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位大爷从何雨柱家出来,王建君又怀孕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开了。
贾张氏目瞪口呆地看着二大妈,好像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嘴里嘟囔着:“不会吧,不是说傻柱和他媳妇身体有问题吗,怎么还能怀上孩子呢?
傻柱那个没儿子的命,怎么可能又有孩子……
对,傻柱就是个倒霉蛋,这孩子肯定留不住,肯定是个赔钱货……”
贾张氏越说越起劲,好像在给自己打气。
不过,她这一嗓子,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贾张氏吓得脖子一缩,像只乌龟一样,灰溜溜地往家里跑。
三大妈撇撇嘴,“切,这个贾张氏就是嫉妒别人,人家生孩子关她啥事,是男是女跟她又没关系。”
李婶没好气地说:“自从贾东旭死了,她就看不得邻居家过得好。
她巴不得每家都比她惨,她才高兴呢,她也不想想,就她那副出去偷吃的样子,她家能有好日子过吗。”
二大妈感叹道:“是啊,贾家就靠秦淮茹撑着了。可惜了,这么年轻,一辈子都要在贾家受苦了!”
李婶说:“那能怪谁?怪秦淮茹没本事,没看到人家张秀英都要改嫁了。
张秀英和王老师的那个同事最近走得越来越近了,我看这好事要成了。”
三大妈好奇地问:“他们俩在一起也有段时间了,这是要修成正果了?
这边二婚麻烦不,他们俩怎么处了这么久?”
三大妈还是觉得挺奇怪的,毕竟以前在她那儿,看对眼就结婚了,特别是这种寡妇改嫁,哪有处这么久的。
她一直想问,可没人提这个话题,她也不好意思问。免得别人以为她对寡妇有啥意见。
二大妈眉毛一挑,“二婚有啥麻烦的,你这么一说,我突然就想起来了,他俩都处了快半年了!
一般头婚也就这么长时间,二婚的通常见几面就火速结婚了。
毕竟,二婚就是搭伙过日子嘛,不用订婚啥的,应该很快啊。”
“咦?还真是呢,听二大妈这么讲,都半年多了,难不成是张秀英不愿意,还是他俩散伙了?”
“不可能吧,上周我还瞅见他俩有说有笑地出去呢,看着可不像是不愿意的样儿。”
“那这时间确实有点久了。”
这半年院子里可热闹了,刘海中闹事,然后搬走了,隔壁花园,易中海被抢,贾张氏也被抢。
大家的注意力都被这些事吸引走了,倒是把张秀英的事给忘得死死的。
有那爱凑热闹的人就说了,“二大妈,要不您抽空去问问?”
二大妈翻了个白眼,这种得罪人的事她才不干呢,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这可不光是针对男人,女人也一样。
万一自己家跟张寡妇扯上关系,回头坏了自家名声可咋整?
别看大家平时见到张寡妇还能聊两句,其实都巴不得离她远点呢,这种嫁了人最后夫家都没了的,名声可不太好,少不了被人说克夫啥的。
也就是柱子家那种没老人的,才会想着给寡妇做媒,这种事明摆着是吃力不讨好。
你让寡妇再嫁,万一寡妇没这想法,你这不就坏了人家名声嘛。
好不容易给找了个合适的,要是后面分开了,还不得被人说成是拉皮条的。
虽说王文林那个同事是在大家眼皮子底下,但他总有出去的时候,谁知道这俩在外面会不会搞出点啥事儿来。
这俩要是成了还好,要是没成,那以后可少不了被人蛐蛐。
要不然,院子里这么多人,咋就没人给张寡妇介绍对象呢?
三大妈一直听着大家的议论,感觉这边和她老家也没啥区别,她也瞧出了二大妈的心思。
于是打圆场道:“哎呀,这些事儿咱们操啥心啊,人家不是还有媒人嘛,咱们就等着听好消息吧!”
李婶这时候也跟着说道:“就是就是,看他俩关系一直挺不错的,咱们就等着好消息吧!”
等王建君下班回来,院子里好多人都跟她打招呼,一个劲儿地祝贺她怀孕了。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起码表面上都说些好听的。
虽说何家人平时看着很好相处,可谁知道背地里会不会记下这次谁没上前说两句客气话呢。
被记住了,那可就麻烦了。
何雨柱回来,自然也受到了和王建君一样的待遇,许大茂在旁边一个劲儿地撇嘴。
易中海一回到院子里就听到了这个消息,心里顿时空落落的。
他本来还以为傻柱就这一个闺女呢,在听到王建君不愿意再受生孩子的苦时,还在背地里嘲笑傻柱是个大傻瓜。
还以为傻柱家要绝户了呢,没想到王建君一转眼又怀上了。
这让他有一种被背叛的感觉,明明说好只要一个闺女的,怎么又要孩子了?
他在心里暗暗祈祷,这次肯定还是个女孩,傻柱家就是绝户的命。
何雨柱才没心思理会院子里大家的想法呢,回到家后就一边吃饭一边和王建君商量起盖房子的事儿。
这次可不能按照上次的计划来盖房子了,地方小了,不能那么干了。
还得琢磨琢磨材料的事儿,毕竟之前那四合院挺不错的,旧的拆下来还能接着用。可这套破院子就不行喽,顶多也就砖瓦还能用,木梁啥的,那可是不小的一笔开销呢。
首先盖前后两趟房子这事儿是定下来了,后面他老丈人和丈母娘过来住,这样方便些。
然后就是每间房子的大小,还有耳房和厢房的事儿。
最后决定还是照何雨柱上次的想法来,把耳房和厢房去掉,现在房子多了也不见得是好事儿。
把房子盖大一点,院子就空出来了,到时候院子里种点菜或者种点树,养养鸡啥的。
种菜的地也是有讲究的,院子记在王建君名下,按王家一家三口算,最多也就一分地,这还是按最近村里的算法呢。
他们都是城市户口,也不知道能不能用。
养鸡也没那么容易,在九十五号院,那是一大爷杨文江还有王主任好说话,养两只自然没啥问题。
新院子这边的街道办还不知道啥情况呢,会不会不让养,毕竟,有时候院子里开会,杨文江还会跟大家宣传养鸡不卫生啥的。
也就是院子里的人都不介意,不嫌鸡吵,那边的邻居会不会嫌弃还不好说呢,万一事后被举报了,可就是被没收加罚款。
听着何雨柱唠唠叨叨的,王建君忍不住撅起了嘴。
“老公,这么麻烦,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让干,还不如留在这儿呢!
我突然觉得,杨文江当一大爷还挺好的。”
何雨柱乐滋滋地说:“嘿!咱这是搬过去住的,又不是去种地养鸡的,要我说啊,就在院子里种两棵石榴树和枣树。
然后再搭个葡萄架子,夏天能乘凉,秋天还能吃水果。”
王建君眼睛一亮,“那能不能多种点树啊?
比如种几棵桃树,我还蛮喜欢吃桃子的。”
何雨柱赶忙解释:“不行,桃树容易招虫子。你看谁家在家里种桃树呀,寓意可不太好呢!”
王建君好奇地问:“有啥不好的呀?”
何雨柱笑嘻嘻地说:“桃和逃不是一个音嘛,而且,你在家里种桃树,难不成是想给你老公招来更多桃花运?”
王建君不乐意了:“那枣树为啥可以?”
何雨柱言简意赅:“早生贵子呗!”
王建君撅起嘴:“哎呀,你还想让我生啊!”
何雨柱连忙摆手:“不是不是,枣树结的枣多呀。
秋天吃不完,可以做醉枣,还能晒干了,冬天吃,不管是做馒头还是熬粥,都可以加点进去,用处可多了。”
王建君又问:“那石榴树呢?”
何雨柱接着说:“多子多福呀,石榴籽多嘛。”
王建君有点不开心了:“怎么老是说这个呀,就没点别的了。”
何雨柱笑着说:“主要是它耐旱,皮实,好养活。”
王建君提议道:“柿子树咋样?柿柿如意。而且柿子也结得很多,晒成柿子饼也好吃。”
何雨柱摇摇头:“不好不好,喝了酒可不能吃柿子。
这就够了,前院种石榴,后院种枣树,种多了太遮阳,光线不好。”
这院子还没收拾好呢,两人就开始盘算着以后在院子里种树的事儿了。
第二天下班,何雨柱蹬着车子,准备去找之前给他修房子的雷师傅。
昨天他和王建君就商量好了,今儿个要带着雷师傅去瞅瞅。顺便打听一下盖房子材料的事儿,照街道批的那点儿,可盖不起来。
“柱子,你这是要去哪儿啊!”许大茂从后面撵了上来,瞅着何雨柱去的方向,这可不像回四合院的路。
何雨柱一怔,“我中午没跟你说?”
许大茂皱着眉头,“没有啊,你跟我说啥了?”
何雨柱想了想,好像还真没和许大茂说过,“我打算去找一下之前给我修房子的师傅。带他去我那院子看看。”
许大茂惊得嘴巴张得能塞下个鸡蛋,“不是吧,柱子你这么快就要准备修房子了?”
他那房子还没找人收拾呢,没想到何雨柱这边都已经开始行动了。
主要是修房子并不是一件小事,还要准备材料什么的。最主要的是,他新鲜劲还没过,他那房子有点舍不得拆。
何雨柱笑嘻嘻地说:“我那破地方可跟你那不一样,我要不修都没法住人。”
许大茂撇撇嘴巴,“那我跟你一块儿去,顺便让那师傅也给我那儿看看。”
何雨柱点点头,“成吧,那咱走。”
不一会儿,何雨柱就带着许大茂来到了陆家胡同。
许大茂眼睛一亮,“柱子,你咋来这儿了?这修房子的师傅难道是张晨老师给你介绍的?”
要知道,张晨可就住在陆家胡同这儿呢,还有刘海中也是。
何雨柱白了他一眼,“不是,我之前不就跟你说过,是街道介绍的。”
许大茂翻翻白眼,“那么久的事儿了,谁还记得。”
何雨柱不再理睬许大茂,转头望向门口的一位大妈。
“大姐您好啊,我是来找雷师傅的,他还住在这院子里不?”
这大妈乐呵地说道:“哟呵!你这小伙子,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叫我大姐。”
虽说大妈嘴上这么讲,可那脸上的笑容却把她给“出卖”了。
大妈笑着笑着,忽地一拍大腿,“哎哟!是你这小伙子呀,我还有点印象呢,以前你是不是来找过老雷修房子?”
这印象能不深嘛,这么多年来,也就这么一个年轻小伙子叫过她大姐。
“哎哟,你是那个轧钢厂的啥来着,我当时就记住你了。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是跟个小伙子似的。”
何雨柱笑着说:“大姐,我也认出您来了,当时还是您领着我去找雷师傅的呢。
这么多年您也没啥变化,还是这么年轻。”
这当然是假话,这么多年过去,哪能记得住。
大妈乐颠颠地说道:“哎哟!老了老了,哪能跟你们年轻人比哟。
走,我带你们进去找老雷,他呀也是刚回来,小伙子你这是又要修房子啊,找老雷就对了,他这手艺啊……”
许大茂咂咂嘴,真没想到何雨柱还有这一手,真是深藏不露啊。
“大姐,我是许大茂,跟柱子一个单位的……”
许大茂也赶忙上前套近乎。
三人边走边聊,很快就来到了前院的东厢房。
“老雷啊,你看你的老顾客来了,这次可有大活儿干咯!”
这位大妈虽然不晓得他俩具体要修啥子房子,但听他俩那意思,是都要修呢,这不是大活儿嘛。
雷师傅乐颠颠地走出来,“两位同志快屋里请!”
他当然认不出这两人谁是他的老主顾了,他这些年修过的房子那可多了去了,哪里还记得住。
进了屋,何雨柱和许大茂就把此行的目的说了,顺道也把王文林给带上了。
雷师傅一听是三座院子,可高兴了,这可真是大活儿啊。
接着,三人就骑着车来到了许大茂的院子。
听了许大茂的一些想法后,雷师傅点点头。
“可以,就是推倒重建有点可惜了。这以前的砖瓦拆下来还能用,能省一笔钱呢。
房梁还得看具体情况,毕竟没拆下来也看不清楚,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利用,不过看样子好多多还能用。
具体要多少钱还不清楚,我估摸起码得五六百块吧。
主要是你这儿好多东西都可以再利用,价格就便宜些。”
许大茂听了一乐,“好嘞,雷师傅,我这边没得意见。”
何雨柱笑着说:“雷师傅,麻烦你也看看我那边的。”
随后两人就分头行动了,何雨柱带着雷师傅去看地方,许大茂则回去找王文林把他也带过来。
当雷师傅和何雨柱来到那破院子的时候,雷师傅眉毛一挑,“何同志,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你这院子比刚才许同志的破得多。
好多材料都不能再用了,再加上你这面积比他那还大,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何雨柱笑着说:“雷师傅,我有心理准备,我跟你说我是这么打算的。
后面起一趟房子,大概是四间房子左右,然后……”
雷师傅和何雨柱在院子里走着,听着何雨柱的讲述,眉头一会儿皱一会儿展,直到何雨柱讲完,眉头这才彻底舒展开。
雷师傅说道:“何同志,你这盖法啊,压根儿不用找我,你这都不叫修四合院了。
要不这样,我给你推荐一位师傅咋样?
你放心,他手艺也杠杠的,你这情况找他正合适。”
何雨柱眼睛一亮,“成啊,雷师傅,那这位师傅盖房子会不会保留四合院房子的一些特色呢?”
毕竟,四合院风格的房子盖起来可好看了,何雨柱可不希望盖出来像村里那种房子。
雷师傅哈哈大笑,“何同志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他在四九城盖房子,肯定有这本事。
真要照你说的那样盖,说不定还能省下一些砖瓦呢,就是这房梁柱子得花不少钱了,你这一看就用不了。
我估摸起码得两千块钱左右,主要是你这房梁都得换。要是换成便宜的木料,自然能省点钱。
不过,这房子住的就是个安心,我觉得这价格的料挺合适的。”
何雨柱笑着说:“那可不,房子安全最重要。
雷师傅,你看看这木材方面能不能想想办法,你也知道这木材票可不好弄。
放心,这方面肯定不会让你吃亏的。”
雷师傅喜笑颜开,“哈哈,原来何同志在这儿等着我呢,我尽量给你想想办法。
刘师傅那边你也多跟他沟通沟通,他也会有办法的。”
怪不得何雨柱一上门就送了一条大前门,原来是在这里等着他。。
作为盖房子的老行家,他们自然是有点本事的。四九城这地儿,要建的多,要拆的也多,好多老建筑有些材料用不上了,就轮到他们这些人想办法倒腾倒腾,赚点小钱。
要是光靠那点工钱,是能养活一家人,可是谁又不想生活过得好一些呢。
雷师傅看完何雨柱的院子,又跟着何雨柱到了王文林的院子。看着眼前的院子,雷师傅心里那叫一个疼啊,这要是都交给他来干,得赚不少呢。
只可惜啊,他已经答应了许大茂,还把何雨柱推给了别人,这时候总不能又说自己要来干吧!
虽说他不太乐意接这种不符合四合院规格的房子,但是这两个活儿加起来,也能挣不少呢。
等王文林过来后,几人又溜达了一圈。
雷师傅给王文林报了个价,比何雨柱的稍微便宜点,一千五百左右。
王文林一听这价格,嘴角就忍不住抽了抽,他虽然心里早有准备,可听到这价格,还是心疼得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