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以上那个有味道的话题,江夏还真就没有胡说。
就像总有人盲目鼓吹外面的月亮更圆一样,后世已有不少有识之士通过各种渠道亲临国外,用亲身经历给国人\"去魅\"。
嗯,说得就是你,\"大表哥\"。
“别的不说,就说他们那铁塔,远看是威风,可你要是凑近了,绕着塔基走一圈,那股子骚臭味能把你熏得头晕!特别是他们的地铁站里头……”
江夏脸上露出极其嫌弃的表情,“那味道更是‘醇厚’得吓人,你们去了那,可千万别好奇往里钻!”
“知道他们的香水,为啥出名不?就是为了来盖味!不管是周围的,还是自己身上的……”
金珍和晓峰虽然对“铁塔”和“地铁”毫无概念,但见江夏说得绘声绘色,表情十足,便深信不疑,两人像小鸡啄米一样整齐地点头。
说话间,三人已走到船舱中部一个把守严密的舱室门口。守卫的战士认出江夏,但还是仔细检查过证件后,才无声地敬礼打开了厚重的密封门。
门一开,金珍和晓峰的目光瞬间就被舱室中央工作台上的东西牢牢吸住了!
那是一个亮银色的金属箱体,大小和形状确实与后世常见的台式电脑机箱颇为相似,但线条更显硬朗坚固。
箱体一旁,连接着一台尺寸不小的显示器,而此刻,那屏幕上正清晰地闪烁着一个他们无比熟悉的符号……
一个简洁的命令行提示符光标“>”,正在规律地跳动着。
“呀!”金珍第一个惊呼出声,几步就冲到了工作台前,眼睛瞪得溜圆,“这……这是‘大黄’吗?怎么会……怎么会变得这么小?!”
胖墩也张大了嘴巴,围着工作台转了两圈,想伸手去摸又不敢,嘴里不停地念叨:
“乖乖!夏哥,这……这真是咱们的‘大黄’?你把一屋子的家伙什都塞进这个小盒子里了?”
江夏看着两人震惊的模样,心里满是成就感。
“这叫单板机…… 算半个吧。”
江夏走近,却有点纳闷:机器居然已经安装好了,连外设都接妥了,守在这里的云贵大师兄却不见踪影。
他瞥了眼门口的守卫战士,对方没发任何警戒信号,心大的他也就没多想,指着机箱解释,“咱们突破了 10 微米芯片工艺,把‘大黄’原本分散在几百块板上的晶体管,集成到了 6 块核心主板上。
运算器、控制器做了单片集成,存储器用了动态 moS 芯片,接口电路也整合了串口、并口模块。”
“速度嘛,跟‘大黄’本体差不多,毕竟核心逻辑架构没做大改。但体积、重量和功耗,可是天壤之别了,便携性和环境适应性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不过,”江夏的语气变得郑重,“你们可别把功劳都算在我一个人头上。能把‘大黄’的核心功能浓缩进这么个小箱子里,靠的是兰英博士的前沿架构、希德博士的材料突破、培树老师的精密工艺、云贵大师兄的……呃,独特贡献。
以及无数在看不见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同志们!这是我们大家,一起拧出来的‘宝贝’!”
金珍听了默默点头,胖墩这小子没那么多心眼,只是围着那个机箱仔细观察:
大哥说是啥就是啥呗……
你看,要不是说纯粹的人容易发现不同哪,胖墩这不就指着机箱背面一个预留的接口:“那这个空着的接口是干嘛的?”
“这个接口在大黄身上可没有啊!”
江夏笑了笑,没直接回答:“留着以后扩展用的。”
嘿嘿嘿,这个接口是给专用运算电路留的 “后门”,就像给机器装了个 “超级外挂”。
一旦接上,处理特定任务比如矩阵运算、数据加密的速度能翻上好几倍。
但这张底牌,现在可不能轻易亮出来,得留到IEc大会的关键时刻。算是江夏留给两人的“锦囊”吧。
对的,就是这样。江夏现在不知道白头鹰那边的集成电路发展到了什么阶段,仙童,德州仪器,蓝色巨人,这些公司的底蕴深厚,谁也不知道他们能折腾出啥东西。
要记住一句话,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历史上上各种先进科技的出现时间,大部分都是严重滞后的。
谁都不傻,有了好东西自然要往“矛与盾”上面用,其中的翘楚,那当然是咱们家的老母亲。
孩子就得像母亲,江夏自认该多准备点。
留下这个接口,就是为了“留一手”。毕竟连接了计算模块的单板机,就这个功能而言,真的能吊打现在市面上的一众晶体管计算机。
\"来,给你们看看里面的奥秘。\"江夏打开机箱侧板,露出内部结构,\"严格来说,它还不能算纯粹的单板机,里面还是有六块功能板卡。\"
“所以叫它‘多板机’更合适,你们看,”他指着机箱内部。
只见箱体内部结构紧凑,井然有序地固定着六块大小不一、印刷电路密布的板卡,通过标准的插槽和排线相互连接。
“得益于我们初步掌握的10微米级光刻工艺原本需要成千上万个独立晶体管、电阻、电容才能搭建起来的中央处理单元和核心逻辑电路,现在可以被高度集成到这几片小小的硅芯片上。”
金珍和晓峰凑近了仔细看,虽然对“微米”、“光刻”这些超前的概念还不能完全理解,但那种化繁为简、将庞然大物浓缩于方寸之间的技术美感,以及江夏语气中透露出的强大自信,都让他们心潮澎湃……
“诶呀!这么先进的东西,我……我怕外人会抢!”
“嗯,肯定的。不过,不是你理解意义上的抢……”江夏拍了拍胖墩,让他坐到键盘前,开始尝试着运行一些程序……
他自己却看向金珍:“所以,这次,不用他们抢,咱正大光明的告诉他们!”
“嗯?就想先给颗糖,让他们习惯用咱们的语言写代码?”
“没错。” 江夏指着屏幕上的 c 语言编译界面,“要是全世界的二进制计算机都用 c 语言当标准,你想会有啥后果?”
不管金珍的回答,江夏背过手,自顾自的越说越快:
“不管是联盟的‘meДВeДЬ’,还是白头鹰的 Ibm 机器,编程序都得按咱们的语法来,咱们的芯片、外设不用再费劲适配不同语言。
他们用得越久,越依赖这套逻辑,以后想换别的语言,成本就越高!就像现在咱们用惯了筷子,再用刀叉总觉得别扭;
还有咱们掌握了标准制定权,以后升级 c 语言,加新功能,都是咱们说了算,这才是真的‘立规矩’。”
“那要是他们不用呢?” 金珍追问。
“不用就吃亏啊。” 江夏笑了,“你想,同样编一个数据处理程序,用 c 语言半天能搞定,用他们原来的汇编语言得熬通宵,换你你选哪个?
之前让使馆摆‘大黄’打印,不就是让他们亲眼见效率?IEc 大会上再亮出自带 c 语言的单板机,他们不跟着用才怪。”
“所以,这次IEc大会,”江夏总结道:“我们不仅要展示‘肌肉’,更要传播‘内功心法’。要让世界看到,在计算机技术的浩瀚海洋里,我们已经竖起了一座崭新的灯塔。”
嘿,我先把这个词给占了,看有些人还能鼓捣出什么其它词汇不!
恶趣味的江夏有些替后面的殖子担心起来:哎呦喂,留给你们的专有词汇……可不多了哦!
金珍静静地听着,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明白了,大哥!我这就把发言稿重新弄下,一定要让那些外国佬听懂!”
“诶,可别!现在就挺好,什么都涉及了,什么都不说透最好!”
“啊……”
“经不可轻传!”
……
呆毛崽在这挥斥方遒,却不知,某位妙人,好像又要奔赴战场了。
虽然,这个战场,就是呆毛崽建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