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然醒悟,此战的目的不仅仅是夺城,更是立威!
是要打给所有蒙古人看,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这片草原无可争议的主人!可现在,仗打成这样,威没立起来,反而让这些墙头草看到了八旗军的“无力”和“拉垮”!
一旦蒙古诸部离心,甚至倒向那个拥有黄金家族名号的巴图汗,后果不堪设想!
巨大的压力和对局势失控的预感,让多尔衮的急躁上升到了顶点。
他必须尽快用一场酣畅淋漓、无可争议的胜利,来堵住所有人的嘴,重铸八旗不可战胜的神话!
“明日!明日必须突破!”
他望着归化城的方向,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眼中燃烧着近乎偏执的火焰。
翌日拂晓,天地间被一片浓得化不开的乳白色大雾所笼罩。
帐外数步之外便难辨人影,旗帜湿漉漉地低垂着,战马的喘息声在静谧的雾气中显得格外清晰。
这天气,简直是天生的掩护!
多尔衮一夜未眠,眼中血丝更密,但精神却处于一种亢奋状态。
他大步走出王帐,深吸了一口冰冷湿润的空气,雾气非但没让他沮丧,反而让他觉得这是长生天赐予的绝佳战机!
“好!好一场大雾!”
他抚掌冷笑,
“正好遮掩我军动向,让南军的火器成了睁眼瞎!传令各旗,按昨夜部署,全军出击!直取归化城!”
号角声穿透浓雾,低沉而肃杀。
五万八旗精锐外加两万蒙古援军,如同从迷雾中苏醒的巨兽,开始缓缓蠕动,向着归化城的方向压去。
马蹄包裹着粗布,士兵们尽量保持安静,庞大的军队在雾幔的遮蔽下,悄然展开攻击阵型。
多尔衮骑在他的骏马上,位于中军位置,虽然视野不佳,但他心中却有着清晰的作战地图。
根据他掌握的最确切情报,归化城内守军主力是吴三桂部,加上城防部队,最多不过一万二千人。
城外那个烦人的黑云龙,撑死了还有三四千可战之兵。满打满算,明军不超过一万六千人。
而他,手握七万大军!
其中更有两万是真正的八旗满洲铁骑!
在他看来,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士兵个体战力更是远胜明军。即便有城垣之利,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也不过是徒劳的挣扎!更何况有此大雾助阵,抵消了明军火炮的部分优势。
“此战,必破城!”
多尔衮攥紧马鞭,信心前所未有的膨胀。他要借此一战,彻底粉碎明军的抵抗,碾死那个巴图汗,更要让所有蒙古人看清楚,谁才是他们应该畏惧和臣服的对象!
前锋部队很快与预料之中一样,遭遇了明军外围的阻击。
雾中传来爆豆般的火铳声、箭矢破空声、以及短兵相接的厮杀呐喊。战斗似乎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报!我军已击穿明军第一道防线,黑云龙部正向城内溃退!”
“报!吴三桂派兵出城接应,正在城东与我军鏖战!”
一道道战报透过雾气传来,虽然细节模糊,但大体走势似乎正如多尔衮所预料——明军在节节败退,正在被压缩向归化城垣。
“好!压上去!全军压上!不许给南军喘息之机!”
多尔衮不断下达命令,催促各旗全力进攻。他仿佛已经看到胜利在望,归化城的城墙在八旗勇士的猛攻下颤抖。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最初的顺利感渐渐蒙上了一层疑虑。
明军的抵抗似乎……过于“顽强”了。
每一次击退他们,都需要付出比预期更大的代价。而且,溃退的明军并非杂乱无章,其撤退的路线和节奏,隐隐透着一种……刻意?
浓雾虽然掩护了他的进攻,却也严重阻碍了他的视野和指挥,让他无法纵览全局。
他只能依靠零星的、有时甚至相互矛盾的战报来判断形势。
“报!右翼科尔沁王爷禀报,遭遇明军激烈抵抗,疑似有未曾出现的新式火器!”
“报!左翼镶红旗遭遇大队明军骑兵反冲击,请求支援!”
不对劲!
多尔衮的心猛地一沉。吴三桂和黑云龙哪来这么多兵力多线固守甚至反击?那些所谓“新式火器”又是怎么回事?
就在他心生警兆,试图下令各部暂缓进攻,重新厘清敌情时——
轰隆隆隆——!
一阵远比之前任何一次炮击都更加沉闷、更加密集、仿佛来自大地深处的怒吼,猛然从雾气深处炸响!
这声音……绝非归化城头那些佛郎机或红夷大炮所能发出!
紧接着,是如同疾风骤雨般袭来的、远超黑云龙或吴三桂部火力强度的铳弹!
炮弹和铅子尖锐地撕裂浓雾,劈头盖脸地砸入正在全力进攻的八旗军阵之中!
惨叫声、马嘶声、惊呼声瞬间压过了战场所有的声音!
“哪里打炮?!”
“是哪个方向?!”
“埋伏!有埋伏!”
混乱的惊呼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原本有序的进攻队列瞬间陷入了巨大的混乱和恐慌之中!
多尔衮的脸色骤然变得惨白如纸,他猛地勒住战马,难以置信地望向炮声最炽烈的方向。
那绝不是归化城!炮声来自更远的地方,来自他侧翼甚至……后方?!
仿佛天地间有一只无形巨手拨弄,那浓厚得令人窒息的乳白色雾幔,竟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消散、变薄。
阳光挣扎着穿透水汽,将朦胧的光斑投在混乱的战场上。
多尔衮正竭力试图收拢部队,搞清楚那恐怖的炮火究竟从何而来。
他声嘶力竭地吼叫着,命令戈什哈去传令,让各旗固山额真稳住阵脚。
就在这时,他身边的一名正白旗梅勒章京突然发出了如同被掐住脖子般的惊骇嘶鸣,手指颤抖地指向大军侧后的西南方向,声音因极致的恐惧而扭曲变调:
“旗…旗!看那边!龙…龙旗!还有…那是…!!”
多尔衮猛地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
雾气如同舞台帷幕般彻底拉开,露出了后方一道低缓的山脊线。
而就在那山脊之上,一支庞大、森严、沉默得令人心悸的军队,如同从地底涌出的幽灵,已然列成了攻击阵型!
阳光恰好刺破云层,清晰地照亮了那支军队最前方矗立的两面大纛:
一面是明黄色的龙旗,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与国威,在塞外的风中傲然舒展!
而另一面,更大、更醒目、更令人魂飞魄散的——是一面猩红如血的巨大帅旗,上面以浓墨重彩、以一种几乎要破旗而出的霸道气势,绣着一个斗大的汉字:
魏!
魏!!
那个字如同一柄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瞬间烙在了战场上所有看清它的所有将士的眼球上、心脏上、灵魂深处!
当那面猩红如血、巨大无比的“魏”字帅旗,如同撕裂迷雾的天神战旗,清晰地矗立在西南方向的山脊线上时,整个战场上的明军,无论是正在苦苦支撑阵线的黑云龙部,还是正在城东与敌鏖战的吴三桂军,都在一瞬间陷入了巨大的、难以置信的震撼之中!
“那是…?”
一名正拼死抵住盾牌的黑云龙部百总下意识地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是否因疲惫而产生了幻觉。
“魏…魏字旗?!是柱国!柱国大人来了!!”
他身边的士兵猛地发出一声破了音的尖叫,声音里充满了无法言喻的狂喜!
如同往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整个黑云龙部的防线瞬间炸开了锅!
所有疲惫、恐惧、绝望的情绪,在这一刻被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彻底冲刷殆尽!
士兵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那面旗帜是如此的真实,在渐渐散去的雾气和阳光中,傲然宣示着它的存在!
“哈哈哈!老天爷!是柱国!柱国亲临了!”
浑身浴血、甲胄破损的黑云龙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惊天动地的狂笑,脸上那道狰狞的伤疤都因极度的激动而变得通红!
“儿郎们!还等什么!杀出去!给老子杀光这些鞑子,别让柱国看了咱们宣府军的笑话!”
“杀!杀!杀!”
震天的怒吼从原本看似摇摇欲坠的车阵后爆发出来,原本坚守的明军如同被注入了狂暴的灵魂,瞬间转守为攻,疯狂地扑向同样因魏渊出现而陷入混乱的清军!
与此同时,归化城东门。
吴三桂正指挥关宁铁骑与清军缠斗,战况胶着。
当那面旗帜映入眼帘时,他猛地勒住战马,瞳孔骤然收缩,脸上惯有的冷峻表情第一次出现了剧烈的波动,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
“魏…魏公?!他怎么会…”
他下意识地低语,但随即,一种更强烈的情绪压倒了惊讶——那是绝处逢生的兴奋,以及对胜利近乎疯狂的渴望!
他瞬间明白了,这一切都是一个局!而他们,都是这盘绝妙棋局上的棋子!
“关宁军的弟兄们!”
吴三桂猛地拔剑指向那面大旗,用尽平生最大的力气嘶吼,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柱国大人亲临督战!天佑大明!决胜就在今日!随我冲阵——!”
“万胜!万胜!万胜!”
关宁铁骑的士气瞬间飙升至顶点,三眼铳的齐射变得更加狂暴,马蹄声如同奔雷,发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锋!
而就在此时——
归化城那原本紧闭的、象征着最后坚守的沉重城门,在一阵令人牙酸的绞盘声中,被缓缓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