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愣,随即都反应过来,对啊,族长说蒸馏这个提纯那个的,也不知道这玩意到底有什么用。
看着熊姜他们一脸迷惑,熊洪也拍了拍脑袋,这事怪他没有说清楚,不过此时说出来也不算迟。
“是用来消毒的东西——就是清理伤口所用。你们应该清楚,我们被东西划伤后,有时候清创不及时,伤口周围会有红肿,这就是因为一些很小很小的虫子在伤口上,影响我们伤口愈合。”
一谈起这个,熊洪觉得应该要好好给他们回顾一下伤病的基础知识,“要是这些伤口过大,造成感染加重——也就是虫子很多,我们有些人就会扛不住,发烧发热,有时候就挺不过去,直接死掉。”
这些事在每个部落里都不新鲜,捕猎的时代,难免会有被猎物垂死挣扎弄伤的情况,还有采集的时候,也会被灌木丛、树林里的树枝、石头给划伤。
原始社会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只能凭借经验,由部落的巫采集一些不明的草药,碾碎后敷在伤口,并举行一场祭祀仪式,这个伤员要是运气好,就能挺过来,运气不好,就只能说他不受昊天的垂怜了。
但熊洪很清楚,伤口处容易出现细菌,这种微生物有很多很多种,几乎无法给消灭干净。不过有了蒸馏出来的酒精,就能对伤口进行清理,如果再敷以药草,那也能够减少感染。
这也是他为什么在部落里坚定推行喝水要烧开、不得随地大小便,以及研究肥皂和洗澡规定的原因。既然目前还没有好的抗生素可以对抗这些细菌病毒,那就只能从预防入手。
而除了高温消毒之外,最有用的,还是用酒精消毒。
“这样,你们都明白了吗?”
熊洪简单地将之前跟他们教授过的一些基本伤病知识,又带着他们回顾了一遍,这些东西也不复杂,但就是太抽象了,毕竟他们可没见过那种比蚂蚁还要小的东西,族长又说肉眼根本看不见,对于这些原始人来说,这些没有看过的东西,有时候是无法想象的。
况且这些人在得知身体里有很多很多这种看不见的虫子时,第一反应就是恐惧。
被熊洪吓过多次的队长们,自然有了一些脱敏行为,虽然都不是很懂这些道理,但也不好当面面对耐心越来越少的熊洪说不懂,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怎么开口,熊杰突然说道,
“族长,要不然先把这个器具用起来吧,让我们看看怎么用的。”
熊洪满意地点点头,他心里已经在盘算着,等晚上的时候,把这些原理和机构图都给记录下来,存放到部落的藏书院中,让后面的族人来认真学习。
“好,那我们就开始吧,说这么多,你们怕也没记住。”
几块被点燃的木炭用火钳夹到陶甑下方的炉子里,在陶甑下方,还有一个大陶盆,里面装满了水,而陶甑的底部,接近三分之一的部位,就浸泡在这个大盆里面。
“族长,为什么不直接在陶甑下面点火?这样把它泡在水里,还要等底下的水烧开,才能加热到陶甑。”
“我刚刚说过,酒精要比水更容易受热逃跑,如果我们直接加热陶甑底部,那很有可能很快就把酒精给烧走了,我们根本来不及收集更多的酒精。”
“况且,直接用火烧,要是把水也烧开了,那混合到一起,不还是跟没蒸馏前是一样吗?”
众人点了点头,算是理解了熊洪的想法。
熊洪的打算就是利用酒精和水不同的沸点,来将黍米酒里面的酒精给蒸馏出来。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陶甑里面的黍米酒,是逐渐被加热的,这样一来,里面受热均匀,能更好地将黍米酒里面含有的酒精,尽可能多的提取出来。”
“哦,这样我就明白了,其实我觉得,这不就是跟厨房里的蒸笼差不多吗,为什么不用蒸笼那样呢?”
熊木的话让熊洪陷入了沉思,没错,这玩意也可以用蒸笼,自己怎么没有想到呢?还用了这么大一个盆。
倒不是这种大盆存在什么问题,只不过相对于蒸笼来说,陶甑下面是水盆,对水盆进行加热,所需要消耗的时间和燃料会更多一些,而且效果还不见得会比用蒸笼好。
不过现在已经这样的,那就先试试吧。至于多嘴的熊木,回头就给他点压力,让他好好研究研究蒸汽机去。
“族长可能是想用这个水盆均匀受热,毕竟蒸笼里更热,速度也更快,在没有做过之前,可能会影响蒸馏器里面的水精提纯。”
熊杰倒是有不同的看法,在水里受热,加热的时间虽然更长,但受热更加稳定,按理说效果更好。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浪费一些时间和燃料又算什么。
“不错,这些办法,你们回头都可以尝试一下,看一看哪个办法好。”
熊洪对熊杰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他也认同熊杰的观点,在没有比较之前,谁都不知道哪种方法或者工序更好,只能不断地去尝试,去摸索,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改进,最终形成成本最低、效率最好的办法或者工序。
这也是明观院一以贯之的研究思路。
“来,大家都是各个队伍的队长和负责人,都看一看这个是怎么操作的,尤其是熊姜和羽飞,这东西以后是你们经常要用到的。”
熊洪又点了一下熊姜和羽飞,让他二人不敢怠慢,连忙从后面挤到前方,近距离观察整套蒸馏器的工作过程。
部落制药的办法,在熊洪“传授”了前世的一些处理办法后,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至少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碰到任何伤病,由巫师先跳上一段“攒劲的舞蹈”,将不明所以的药草放到嘴里咀嚼成糊状,再敷到伤口或者额头上了。
应对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应对方式,虽然在熊洪看来依旧原始,但伤病坊已经有了这种思维方式,剩下的就是需要不断的积累,寻找更多的药材。
“快看,开始冒气了!”
随着底部陶盆中的水杯加热,陶甑中的黍米酒也同时被加热,熊杰眼尖,看到陶甑顶部的“流柱”开始冒出一丝丝热气,而这个时候熊洪一摸陶甑,表面并没有多高的温度,虽然有些烫手,但并不是不可以接受。这个时候熊洪便确定下来,这套装置的确有些效果。
至少这个时候冒出的气体,应该就是酒精蒸汽了。
“把竹管接上去。”
不等熊洪吩咐,熊杰和羽飞配合着,将一根两米多长的竹管接到了陶甑上面的流柱上,流柱孔比较小,竹管的口径比它要粗。熊杰便从旁边取了一坨软泥,围在接口周围,算是做好了密封。
“把水槽搬上来。”
一个用木头制成的水槽,被抬到了桌子上,水槽跟流柱几乎在一个平面,流柱是倾斜向下的,竹管接上之后,也顺势以一个较小的角度延伸向下,保证整根竹管可以完全浸在水槽里面,又不至于让水槽的高度需要调整。
“快看,已经有东西流出来了。”
羽飞两人刚刚把竹管浸到水里,没过半刻钟,竹管的另一端,便开始往外滴出几滴液体。熊洪拿了一个碗,接了几滴之后,举到鼻尖闻了闻,的确有一点酒精的味道。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竹管里流出越来越多的液体,让一旁接着的熊杰和羽飞开心不已,很快,就接了一小坛。
“成功了?”
围着的族人们都激动地看着熊洪手中的陶碗,这是最开头的一些酒精,里面虽然只有浅浅一层,但这就证明,这套蒸馏的东西的确有用。
熊洪倒没有这么激动,现在的状态,也不一定就意味着高浓度的酒精能够提取出来。不过不管提纯高浓度的酒精有没有成功,至少证明了这套装置,用于提纯黍米酒的度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熊洪又接了小半碗的液体,然后从旁边的火炉上取过一根小木棍,沾了一点液体,放到火上烧了一下。
但让熊洪失望的是,这点液体并没有燃烧,而是只闪过一丝火苗,便迅速熄灭了,速度之快,熊洪差点都没发现异常。
但即便是将点燃的木棍放到陶碗里,陶碗里收集到的液体,也没有被点燃。
这就说明,这种液体要么不是酒精,要么就是浓度太低,还没有达到熊洪想要的最低标准,即可以用于擦拭伤口的最低要求:30-40%浓度的酒精液体。
而这个最低要求,也能用于伤口处理上,至少,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杀菌效果的,虽然所耗费的时间,也要长上不少,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李云龙)
“失败了吗?”
看着熊洪脸上没有任何喜悦的神情,众人原本开心的情绪也突然间被泼了一盆冰水,就连在旁边兴奋地接着蒸馏酒精的羽飞和熊杰,也感受到了这种失落的情绪。
“没关系,第一次蒸馏,没有达到要求很是正常。”
熊洪看着众人担忧的目光,心中一暖。
他将这些情绪暂时压了下来,看着众人笑道,“没事,虽然没有达到我设想的要求,但证明这套装置还是有些效果的,以后再加以改进就行了。”
看到族长这么说,原本有些担心的族人们,也慢慢放下心来,在明观院和各个工坊的研究中,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所以他们也都习惯了,哪一件事情不是经过几次、几十次甚至更多次的失败,才换来的一次成功?
熊洪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没能一次性就取得一定的成果,虽然对迫在眉睫的探索任务有些影响,但影响也不算太大,至少现在这种情况,证明了这条路行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