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本子人的心中,艺伎与历史上的“游女”(即妓)有着泾渭分明的本质区别。
艺伎的核心价值在于“艺术”与“陪伴”,她们出售的是文化、才艺和高级的社交陪伴服务。
艺伎原型与米国卡特总统
在艺伎自身的认知里,她们是“文化人”,身处社会高层,与那些涉及肉体交易的“腌臜之事”天然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文化与道德屏障。
即便进入21世纪,随着本子社会日益西化,传统的商业谈判和私人聚会逐渐减少对艺伎的依赖,导致艺伎的社交功能大幅弱化。
但“艺伎”这一身份本身,依然被本子社会乃至世界视为珍贵的“传统文化符号”。
在许多本子眼里,艺伎、茶道、相扑、樱花并称为四大文化代表。
她们在只园等地为游客展示的茶道、舞蹈和音乐,是本子向世界展示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
当岩崎峰子看到《艺伎回忆录》加州片场拍摄的照片,特别是“千代”被男爵强迫的照片时,她内心深处的文化尊严被彻底激怒了。
“八嘎~!”
一向以谦逊、温润形象示人的岩崎峰子,此刻气的浑身颤抖。
“他们这是在亵渎我们的国宝!我要去米国,我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愤怒的火焰在她胸中燃烧,她再也无法安心伏案撰写那本旨在正名的《真正的艺伎回忆录》。
她迅速联络了几位志同道合、同样对电影内容感到愤慨的本子艺伎界同仁,毅然购买了飞往米国的机票。
她们决心亲赴好莱坞,向制片方、导演乃至整个西方世界表达最强烈的抗议,扞卫艺伎文化的纯洁性与尊严。
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的香江,媒体早已闻风而动,争相报道这则从米国传来的“猛料”。
“怪不得张曼玉不演这部戏!”某八卦周刊以醒目标题写道,“原来这部戏里面竟然有这种镜头!”报道详细描述了所谓的“强迫戏码”,字里行间充满了猎奇与暗示。
“哇,想不到内地竟然允许演员去拍这种戏码,真的是太胆大了。”另一家报纸的评论则带着一丝看热闹的心态,将矛头隐隐指向了内地演员的管理。
“不要脸…”更为激进的媒体则直接使用了带有强烈道德批判的字眼。
香江媒体的报道往往更为直接和煽情,它们率先将片场争议细节公之于众,迅速在华人世界点燃了话题。
而内地的媒体,反应则相对滞后。
他们最初的消息来源,很大程度上是转载或引述自香江同行的报道。
这种信息的传递路径,在无形中为后续事件的发酵埋下了伏笔。
当风波最终席卷内地时,谁也难以准确追溯最初的爆料源头,更无法直接指认是李琦在幕后推动。
然而,火一旦点燃,便难以控制。
内地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华青报》,其记者余盼盼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事件的巨大争议性。她迅速在报纸头版刊发了一篇极具争议性的评论文章:
【究竟是什么驱使?她们愿意在米国出演这么大尺度的影片】
文章直指章子宜、巩利等内地演员,质问她们为何要接拍包含敏感内容的角色,是否为了进军好莱坞而不惜牺牲底线?
文章一经刊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无数读者致信报社,表达对章子宜、巩利的强烈不满和失望情绪。
面对汹涌的舆论,章子宜和巩利的团队最初试图做出解释和澄清。
他们通过媒体发声:“在好莱坞,这是正常的艺术表现手法,没有问题,也不会有更过分的镜头,演员们都是专业的,而且像巩利,家里有老革命背景,怎么可能不爱国?”
章子宜方面也补充说明:“其实先开始章子宜也是觉得有问题,但最终还是被导演说服了。为了艺术,有时候也需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
然而,这些试图平息事态的回应,非但没有奏效,反而如同火上浇油,激起了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批判浪潮。
批评的声音迅速超越了电影内容本身,上升到了历史认知和民族情感的高度:
“缺乏历史常识,道歉!”
“忘本!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却如此无知,出演艺伎这种讨好本子二战军官的身份,这是对历史伤痛的漠视!”
“必须以诚恳的态度认识错误,必须道歉!”
“最起码应该具备基本的历史认识,人家张曼玉都不演,你们上赶着演算是怎么回事?”
紧随其后,更具官方背景和权威性的媒体也纷纷下场,发表措辞严厉的评论文章:
《光明报》发表社论:
【公众人物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一言一行都要考虑对社会的影响…】
强调明星作为公众人物的示范效应,批评其行为可能对社会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人民报》则刊文:
【历史不能遗忘,民族情感不容漠视…】
虽然未直接点名《艺伎回忆录》或演员,但其强调历史教育和民族情感的基调,被广泛解读为是对此次事件的间接批评,为汹涌的民意提供了更高层面的背书。
就在舆论对演员的批判达到白热化之际,一个更具爆炸性的消息被某家媒体曝出:
「有人拍到,巩利已经在为加入新嘉坡国籍而办理手续了,她马上就不是华夏人了,她将是新嘉坡人…」
报道声称有照片为证,描述得绘声绘色,细节丰富。
这则消息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泼进一瓢冷水,瞬间引发了更为剧烈的反应,掀起了滔天巨浪!
要知道,巩利绝非普通明星。
她在华夏影坛的地位举足轻重,其成就获得官方高度认可,甚至已被提名担任华夏政协委员。
在这个敏感时刻,曝出她即将更改国籍的消息,对广大华夏观众和民众的情感冲击可想而知。一种强烈的“被背叛感”迅速蔓延:
“华夏土壤栽培出来的苗,结的果子,凭什么让外人给摘走了?”
“怪不得人家演好莱坞的影片,这是早就想好退路了!”
“心痛啊!”
“赚着华夏人的钱,却心里想着往国外跑…”
“享受着外国福利,凭什么回头收割同胞的钱。”
“天天说艺术无国界,为啥改国籍的时候,没有半分犹豫?”
“抵制!”
这股愤怒的情绪迅速在互联网上汇聚。
有网友在当时最大的中文论坛之一“天涯社区”上发起了抵制巩利、抵制《艺伎回忆录》的帖子,短时间内应者云集,回帖无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网络民意浪潮。
舆论的风暴越刮越猛,早已超出了最初的电影内容争议,演变成了一场关于明星国籍、爱国情怀、公众人物责任乃至文化认同的全民大讨论。
其烈度和广度,连始作俑者李琦也始料未及。
他坐在家中,岿然不动,冷静地观察着这场由他点燃、却已脱离他掌控方向的燎原之火。局势的发展,已经在不经意间滑向了更深、更复杂的层面。
不过,对于李琦而言,他“最喜欢看乐子了”,这场远超预期的大戏,正合他意。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像李琦这般置身事外、隔岸观火。
这场风暴的冲击波,最终还是波及到了他。
林和泰带着几位神情严肃的人,敲开了李琦的家门。
颜丹辰看到门外站着林和泰以及几位明显是官方身份的工作人员,连忙恭敬地将他们让进屋内,又是殷勤地泡茶,又是忙着切水果招待。
林和泰摆了摆手,语气有些疲惫:“别忙活了,丹辰,我们就是来找李琦的。”
李琦心知肚明,却故作茫然:“领导,您怎么亲自来了?有什么安排,您尽管吩咐。”
林和泰盯着李琦,开门见山:“小李啊,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这件事,关于《艺伎回忆录》和巩利、章子宜的,你看到了吧?”他顿了顿,目光锐利,“是不是你搞的鬼?”
李琦立刻露出一副委屈又无辜的表情:“领导,冤枉啊!我天天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老老实实待着,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您可不能冤枉好人啊!”
“……”林和泰看着他,一声不吭,脸色却明显沉了下来。他指了指身旁的几位:“这几位,有政协的同志,也有宣传部的同志。事情闹得这么大,影响很不好。我们过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毕竟,你对好莱坞,对这片子,比我们了解得多。”
李琦连忙摆手,显得十分谦逊:“领导,这…这不好吧?我是同行,砸别人的饭碗,这不合规矩,也不厚道啊。”
“让你说,你就说!”林和泰显然被李琦这副装模作样的态度气到了,忍不住提高了声音,“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儿打马虎眼!”
“那行,领导让我说,那我就说点实在的。”李琦见推脱不过,神色一正,“《艺伎回忆录》这个片子,我确实了解一些。它在我们国内,肯定是没办法上演的。原因嘛,领导您自然懂得,内容上…有些地方确实‘少儿不宜’。”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众人的反应,“其实,报纸上报道的那些争议镜头,描述得还是收敛了。据我所知,现场拍摄的一些内容,尺度更大,情节更…嗯,更令人惊叹。如果领导们需要更具体的…影像资料作为参考,我倒是可以想想办法,找人给弄过来。”
“嗯?”林和泰闻言,神色古怪地看着李琦,眼神里充满了审视和一丝了然。
臭小子,这不明摆着此地无银三百两吗?还说不是你干的?
李琦却仿佛没看到林和泰的眼神,神态自若地接过颜丹辰适时递上来的热茶,轻轻啜了一口。
表情坦坦荡荡。
吾心吾行澄如明镜,所行之事皆为正义!
自己不过是为领导分忧,提供了一些“必要”的信息罢了。
至于这信息从何而来,又为何会引发如此巨浪,那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
而在加州。
马歇尔他们正在拍戏,结果突然来了一群本子,她们冲着剧组喊道:“咔~”
“咔咔咔~”
“谁?谁喊了咔?”
这场戏正是巩利扮演的“初桃”掌掴章子宜演的“千代”,好不容易打了半天,来感觉了,突然被打断,顿时气的额头上的青筋一突一突的。
保险公司的代表也质问马歇尔,“你干什么吃的,拖慢了进度,谁来负责?”
马歇尔的脸色如紫茄子一般站起来,冲着众人骂道:
“你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你们打断了一场绝好的戏码,你知道拍出来这样一场戏,要花费多少人,多少钱吗?”马歇尔十分的暴躁。
“你们这群蠢货。”
他们看着来的一群人。
本子?…此刻已经有人认出来了。
“你们才是蠢货,你们这群贪妄自大,只会无理、污蔑艺术的肥佬,你们根本就不懂艺术,你们不尊重历史,你们这些满脑子都是女人果体的家伙…亏你顶了一个好莱坞名导的头衔,你也配?”
罗勃.马歇尔本来就已经怒火攻心,此刻又被岩崎峰子指着鼻子骂。
瞬间脸上青一阵紫一阵,脑子空白一片,“给我滚出去!”
“要滚也是你滚!”岩崎峰子不仅不走,反而进入场地,将章子宜头上的装饰给扒了下来,“你什么东西,一个华夏猪,也配演艺伎?”
罗勃.马歇尔眼睛通红,说他骂他都可以,但动服化道,拖慢电影的拍摄进程是他绝对不允许的。
拿章子宜身上穿着的和服来说,每一件都需要定制,钱是一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时间不等人。
不由分说一把对方给推出去老远。
岩崎峰子脚下一滑,站立不住。
向后仰倒。
嘭~磕在了一旁放设备的架子凸起部位上,血浆冲天而起,如喷泉一般涌了出来,滴在地上,滴答作响。
“啊~”
剧组众人先是愣了一下之后,紧接着有人大叫起来,现场乱作一团。
保险公司的代表此刻也懵逼了,看着哄哄嚷嚷的现场,以及手足无措的导演马歇尔,猛地暴怒,“You’re a jer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