众代表在问题墙签字”的画面推上热搜,引起了巨大反响。今天一早,更多群众代表主动申请旁听复盘,他们要求“亲手签字”,把意见写进公示栏。
大厅内的新张贴板已经临时加装,一列空白签名栏赫然摆放,旁边标注“群众签字区”。记者们的镜头对准这一新变化,期待着今天会发生怎样的场景。李一凡走进大厅,看见人群,目光一沉,缓缓开口:“既然群众想参与,就让他们参与到底。”
上午十点,岳州临港的危化品仓储复盘率先展开。屏幕投出昨日延时记录,调度部门解释称因转运车辆GpS系统故障导致偏差。陈晓峰毫不客气地追问:“系统故障是否有备用方案?预案写了没有?”
负责干部一时语塞。群众代表起身要求:“让我们看看备用预案。”陈晓峰示意打开系统,结果只显示一份模糊草稿。现场一片哗然。
李一凡当场表态:“今晚之前必须补齐完整预案,群众代表明天再签字确认。”群众代表随即在签名栏写下意见:“要求明示备用方案。”这一行字瞬间引发全场关注,媒体迅速推送标题:《群众要求当场补预案》。
衡山口岸的签收环节复盘同样引人注目。报关行递交的单据出现两处漏项,窗口人员启动退回机制。群众代表扫码查看细化原因码后提出:“缺项不能只退,还要说明影响后果。”
陈晓峰点头,当场要求窗口补充“缺项影响说明”一栏,并把责任人签字纳入流程。群众代表亲手写下:“已阅,认可整改方向。”签名的影像被同步到门户,网友评论:“潇湘第一次让群众意见直接入制度条款。”
星城高新区的环保夜检复盘更具冲击力。录像显示,值守人员在夜间异常出现时延迟十分钟上报。群众代表愤怒发问:“十分钟能发生多少事?如果是化工厂爆炸呢?”负责干部满头大汗地解释人手不足。李一凡厉声打断:“制度不是借口。
今晚起增加双岗,群众代表可随机抽查,签字写下抽查结果。”当场,三名群众代表在公示栏签下:“将于下周夜检抽查。”这一承诺让不少干部面露不安,却无人敢反驳。媒体迅速报道:“潇湘夜检纳入群众抽查,干部直面监督。”
下午两点,省政府召开专题会,李一凡主持,三地负责人全部到场。会上,陈晓峰汇报了群众签字环节扩围的情况,强调签字不再是形式,而是被写进整改条款。
部分干部担忧,认为群众可能“外行干预内行”,会造成制度执行混乱。李一凡冷冷一笑:“外行提问正好暴露漏洞。干部怕签字,不是怕群众,而是怕问题。”他的语气掷地有声:“从今天起,群众签字正式列入示范区三类必备留痕:干部签、群众签、时间戳。”
会后,省人大法工委立刻行动,把群众签字条款加进《开放日条例》修订稿。新增规定:凡涉及红卡复盘的场景,群众代表必须至少签署一次确认意见,且意见与责任人签字一并公示。
草案刚挂上门户,评论区立刻爆炸:“潇湘这是把权力放到群众手里。”有网友点赞,也有人质疑群众是否具备判断力。舆论再次两极,但热度不断飙升。
傍晚,江淮媒体又投放文章,标题是《让群众签字是民主还是作秀?》试图挑动外界质疑。文章暗讽潇湘的做法“表面热闹,内里空虚”。
然而不到一小时,潇湘门户挂出一张大图:三地群众签字板照片,签名、时间戳、意见并列展示。配文八个字:“签得见,看得清。”评论区迅速反转,网友留言:“这不是作秀,这是实权。”
夜幕降临,问题墙上的红卡进度更新:岳州的预案已补齐,群众代表签字“认可”;衡山口岸的缺项原因加注了影响说明,群众代表签字“已阅”;星城高新区的夜检仍在整改,但群众代表已签字预约抽查。群众的笔迹一行行排列在墙上,成为制度的一部分。大厅里,不少群众拍照留念,感叹:“我们终于不是看客。”
深夜,李一凡回到办公室,望着厚厚一叠修订草案,心中思绪翻涌。陈晓峰走进来,低声道:“省长,干部们私下压力很大,说群众签字会让他们寸步难行。”李一凡淡淡回应:“如果怕群众签字,就不要坐在那个位置。干部的权力必须接受阳光,谁躲避谁就出局。”话音坚决,陈晓峰心头一震,点头领命。
午夜时分,协同台数据刷新:群众签字七十八次,新增意见二十三条,采纳比例六成以上。红、黄、绿灯在屏幕闪烁,显示出制度与信任的同频脉动。李一凡注视着曲线,缓缓说道:“群众的笔比口号更重,这就是潇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