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是妥协的艺术,只要西岐一日还保留着殷商臣子的身份,即便未来败了,大家都是贵族当中的一员,他西岐姬家至少也能留下些许血脉。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战败王师,距离他姬家问鼎只差一个契机。
即便这个契机是在人族之外的手段帮助下得来的又能如何?
当初轩辕皇帝与蚩尤战于牧野之时,就有天神下凡亲自助人皇破敌。
如今为了西岐大业只是一时借水族之力行个方便而已,大家都是为了天下苍生,别说推行新政了,若是能让他老姬家问鼎中原,便是问鼎之日他姬昌跪下来叩谢天帝都行。
养生,必须狠狠的养生!
激动过后,姬昌当即便决定再将自己与彭祖请教的养生之术拿出来好好研究研究。
最开始因为一些人伦的因素,姬昌觉得自己不能,至少不应该为了一己之私就做出如此决定,可如今眼看着他老姬家就要问鼎中原了,届时他姬昌也将成为殷商先祖成汤那般的人物。
不就是些许元阴之气嘛!
如今这天下,最不值钱的便是人的性命,这性命都不值钱了,区区元阴之气又能算的了什么?
老头这边下定决心等完事就先找他十七八个少女弄到伯侯府上,若是不够……
议政厅内其余众人听完姜尚的话也是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加入西岐,他们为的不就是这份问鼎中原之功嘛,以西岐一时之隐患换取问鼎中原的机会,便是那殷商人王亲军都败在了西岐大军的手上,积蓄个两三年的实力,一波打到朝歌去不就完事了嘛!
作为文王四友之一,听完姜尚的话,被说服的散宜生也是当即选择向姜尚道歉,说自己目光短浅不及丞相万分。
姜尚也没有和散宜生为难的意思,反正都是为了赶紧完成兴周灭商的任务而已,待到功德圆满,自己就是仙道中人了,未来的西岐会变成什么样?
这和他姜尚有什么关系?
结束议政,议政厅内众官员也是纷纷返回府邸继续心安理得的享受底下人的供奉。
得彭祖传授养生之术,姬昌终究还是没能拉下脸来搞出类似初夜权那样的东西,不过在议政结束的当天,西伯侯府上便传出了侯爷新纳七十二房夫人的消息。
此时的姬发正在领着西岐兵士帮助李塘商号的工作人员押送那些自身毒而来的全自动摘棉花机,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姬发都有点懵住了。
姬发乃太姒所生,因为要孩子要的比较晚,姬发而今也不过双十年岁。
平日里为了避嫌,姬发平日里都不怎么敢回西伯侯府生怕就撞见什么不该见到的东西,原本西伯侯府上姬妾不过十余人,现在一转眼在添七十二房?
也别管什么养身不养身的,十多个亲子外加几十个义子还不够,这和殷商正打仗呢,这亲子的规模就还得再往上提一提呗?
姬发觉得自家父亲可能出了什么问题,不过作为西岐之主,姬昌的决定显然不是姬发这样的小年轻能够反驳的。
况且留给西岐民众八卦伯侯府韵事的时间本就没有多少。
就在西岐新政推行的第三个月,姬昌那边还埋头研究元阴之气和养身之术的关系呢,自汜水关方面传回的奏报却是瞬间打破了西岐城内对问鼎中原的美好希冀。
殷商太师闻仲携殷商十万精兵卷土重来,除却闻仲本身,此次前来攻打汜水关的将领还有佳梦关总兵魔家四将以及殷商左军大将胡升。
除了这些熟面孔之外,汜水关外还有一面如蓝靛赤发獠牙的道人于关外叫阵,说什么若不交出伤他徒儿余化的凶手,待攻破汜水关,关内民众一个不留都将化作血食为其徒陪葬。
看完汜水关方面传回来的消息,此时的姬昌也没心情继续研究这元阴与养身术之间的关系。
叫上城内文臣武将,次日一早,原本以为高枕无忧的众人便齐聚汜水关城头之上。
相比起慌乱的姬昌,面对眼前这一幕,姜尚心中其实也算早有预料。
毕竟自己一介凡人都能由死转生,他闻仲不过受了袁洪一击而已,纵使化血神刀再强,那闻仲本就是化血神刀主人的师叔,能活下来倒也不足为奇。
只是这闻仲来的未免有些太快了些。
从那日大战到养伤归来然后再组织大军进攻西岐,闻仲竟然只用了短短三月时间。
若是当初的殷商王师能有这般执行力,纵使袁洪能够以一敌万,鹿死谁手恐怕还很难说。
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这边没什么准备。
当初殷商王师讨伐西岐那可是闹得沸沸扬扬的,包括阵前斗将再到城外伏兵设计,对面的每一步几乎都在姜尚的预料之中。
但闻仲率军攻打西岐这事事先竟然没有半点消息传出来,不仅仅是殷商士兵的执行力,如今闻仲的大军已经驻扎在汜水关城下,再想如当初战胜殷寿那般搞点伏兵之类的名堂只怕是难以继为了。
对此老姜多少就有点发愁。
关于闻仲之事,老姜还特意跟袁洪请教过。
以化血神刀的歹毒,即便那闻仲有办法与之相抗,在血毒的折磨之下也定会元气大伤。
姜尚本以为这样会让闻仲晚来些许时日,或者干脆一点,闻仲根本没有对抗化血神刀的手段直接命丧黄泉。
可眼下闻仲不仅全须全尾的重新回到战场不说,竟然还把他那师兄也给请来了。
光是闻仲一人就已经十分难缠,虽说此次下山老师赐予他不少宝贝。
但宝贝虽好,他也得有那个能耐用才行啊!
被闻仲打死之前,姜尚的修为算是凡人顶尖仙人未满,放在后世,应该算是个陆地神仙之境。
这种状态下,只要破除天命,没有功德加身,老姜也能靠着自己多年积累完成褪凡登仙的最后一步。
可被闻仲打死一次之后就不一样了,一身修为跌落三分之一不说,最重要的还是气运福源上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