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兄,你一个堂堂七品文官,出行没轿子算了,连马都没有,不如我送你一匹马代步吧!以后出行就不必如此无奈了。”
“如果你觉得马不好骑不好养的话,我送你一匹毛驴也行。”
刘昕擦了擦头上的汗,连连摆手道:“本官虽无大的本事,但乃清流,何况御史行监督之权,纠劾百官,更要以身作则,岂能平白无故的接受李总兵的钱财。”
“何况我俸禄微薄,你就是送我一匹毛驴也是负担,何况本官出行,一切载具皆有官办,不需要骡马轿子也能应付。”
李俊业淡淡一笑道,既然刘兄公务出行无须操心,那我也就不强求了。
进了察院之后,刘昕迅速将几个差役叫了过来,李俊业看了一眼这几个歪瓜裂枣,就感觉到刘昕的日子也不好过。
几个差役和李俊业行完礼后,李俊业便说明了来意,但临时改变了主意,他想深入基层去这些灶户人家看看,当然给灶户解释清楚,这样更加能打消灶户们的顾虑。
如果仅仅是邀请一群德高望重的头领来解释,很容易让他们觉得头领是被李俊业收买了,与自己狼狈为奸,只要深入基层不仅能表达自己的诚意,还能开诚布公,打消所有人的疑虑。
几个差役中,果然有两人是灶户,并且还是表兄弟,两兄弟开始也很抵触,不过经过李俊业耐心的解释一遍之后,两兄弟方才意识到自己也被人蒙骗了,李总兵做的分明是利国利民,对他们灶户也有利的好事啊!纷纷表示愿意给李俊业跑腿。
两人村子也并不远,李俊业大手一挥,给了两表兄弟一人五两银子,另给了二人十两白银,让他们采买一些生活用品,到时候发放给村中灶户,毕竟出手不打笑脸人嘛!
又给两名差役做了一番安排,给了两兄弟半下午的时间,采买完东西之后,明日辰时便出发。
两兄弟皆是东台人,东台这时候离海边还不甚远呢!范仲淹为了挡海潮,修建的扞海堤就经过东台,也称之为范公堤。
正是因为伟大的黄河,每年携带大量泥沙东下入海,才使这一带的海岸线离海越来越远。
两名差役,表兄叫做孙小虎,三十多的汉子,五短身材,性格沉稳表弟叫做吴小六二十多岁,一看就是那种脑袋瓜子很灵光的人。
扬州地区江河密布,水运发达,交通非常便利,清晨他们乘坐了两艘快船,在日落之前便到达了目的地附近,路上李俊业在孙小虎的指示下,还看到了范公堤的遗址,北宋时范仲淹站在自己所处的位置时,还是无涯无际的大海,而现在却是一片看不到头的陆地,李俊业不得不感叹自然的伟大。
见船马上要靠岸,孙小虎朝李俊业和刘昕拱手道:“两位老爷,马上就要到达吴村了,待会就由小六和众位兄弟带你们进村,请两位老爷放心,有小六在,村民断不会乱来的。”
他又看了看,满满当当的船舱,笑道:“何况我们还带了这么多礼物来,村民高兴都来不及呢!”
“那你呢?”李俊业颇为费解的问道。
孙小虎道:“为了李总兵和刘御史方便,少跑一趟,小的先行走近路回去将村民们一起叫过来算了,两位老爷不必担心,小的村就在四五里外,走小路会很快!”
李俊业抬头望了望他手指处,果然透过密密重重的芦苇荡,果然在不远处,若隐若现的看见一个村子。
李俊业点了点头,察院虽然不如盐运司威风,但察院的差役也不是人相当能当的,能当上差役,证明他们自己或者家族也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家,虽然李俊业并不怀疑孙小虎他们的办事能力。
很快船靠了岸,打入河道的四根木桩,上面铺一块简易木板就是一座栈桥了,李俊业很轻松地上了岸。
“李总兵稍安勿躁,下船之后,我村子还要往前行数里。”
好在带的东西都比较轻便,随行的几个差役早有准备,两两一组的用竹杠将带着的东西,一一抬起,一共三杠,在吴小六的带领下向东走去。
还未上岸,李俊业就已经感受到了大海的气息,上岸之后行了一段时间,已经能够闻到了海的味道。
路上发现这片虽然是洼地,水涝严重,并不适合耕种,但是这里人烟却不少,密密麻麻的全部都是人烟,但这里曾经还是大海呢!
“李总兵,那就是我们村了,很快就到了。”走在前头的吴小六手指前方道。
李俊业抬头,前方果然有一个村子,村子建在高处的一个墩子上,密密麻麻的全都是房屋。“喝!你这村子还是个大村子呢?少说有一两百户,六七百人。”
吴小六顿时悄悄地脸一拉,道:“村子大,人多,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就是因为人太多了,土又没多多少,以至大家都吃不饱饭。”
“现在每家还好几个娃娃,我寻思着我这代还只是吃不饱饭,到了娃娃们这一代可能连吃饭都难吃上。”
“吴兄弟多虑了。”李俊业笑了笑,边走边说道:“你觉得吃不上饭,那是因为你只看到了眼前的地方,其实我大明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开发,还有海外,那里等着人来开发的土地,更是多的数不过来。”
“可是这些地方太远了,我们甚至都不知道在哪,怎么去啊!”吴小六满不在乎的说道。
李俊业突然拍了拍前面吴小六的肩膀,停住了脚步,吴小六转过身来,李俊业如春风一般的看着他,“吴小哥,如果有机会组织人去大明的边疆或者海外,去的人给予土地,保证人人能吃饱肚子,你想去吗?你村上的人想去吗?”
吴小六拼命的点头,“命都快活不下去了,只要能吃饱饭,若是再给于我们自己的土地,就算是上刀山,上火海,我们都愿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