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的山道上,秋雨绵绵,泥泞不堪。
莫笑尘骑在战马上,雨水顺着斗笠边缘滴落,在他战甲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身后,4万余人的大军如长蛇般在崎岖山道上蜿蜒前行,旌旗在雨中低垂,士兵们的脚步声与雨声混成一片。
“这鬼天气!“
莫笑尘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对身旁的几位将领道,
“照这个速度,到达云南边境至少还要半个月。“
侯世禄勒马靠近,这位刚刚从琉球回来的青年将领虽然只有二十出头,但言谈举止很是稳重:
“莫将军不必忧心。这一路过来,各地州县望风归降,倒是省了不少功夫。“
他笑着补充,
“就像沅州那个守将,一见讨伐令就开城投降了,连咱们的刀枪都没见着。“
李过在另一侧冷哼一声,雨水顺着他菱角分明的脸上流淌:
“这些墙头草,见风使舵的本事倒是一流。不过也好,省得老子动手了。“
这位原大顺军的将领虽然归顺了魏渊,但说话依然带着几分匪气。
年轻的杨海龙策马跟上,他的骑术明显生疏,在泥泞山路上有些吃力:
“将军,老家常说‘雨中山路如油滑‘,看来果真如此。“
他顿了顿,
“不过这一路过来,确实如侯将军所说,各地土司州县大多望风归顺。听说永顺、保靖两大宣慰司都已经上表请降了。“
莫笑尘颔首:
“柱国的讨伐令确实见效。那些小鱼小虾都知道识时务,可惜。。。“
他话锋一转,
“几条大鱼却还在观望。“
李过嗤笑:
“靖江王那蠢货,真以为在桂林称帝就能和柱国抗衡?鲁王躲在海边,指望凭借舟山群岛负隅顽抗。徐州高杰那帮残兵败将,更是螳臂当车。“
他抹去脸上的雨水,
“最让人看不透的,还是云南的沐王府。“
侯世禄接话道:
“所以柱国才派了三路大军同时征讨。郑芝龙率水师直取舟山,曹变蛟猛攻徐州,孙传庭将军亲征桂林。“
他看向莫笑尘,
“而咱们这一路,看似最远,实则最关键。云南地势险要,沐家经营百年,若是硬攻,恐怕。。。“
话未说完,前方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骑探马飞驰而来,在泥泞中险些滑倒:
“将军!前方发现沐王府使者!说是带来沐天波的亲笔信!“
莫笑尘与众人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诧异:
“带过来!“
不久,一个身着沐家服饰的文官在士兵的引领下走来。那人虽然浑身湿透,却保持着文士的风度,恭敬地行了一礼:
“沐王府掌书记周维新,奉黔国公之命,特来呈上降表。“
“降表?“
莫笑尘眯起眼睛,
“三个月期限已过,现在才来投降?“
周维新不卑不亢地道:
“将军明鉴。云南地处边陲,消息闭塞,讨伐令月前才送达昆明。黔国公得知消息后,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决定上表归顺。“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的信函,
“这是黔国公的亲笔降表,另有云南各地土司的联名请降书。“
莫笑尘接过信函,拆开查看。信中沐天波语气恭顺,表示愿率云南全境归顺朝廷,并邀请明军入驻昆明。
李过在一旁冷笑道:
“谁知道是不是缓兵之计?说不定沐天波正在昆明集结兵马呢!“
周维新正色道:
“这位将军多虑了。黔国公诚心归顺,已经下令云南各地守军解除武装,只等朝廷派人接收。若有不轨之心,又何必多此一举?“
侯世禄低声对莫笑尘道:
“将军,此事蹊跷。沐家经营云南百年,怎会如此轻易投降?“
杨海龙却道:
“末以为,沐天波是聪明人。柱国大军连克强敌,天下归心已是大势所趋。负隅顽抗,只会让云南百姓遭殃。“
莫笑尘沉吟片刻,突然问道:
“周先生,本将军问你,沐天波为何突然决定投降?杨寅要听实话。“
周维新叹了口气,雨水顺着他文士帽的边缘滴落,在他的官袍上浸出深色的水痕。
他环顾四周,见左右都是明军将领,这才压低声音道:
“将军明察。实不相瞒,云南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有些土司早就对沐王府心怀不满,特别是蒙自的沙氏、元江的那氏,还有几个边远的土司,这些年暗地里没少给沐王府使绊子。“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
“沐王府中也分主战主和两派。以副总兵陈大经为首的主战派主张凭借天险与朝廷周旋,但以布政使唐兆元为首的主和派则认为。。。认为永熙朝廷既然是大明正统,就应该早日归顺。“
周维新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莫笑尘的脸色,继续道:
“特别是有几位土司公开宣布,如果不归顺永熙朝廷,他们就要自己选择出路了。蒙自土司沙定洲更是放话说。。。说沐王府若是执意与朝廷为敌,他就不得不‘为民请命‘了。“
说到这里,周维新的声音几乎细不可闻:
“沙定洲这几个月来一直在招兵买马,据说麾下已经聚集了几万彝兵。他表面上说是要助沐王府抵御朝廷大军,但实际上。。。“
周维新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深深一揖,
“黔国公权衡再三,认为归顺朝廷才是上策,至少。。。至少能保住沐家百年基业。“
莫笑尘敏锐地捕捉到周维新话中的深意。沙定洲“为民请命“的说法,明显暗藏僭越之心;而“至少能保住沐家百年基业“的表述,更是暗示沐天波投降的背后,有着不得不防的内患。
“有意思。“
莫笑尘冷笑一声,
“这么说,沐天波是怕还没等杨寅大军到来,就先被自己人给‘请命‘了?“
周维新脸色一白,连忙躬身:
“将军明鉴,下官不敢妄议。只是。。。只是黔国公确实是一片诚心归顺。“
一旁的李过嗤笑道:
“好个沙定洲,倒是会挑时候。说不定等咱们到了昆明,他已经把沐天波的人头献上来做见面礼了!“
侯世禄皱眉沉思:
“若真如此,这云南的局势比杨寅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年轻的杨海龙则道:
“将军,不管沐天波是真心还是被迫,既然他愿意开城投降,总好过刀兵相见。至于沙定洲之流。。。“
他冷哼一声,
“等大军入驻昆明,谅他也不敢造次。“
莫笑尘目光如电,直视周维新:
“周先生,你回去告诉沐天波,他的降表本将军收下了。但若是其中有诈。。。“
他手按刀柄,
“休怪杨寅大军踏平昆明时,不留情面。“
周维新连声称是,躬身退下时,额头上已满是冷汗,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
待使者走远,莫笑尘立即对亲兵道:
“传令下去,加强警戒。同时派人暗中打探这个沙定洲的底细。“
他望向云南方向,眼神深邃,
“看来这云南之行,不会太平静啊。“
莫笑尘目光扫过众人,见侯世禄依然面带疑虑,李过则是跃跃欲试想要进军,杨海龙则是一脸的思考状。
待使者离去,莫笑尘立即扬起马鞭,声音如洪钟般传遍行军队伍:
“全军加速前进!务必在三日内抵达辰州!“
他转头对亲兵队长吩咐:
“派八百里加急,将云南情况禀报柱国。就说沐天波虽表归顺,但滇中局势复杂,待杨寅军查明虚实后再做定夺。“
命令传下,原本沉闷的行军队伍顿时活跃起来。
雨渐渐停了,阳光穿透云层,在泥泞的山路上洒下斑驳的光点。将士们原本紧绷的神情明显松弛了许多。
“他娘的,总算不用淋雨了!“
李过大大咧咧地脱下湿透的斗笠,甩了甩上面的水珠,
“要是沐天波真肯投降,咱们倒是省了一场恶战。“
侯世禄也舒展了一下因长时间骑马而僵硬的身躯,
“若真能兵不血刃拿下云南,确实是柱国之福,也是百姓之福。“
他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群山,语气中带着几分欣慰,
“这一路过来,看到那么多州县望风归降,说明天下人心思定啊。“
杨海龙明显松了口气,年轻的脸庞上露出笑容:
“末将出发前还担心要打硬仗,毕竟沐家在云南经营了二百多年。若能和平解决,那是最好不过。“
他有些笨拙地整理着被雨水打湿的披风。
就连普通士兵们也显露出轻松的神态。行军队伍中开始有了说笑声,有人甚至哼起了家乡小调。几个伙夫趁机在路旁生火,将湿透的干粮烤热分发。
“将军有令,原地休整半个时辰!“
传令兵骑马沿队伍传达命令,引来一阵欢呼。
士兵们三三两两坐在路旁石头上,脱下湿透的靴子晾晒。有人拿出笛子吹起欢快的曲调,几个年轻的士兵甚至跟着节拍跳起了简单的舞蹈。
莫笑尘看着这番景象,唇角也不由自主地扬起。
但他很快收敛笑容,对身旁的将领们正色道:
“虽然沐天波表示归顺,但杨寅们不能掉以轻心。李过,你带一队轻骑先行侦察;世禄,你整顿后卫;海龙,你去看看土司兵的情况,确保他们不会生事。“
众将领命而去后,莫笑尘独自策马来到一处高坡,远眺云南方向。
阳光洒在他玄甲上,泛起淡淡金光。虽然表面放松,但他握缰的手依然有力,眼神中保持着警惕。
山风吹过,带来泥土和青草的清新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