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这玩意,嗯,这火精……可以喝吗?”
蒸馏酒,熊洪知道一个习惯,就是“掐头去尾”,因为有种说法说,在蒸馏的时候,最先出来的“酒头”浓度高,而且是甲醇,不适合喝,所以要去掉,而“去尾”,则是在蒸馏的后期,容器内酒的酒精浓度变低,水蒸汽的含量上来,也会影响酒精的浓度。
“喝?”
熊洪一开始倒是没向这个方向考虑,但有好酒的族人,比如熊姜,一闻到房间里酒精的味道,喉头便无可抑制地一直在吞咽口水,熊洪看到他口水都要流了下来,便吓唬他道。
“喝是可以喝,但这种火精,对身体会有害,而且浓度越高,伤害也就越高。”
熊洪倒也不是说瞎话吓唬他,喝酒伤身,这是后世医学发现的“权威”观点,而且除了伤身之外,熊洪更担心这些族人因为沉迷于喝这种更高浓度更加纯净的蒸馏酒,误更多的事情。
毕竟,树根的教训也才发生不久。
“可以喝一点,但这些蒸馏酒提纯的难度和耗费,你们应该也能看得到。”熊洪看着大家,目光似乎带着深意,“我制作这套蒸馏器具,不是为了让大家喝到更好的酒的,而是为了获得能够让族人消毒的物资,减少族人的伤亡。”
熊姜听完有些惭愧,他作为伤病坊的主要负责人,居然在这个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口腹之欲,真是该死。
“当然了,这些蒸馏出来的酒,偶尔喝一些对抗户外的严寒,还是能起到一定的效果的。”
“而且,这些火精可以再一次进行蒸馏,虽然耗费颇大,但再次蒸馏之后,浓度会更高。如果想要达到更高的浓度,甚至可以多次进行蒸馏。”
熊洪点点头,对这套装置的评价倒是很高。
“族长,这里全部是收集到的火精,按照你的吩咐,后面的这些我们都没有放进来。”
熊杰将一个小号的陶罐递给了熊洪,熊洪倒入碗中,小心地喝了一口,酒精入口,有一些低度酒的感觉,但应该还没有达到15%左右,要想进一步提高浓度,看来还要再次蒸馏。
“嗯,这次一共收集了多少这种浓度的酒精?”
“这半坛,差不多有三斤左右。”
熊洪缓缓地点头,看着族人将竹管和陶甑分开,将里面蒸馏后剩下的黍米酒倒入大坛子中。
这些被蒸馏完的黍米酒,几乎只剩下了水和杂质,没有太大的用途了。
“也就是说,我们用了十斤黍米酒,最终得到了三斤的酒精?”
熊洪摇了摇头,这个投入和产出比太高,绝对是有问题的。
以部落目前酿造黍米酒的工艺和技术,黍米酒的浓度也就是在3-4%之间,也就是跟后世啤酒的度数差不多,甚至还不如。
而要想将这些黍米酒蒸馏到15%左右,十斤黍米酒,理论上,最多只能蒸馏到2.6斤左右,再算上损耗和蒸汽逸散,能够存下来的,就更少了。
而这次直接接到3斤多,那就证明,这些黍米酒的酒精含量不高,而且蒸馏中也有不少其他杂质和水蒸汽的加入。
“还不错,这些酒精虽然还达不到消毒的作用,不过至少可以喝。”
熊洪品味了一下这种提纯后的酒水,让大家轮流尝了一遍,当下便有不少人开始两腮通红。
“不过你们记住,这种酒对人的伤害很大,不要多喝,尤其是你们几个脸红的,不适合喝酒。”
“唔,我感觉有点晕了。”
熊洪话音未落,喝了小半碗的熊姜便感觉到身体不太对劲了,他脸色通红,身体也开始有些不受控制。
“大家看,这就是要醉酒的征兆。”熊洪指着熊姜,看他的眼神越来越迷离,“要是喝完倒在野外,这种天气,等过上一两个时辰发现,我们就得给他准备墓穴了。”
众人闻言纷纷笑了起来,熊洪族长说的没问题,既然这种酒精是用于消毒的,那就不能随便喝掉,不仅对身体有害,也会耽误伤病坊治病救人。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熊姜……嗯,羽飞,你明天跟熊木、熊杰,再好好把这套蒸馏装置给想办法改进一下,尽快开始蒸馏酒精出来,第一批我给你批准500的黍米酒,在春耕开始之前,我需要你给我交出40-50斤的酒精,可以多次蒸馏——不过尽量节省一些。”
一般而言,要想酿造出如今的黍米酒,一斤黍米酒至少需要四斤的粮食,所以给羽飞批准的这些黍米酒,相当于一下子就要消耗掉两千来斤的黍米。
这些粮食用于食用的话,足够四五个族人一年消耗。
古代的农业社会,对这种粮食酿造的酒水,都有严格的管控,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熊杰等人自然知晓这一点,故而对熊洪族长的要求更是谨慎,也更加惊讶。
这也说明熊洪族长对探索的决心。
“那族长,我如何知晓蒸馏出来的酒精达到要求呢?”
羽飞面露难色,第一道蒸馏的过程,他是全程参与的,按照族长的估计,这次蒸馏的浓度在15%左右,可要是用这个浓度的酒精液体再去蒸馏更高浓度的液体,他也不知道如何去观察。
“唔,这样,你要分次蒸馏,多试验几次……这样,我额外再给你批准100斤黍米酒,用于实验和研究,你可以用点燃的办法,来观察火焰的颜色。”
“这东西可以烧?”
众人面面相觑,虽然当初对熊洪将酒水放到火上烧很是不解,但熊洪这样一说,众人总算明白了过来。
“没错,所以在蒸馏、储存这些酒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让这些酒精点燃。”
熊洪严肃地说道,这种易燃易爆物品,对部落来说也是一个很不安稳的因素。
“一般来说,要想达到我要的浓度,点燃之后的火焰颜色,应该是泛黄而且火焰很是微弱,甚至根本不能持续燃烧。”
“而如果火焰开始变蓝,那就说明酒精的浓度更高,火焰颜色越是蓝、燃烧稳定和猛烈,那酒精的纯度就更好。”
熊杰和羽飞点头表示理解,这个办法,虽然还是不太精确,但好歹已经有个方向了,剩下的还是一样,按照不断的摸索和经验累积,来总结成果。
“行了,今天大家都辛苦了,来,喝一碗再走。”
熊洪促狭地笑了一下,经过刚刚的“知识普及”,再加上此刻已经有些“昏迷”的熊姜,大家纷纷摇头拒绝——开玩笑,谁知道自己喝完之后还会不会有意识,要是真的跟族长说的一样,被冻死在外面,那可就太尴尬了。
……
“……今日所做之蒸馏器具,还存在诸多缺陷,连同蒸馏之过程,也有不少亟待改进的地方……”
从明观院离开回到宗庙房间里,松针端来一盆洗脚水,熊洪泡过脚之后,便盘坐在炕上,点燃蜡烛之后,就着微弱的灯光,在竹简上写下今日对蒸馏工艺的思考和改进方法。
倒不是他不想用书册,只是当初在制造竹简的时候,造的比较多,而后来大家用纸张习惯了,这些竹简便不怎么用。出于物尽其用不浪费的原则,熊洪便要来了这些竹简,在上面写一些日常的见闻或者感悟,聊以当做日记来写。
“或可以在蒸馏之前,将黍米酒过滤,内有不少浑浊之杂质,可用多层纱布细细过滤,应可以提升蒸馏之浓度。”
“另,蒸馏器具可以改进,竹管太直,可以多准备一些弯曲部分;接口处有缝隙,可以用一些物品或者烧制专门的接头……”
“蒸馏工艺上,可以尝试蒸笼法……”
“对酒精的使用,可提纯出浓度更高的酒精,保存妥当之后,运输到所需的营地和村落,使用时,可兑入蒸馏后的水,如此运送酒精便可减少运送重量……”
这些想法一旦出现,便一个接一个地出现,熊洪写了很多,这里面有一些后世的知识,也有他自己对整个蒸馏过程的理解。
而这册竹简,自然会传阅在诸多队长之间,给他们以启发。
像这种竹简,基本上都会经过族人不断地完善和修补之后,最终制定成册,存放于部落山洞和藏书院中。
熊洪更是希望,能够在后面研究一下玻璃的烧制,毕竟相比于陶器,用沙子烧成透明的玻璃,更方便于观察,也能做成更多他想要的器具,比如各种烧杯、试管或者是蒸馏器。
毕竟部落想要进步,就不能离开“物理和化学”,而要实现这些愿望,就不得不准备这些必要的工具,其中一部分,就是玻璃制品。
接下来的日子,熊姜、羽飞在伤病坊里搭建了几个灶台,从仓库领取了不少燃料和黍米酒,接过熊洪连夜撰写的蒸馏“指南”,开始了蒸馏更高浓度酒精的尝试。
而这种口感更纯,兼具危险性的饮品,也通过几个队长的口口相传,逐渐在部落里蔓延开来,甚至熊二这些喜爱喝酒的族人,厚着脸皮找到熊洪,想要去尝一尝这种饮品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当然都被熊洪逐一拒绝。
……
在伤病坊全力蒸馏酒精的时候,熊部落本部,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着最后的准备。
虽然天气依旧寒冷,前两日又降下了一场风雪,但大家能够明显感觉到,积雪的厚度在不断地变小,而且速度也加快了不少。
凿冰捕鱼,通常在一月中下就不允许了,因为这个时节的冰面,已经有种松动的感觉,为了防止发生意外,从出现凿冰捕鱼开始,熊洪便下达了这样的一条规定。
况且,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春耕也要临近了,作为部落发展的重点,必然要将所有的人力物力都用于春耕,以保障春耕的顺利进行。
而跟春耕有关的安排,很早就安排了下去,这几日,熊石几乎就没见石雪停下来过,基本上就是安排着族人和队员,跟其他部门交流,准备相应的工具、牲口、人员安排和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