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呦呦的住处,是由一节废弃的运输集装箱改造的单间。
进屋后,视线陡然变暗,这间简易宿舍没有安装窗户,孟呦呦下意识按亮屋内的照明灯,忖了两秒后,又伸手按灭了灯,想着能多省点电也是好的。
走到木箱垒成的桌台前,拿起水壶摇了摇,感受到里头波动的分量,孟呦呦从口袋里掏出那个白色小纸包。
纸包被折了好几层,孟呦呦动手拆开,透过袋口看进去,里头躺着三片圆形的淡白色片剂,一眼就能数清楚有几颗,这是营急救站的军医一再协调下,才分到她头上的配额。
孟呦呦小心翼翼地倒了一片出来,指尖拈起药片就要送进嘴里,临到嘴边动作却又蓦地顿住。
孟呦呦垂眸看着手中的白色药片,目光逐渐失焦,兀自陷入了沉思当中。
四天前孟呦呦一个人值夜班时,耳道突然窜起一阵尖锐的异痛。耳机里的电流声还在滋滋作响,她只当是连日监听熬出的神经劳损,皱着眉揉了揉耳廓,没再多想。
直到回到集装箱宿舍,冷水泼在脸上时才觉出不对劲。指尖探进耳道轻轻一擦,竟沾出些微黏的淡黄色液体。
L山夏季高温多雨,闷热潮湿的气候环境再加上长期佩戴密封式耳机的工作性质,驻前线监听员的耳道被闷得发红发肿是常有的事,感染发炎的病例在一线前沿阵地从未断过。
电话里,营急救站的军医告知孟呦呦,近期我军与敌军频繁发生小规模交火,滞留在前沿阵地的非重伤伤员数量较多,以消炎抗菌类药物为主的多种品类医疗物资暂处于高度紧缺状态,目前没有相应的药品资源可以分配到耳道感染这类伤情上。
当然,军医并未把话说死,他委婉地暗示孟呦呦,说会登记她的用药申请、给她排队,要是后期有新的药物到位,会尽可能帮她安排。
这话说得很活泛,孟呦呦听懂了个大概,意思就是近期我军后方会有紧急增量补给后勤物资的计划,但出于保密制度,不能告知孟呦呦具体的时间和方案。
简而言之就是一切还得等通知。
这一等就是三天,孟呦呦昨天晚上接到军医来电的时候,几乎没抱什么期待。
两个多小时前,A区公路方向传出的动静不小,她的监听岗位虽不直接关联后勤线,但心中多少也有数——我方的补给车队遭遇对方袭击,敌方意图抢夺物资,我方人员死守车队,最终物资多数被摧毁。
“在权限之内,我现在能配给你的只有几片止痛药”,孟呦呦听见通话那头的人轻叹了口气,“其余的……是真没撤。”青年男人沙哑疲惫的声线间饱含无奈。
这是军医的原话。孟呦呦一听便也领悟了个七七八八,想必这点止痛药还是从今晚我方车队好不容易护住的、那所剩无几的几箱物资之中匀出来的。
不是理想中的最佳解决方案。止痛药治标不治本,仅能暂时缓解孟呦呦耳部的不适感,但起不到任何治疗的作用。
但眼下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了。孟呦呦很清楚,军医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已经尽力了。所有人都指望着他来帮助自己缓解痛苦、救治伤情、带来希望。
但是他也只是个医生而已,每天需要面对无数双渴求的眼睛,接踵而至的伤员用着虚弱而期盼的声音问他:“医生,你能不能……?”、“医生,你有没有……?”,然而他并不能徒手变出充足的药物来保障所有人的需求。
忽有敲门声响起,孟呦呦的思绪被打断,她将指尖捏紧的药片重新放回了白色纸包里。
炊事员大磊站在门口,穿着一身军绿色罩衣,袖边沾了点灶灰,手里紧紧攥着个玻璃小瓶,见人走过来了,忙不迭开口念道:“小孟同志,你今天下了夜勤之后怎么没找我熬盐水呀?”话语间带着小半责怪,大半操心。
“这可不兴给忙忘了,你得当成要紧事对待。”大磊往前凑了半步,“小孟同志我跟你说耳道感染这毛病,必须得定期用盐水冲洗,不能洗一次、空一次的,这样效果不好。我来前线也有些年头了,用这个法子治好过上百号人,这一块你得信我的。”说着,男人将手里的盐水瓶又往前送了送。
孟呦呦看着举在面前的盐水瓶,目光打了个转,几次欲言又止,一顿踌躇过后索性还是选择直言道:“大磊哥,我这两天感觉耳朵的情况好像越来越差了,我不确定问题是不是出在这个盐水上,但是出于谨慎考虑,我想先试着暂停一段时间,不用这个看看会是什么情况?”
大磊举着瓶子的手顿在半空,距离她的身体不过两寸。孟呦呦能清晰地感受到瓶身散出的热气,瓶子里的水还热乎着,一准是刚煮好就给她送了过来。
大磊送来的盐水,虽说是装在干净透亮的医用玻璃瓶里,却并非原装生理盐水,而是用普通生水煮沸后,按比例加入食盐调配而成的。
这种“战地特制盐水”,在清洁浅表割伤、轻度烧伤或是耳道感染这类伤情时,其实颇为常见。战区终究不比后方,无论补给线是否通畅,无菌水都算得上奢侈品,向来优先供给重伤手术清创和静脉注射使用。
正如张大磊所说的那样,这种战地特制盐水对减轻伤情感染确有实效,是经过实践反复验证保留下来的生存智慧,不然也不会被写进卫生员常规处理手册,成为明文规定的操作规范。
可现下……事实摆在眼前。
张大磊举着手电筒对准孟呦呦的内耳道,孟呦呦隐约间好像听见他倒吸了一口冷气。男人一时结舌:“小孟同志,你这里面……都化脓了!要我说实在申请不到抗菌药的话,你要不申请调回后方治疗吧?”
没得到回应,张大磊瞅了眼孟呦呦的表情,女孩的嘴唇抿成一条直线,以至于他原本想说的话堵在胸口,不上不下。
他刚才的那一番话并非虚言。他曾经实实在在用这个法子治好过不少耳道感染的伤员,十个人里面有九个人用了能够有所改善,疗效摆在那儿。
但凡事总有例外,自制的生理盐水卫生条件自然比不上无菌生理盐水。倘若她运气不好,碰巧就是那个小概率事件的倒霉蛋,麻烦可就大了。
手电筒的光束晃了又晃,张大磊妥善组织着措辞:“你这种情况要是再拖下去,搞不好会穿孔。”
男人的声音沉了沉,“我见过好几个通信员就是这么耽误的。原先都是灵得很的耳朵,后来耳膜一穿孔,慢慢就发展成了半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