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王建君商量好能动用之前那近两千块钱后,何雨柱这才开口说起要帮王文林一把的事儿。
俗话说得好:“升米恩,斗米仇”,这大恩呐,搞不好就成了大仇。这话虽然有点偏激,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好多人因为恩情还不完,最后变成了仇人。就比如说何雨柱上辈子特别喜欢在洋柿子上看洪荒小说,那里面老是讲西方因为还不清让位的恩情,干脆就把恩人给干掉了。
还有不少好朋友借钱,当你很痛快借给他的时候,他很开心。可就是有那不自觉的人,借了不还,你找他要,他不仅不还,还跟你急眼。
何雨柱可不敢保证这个年代会不会冒出这样的人,倒不是信不过老王的人品。平时处得挺不错的,可谁知道会不会因为钱的事儿闹掰呢?
所以呢,何雨柱觉得支援一下是可以的,不过不能太多了,免得后面因为钱的事儿闹不愉快,伤了感情。
当然,也不能太少,总不能就借个三块五块的吧,那也太无情了。
听完何雨柱的话,王建君点点头,“老公,你说多少就多少,我都听你的。”
何雨柱乐呵地说:“哪能我说多少就是多少呢?咱们这不是商量嘛。
你看啊,咱家买了院子,这眨眼功夫又得修院子,手头应该没啥钱了。
所以呢,这钱不能给太多,也不能太早借给老王,起码得等两三个月,等咱院子修得差不多了。
这样算下来,咱们就是攒了两三个月的工资,你觉得咋样?
而且接下来这段时间,咱家可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就是苦了你了,毕竟你还怀着孩子呢。”
王建君撇撇嘴巴,“行吧,我才不信,你会眼睁睁看着我和孩子受苦。”
何雨柱呵呵一笑,“那当然不会了,不过咱们得低调点儿。
这事明天上班我再跟大茂说一下,咱们两家情况差不多,要是拿出的钱差距太大,那就不太好看了。”
王建君皱了皱眉,“那暑假我妈过来这事是不是得缓缓,毕竟,咱家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何雨柱嘻嘻一笑,“那当然得让妈过来呀,毕竟,妈过来了手头可是有不少钱呢,可以支援咱们不是?”
王建君听后噗嗤一笑,“你呀,咋这么多花花肠子呢。”
王建君才不相信何雨柱会打她爸妈钱的主意呢,毕竟买房子的时候,都没让她爸妈掏一分钱。
他这是借着她妈的嘴,向外面说呢,说什么因为她妈过来了,他们家的日子才好过了些。
第二天中午,何雨柱与许大茂又凑到一块儿吃饭。
“大茂,我想跟你说说昨天说支援老王那事儿。”
许大茂眉毛一挑,“怎么?柱子,你反悔了?还是有其他计划?”
许大茂给何雨柱算了一笔账,从买房到修房,何雨柱估摸把家底都掏空了,甚至还让他老丈人出了不老少钱。
要不,怎么就把房子写在王建君名下呢?
何雨柱老丈人和丈母娘就王建君这么一个孩子,这不就是给自己以后养老留个保障嘛!
何雨柱说道:“倒也不是后悔,你也知道我家里啥情况,一下子支出这么两大笔钱,家底都快见底了。
我知道你有许叔帮衬,日子肯定比我滋润得多。
我是这么寻思的,现在支援老王确实拿不出多少钱来。
我琢磨着等我院子修得差不多了,起码挣了两三个月工资后,再支援老王。
你觉得怎么样?”
许大茂嘿嘿一乐,“嘿!行啊,你啥时候借我就啥时候借。
要是实在不行,我可以私下里支援你点儿。”
说着还冲何雨柱挤了挤眼。
何雨柱笑着说:“好嘞,看来咱院子里就数你最有钱了,平时深藏不露的。
支援就不用了,毕竟修房子还没开始呢,我这还有钱呢。
你觉得支援老王多少比较合适?”
许大茂眨巴眨巴眼,“你刚才话都说到那份上了,算着两三个月工资,想必你心里有谱了。
既然你给那么多,我也不能太冒尖儿,跟你差不多就行。”
何雨柱笑着说:“什么都瞒不过你,既然这样我打算支援个二百块。”
许大茂眉毛一挑,嘿,他还当何雨柱要借一百呢,闹了半天,何雨柱把王建君的工资也算进去了!
可不是嘛,王建君和王文林都在一个学校,还是同事,给少了多不好看呀!
“那行,我跟你一样!”
说真的,他家跟王文林的关系,可没何雨柱和王文林家那么好,李琳是在初中当老师,又不是小学。
就他这关系,再加上买院子、修院子的花销,给这么多已经很够意思了!
何雨柱笑嘻嘻地说:“可以啊大茂哥,这手笔可不小呢!”
许大茂笑着点头,“嘿嘿,低调低调,我这人向来都很低调的。”
何雨柱接着说:“大茂哥,你这么厉害,能不能再帮小弟我一个忙呀?”
许大茂心里“咯噔”一下,何雨柱叫自己大茂哥,肯定是有事求自己,还自称为小弟。
许大茂开口道:“你先说啥事吧,要是太难,我可帮不上啥忙啊。”
何雨柱说:“是这样,你看我想在院子里种几棵树,你能不能让你徒弟在乡下帮我打听打听。”
许大茂眼睛一亮,“哦?你要种啥树?”
昨天光说葡萄架的事儿了,被何雨柱那么一恶心,他就没再听何雨柱说院子里的规划。
他琢磨着,何雨柱种啥树,他就种啥树。何雨柱这一看就是有备而来啊,他绞尽脑汁想了半天,还不如直接照搬来得省事。
何雨柱说:“是这样的,我打算在前院种两棵枣树,后院种两棵石榴树。
枣树我倒是有点想法,想种金丝小枣,你让你徒弟在乡下多问问,看看有没有小树苗。
至于石榴,我不太熟,反正要甜的,可别弄那种酸不拉几的品种。”
为啥何雨柱老想着让许大茂去乡下弄树苗呢?还不是因为这些树结果周期长,栽上得两三年后才能结果子。
要是去菜市场打听,买回来种上,两三年后一看,不是那品种,那不就凉凉了。
别以为三年后还能找到人,就算找到了,人家不认账,你能咋办?
可别觉得这个年代的人都很单纯,要真是这样,那鸽子市、黑市上咋还有些倒买倒卖的呢。
去村里就不一样了,起码,树苗大多都是从老树上分根、扦插或者压枝来的,老树上结的果子咋样,一打听就知道。
而且,村里的人一般也跑不了,更不会不认账。
那可是放映员呢,估计去村大队一说,大队肯定就把好的挑出来了。
许大茂乐颠颠地拍着胸脯,“放心吧,保证给你整得妥妥的。
不过,我家院子没那么大,种不下这么多树啊。
你为啥要种枣树和石榴啊?”
照他家院子那规模,加个葡萄架,顶多能种两棵树就很厉害了。
何雨柱说道:“寓意好啊,你没听过枣生贵子、多籽多福嘛。
你看,那枣树一结果子,都是一大把,还有石榴,剥开后里面好多籽。
而且,枣吃不完还能晒干了存起来或者做成醉枣。石榴的籽虽然多,可一年结的果子也不多,吃不上也不浪费。
你看,这样多好!
至于你家,种一棵石榴树,一棵枣树不就得了,种多了也吃不完。我家那是院子大,太空旷了不好看,所以才多种点。”
许大茂听了哈哈大笑,这两种树真不错,寓意好,“好嘞,柱子我就听你的,家里种这两种树。
对了,老王那边还要问问不?”
何雨柱笑嘻嘻地说:“等下班问问也行,正好跟他说一下晚点支援他的事儿。
不过,我估摸啊,老王可能不会种那么多树,还是会种点菜,毕竟,你也知道自己种菜、自己堆肥,能省不少钱呢!”
许大茂一听,手里的二合面馒头突然就不香了,“柱子,你怎么又提这茬。”
何雨柱乐呵呵地啃了一口窝头,“好嘞,不说了,赶紧吃饭。
大茂,明儿个你也吃窝头呗!”
许大茂满脸疑惑,“为啥呀?”
何雨柱撇撇嘴,“我觉着你吃二合面我吃窝头,心里不得劲儿。”
许大茂直接无语了,“行吧,不过你得答应我,以后吃饭……不对,以后都不许再提那个了!”
何雨柱装出一副茫然的样子,“哪个?”
许大茂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你就别揣着明白装糊涂了,明天我就买白面馒头,当着你的面吃,馋死你。”
何雨柱哈哈大笑,“好了好了,跟你开个玩笑,以后我绝对不提堆肥这事儿了!”
“啊~你还说!”
“哎呀,忘记了嘛!”
周围的人都好奇得很,这两人咋回事啊,何雨柱咋把许大茂惹成这样了,难道闹掰了?
刘海中在远处瞅见两人这样,眯了眯眼,他才不信两人闹掰了呢,就是他判断失误,才会被赶出四合院。
他心里虽然不服气,可又能咋办呢,医生都跟他说了,别再乱发脾气了,不然以后可能就得躺在床上动不了了。
躺在床上不能动,想想都觉得可怕,吃喝拉撒都得要人伺候。
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自己从小打到大的老三呢。对于老大,他更不能拖后腿了,好不容易老大当上干部了,他可不能拖儿子后腿。
就像何雨柱说的那样,昨天虽然把王文林恶心得够呛,可今天再提起,还是不想在院子里种树。
毕竟,王文林也是从村里出来的,只是这些年接触少了,冷不丁被恶心一下。不过细想起来,也没啥大不了的。
对于两人支援晚一点,王文林才不在乎,他压根儿没想到两人能支援他四百块,这都快赶上修院子三分之一的花销了,感动得他那是热泪盈眶啊!
周六下午,二大妈、李婶她们又在院子里唠起了嗑。
看到王建君和何雨水回来,打了个招呼后,就又回到抄手游廊里。
二大妈好奇地问:“他李婶,你有没有瞅见柱子媳妇车子上的东西,跟平常不太一样啊!”
李婶摇摇头,“没觉着有啥不一样啊,这不就是平常买的菜嘛?”
二大妈直摇头,“不一样呢,就现在供销社这行情,就算柱子媳妇买不到肉,也得买点别的东西,或者去菜市场买条鱼。
你瞧,她买的可都是最便宜的菜。
而且,昨天柱子媳妇买菜也没见着肉啊。”
最近供销社也不知道咋回事,起码下午去的时候,偶尔还是能看到点肉的,就何家那情况,起码今天得买点肉。
李婶笑嘻嘻地说:“那说不定今天他们家杀只鸡或者宰只兔子呢。”
三大妈摆摆手,“我觉着不太可能,毕竟他们家那两只老母鸡还能下蛋呢,养着下蛋多好。
前两天我好像听王老师说过,好像她家的兔子上周都给吃了啊!”
李婶惊讶得嘴巴都合不拢,“不会吧!都吃了?”
二大妈说道:“本来就剩两只了,也一直没生小的,上周那么多人,吃了也正常。”
李婶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最近柱子、大茂还有王文林家里,好像都不太宽裕呢。
我听儿子说,好像柱子和大茂在食堂吃的都是窝窝头。要知道,以前可都是二合面或者白面馒头呢。”
“好像是呢,我听我家那口子也说过,难不成这三家有啥情况?”
“不能吧,就他们三家,每家都有两个人挣工资,能有啥事让他们吃不起饭呀。”
“难不成是想换换口味,尝尝窝头的滋味?”
众人看向说话这人,放着香喷喷的二合面馒头不吃,去吃那硬邦邦的窝头?这人怕不是傻了吧!
当晚,何家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飘出阵阵香味,这可把大家的好奇心都勾起来了!
周末,三人又跟着二大爷去了河边,钓了一整天的鱼,也没见他们搞什么聚餐。
从二大爷那里得知,三人中午吃的是窝窝头和炒菜,不过那菜看着就没多少油水,跟以前可不一样。
更离谱的是,三人居然还把钓的鱼给卖了出去。
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观察,大家心里都犯嘀咕,这三家肯定是遇到啥事了,要不然咋会这样呢。
人群里的贾张氏听到这个消息后,差点没一蹦三尺高,心里那叫一个开心,傻柱他们家倒霉了,不管是遇上啥难事,反正日子不好过,她就高兴。
甚至,院子里还有人传,说上周那三个人聚餐是因为取钱要去干件大事,啥事他们不知道,不过肯定是钱没了,不然咋可能连吃饭都变得扣扣搜搜的。
至于还能笑得出来,那肯定是怕在大家面前丢面子,故意装出来的呗。
这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杨文江的耳朵里,可杨文江压根儿就不信。
他可是知道许大茂买了院子,还打算重新翻盖的事儿,估计就是因为这个,生活水平才下降了。
随后,他又愣了一下,既然许大茂是因为这个,那何雨柱和王文林……
而且,就他们三家那关系,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许大茂搬新家、住新房,他们肯定也都买了新院子,只是没在交道口街道办,所以他才不知道这消息。
他深深地叹了口气,陈明在隔壁盖房子,许大茂买了院子,何雨柱、王文林也都买了。
人家都要住新院子了,他却还在盘算着等许大茂搬走后,自己搬到许家那边去住。
无奈地摇摇头,他心里也明白三家为啥要这么做,在这个四合院住着,人多嘴杂的,做点好吃的都藏不住。
整天不是在背后说这个,就是说那个。过段时间总会有人跳出来闹事。
搬出去一家人住多好啊,想吃啥就做啥,也没那么多邻居来烦,更不会有人闹事,在背后嚼舌根。
搬出去也好,他们三家的日子过得太好了,大家都太嫉妒了。
还有那深藏不露的陈明,大家都觉得他一个人带着妹妹挺不容易的,结果一转眼,他就在隔壁花园盖起房子来了!
真不知道以后搬来的邻居会是些什么样的人呢,希望都是些老实本分的,可别再像刘海中一样上蹿下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