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远处鞭炮声越来越浓,一年一度的春节又要来到了。
大年二十九,余良和郭正刚请了假,带着李梦然,急匆匆向老家赶去。
在火车上,李梦然有些紧张,不停地问余良关于家里的情况。
“我爸你见过,我妈好着呢,你放心就是。”余良宽慰道。
听余良这么一说,李梦然这才放下心来。
随着距离家乡越来越近,窗外的景色从高楼大厦变成了错落有致的田野村庄,余良的神情也愈发兴奋,他指着远处熟悉的山峦,对李梦然说:“看,过了那条河,就快到家了。”
当出租车缓缓驶入村口,余良远远就看到父母站在院门口张望。
见面后,二老的脸上瞬间绽放出笑容,母亲张桂花更是快步上前,紧紧握住李梦然的手,眼中满是欢喜:“哎呀,可把你们盼回来啦!一路上累坏了吧?”
李梦然有些羞涩地笑着回答:“妈,不累,我们不累。”
父亲余建国也走过来,帮忙拿行李,嘴里念叨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走进家门,屋内温暖如春,红红的春联和福字透着浓浓的年味。
李梦然将礼物递给公婆,母亲张桂花拉着她坐在椅子上,上下打量着,眼中满是疼爱:“梦然啊,在城里吃得好不好?工作累不累呀?”
李梦然一一回应,紧张的心情渐渐放松。余良在一旁看着,心中满是温馨。
简单休息后,一家人便开始忙碌着准备年夜饭。父亲余建国在厨房切菜备料,余良在一旁帮忙打下手。李梦然和母亲张桂花则一起在客厅包饺子。
“你最近工作怎么样?”父亲余建国随口问道。
“很忙,但很锻炼人。”余良把最近的情况和父亲说了,并转达了叔叔郭正刚的问候。
“好,好,不错。你记着千万好好干,不辜负你叔叔的培养。”父亲余建国认真地说道。
余良点点头,他能走到今天,除了自身的天赋,更离不开叔叔郭正刚的培养。
李梦然听着母亲张桂花对各种过年习俗地讲解,边熟练地包着饺子。
“梦然啊,看你这包饺子的架势,一定很会做饭吧?”母亲张桂花边包饺子边问道。
“粗茶淡饭还行,复杂的就不会了。”李梦然谦虚的说道。
“看你说的,居家过日子,粗茶淡饭就行。哎,我们家小余啊,就是不会做饭,光知道吃,你可要多担待呀。”母亲张桂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妈,我会的。”李梦然含笑应城着。
在她的印象中,余良虽然很少下厨,但简单的饭还是会做的,远没有光知道吃的程度。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丰盛的年夜饭摆满了一桌,有象征年年有余的红烧鱼,寓意团圆的四喜丸子,还有热气腾腾的饺子。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父母倒上酒,余良端起酒杯,说:“爸,妈,这一年你们辛苦了,祝你们身体健康,新的一年事事顺心。”
李梦然也跟着说道:“爸,妈,感谢你们培养了小余,也谢谢你们对我们的关爱,祝你们新春快乐。”
余良的父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家人碰杯,温馨的氛围在屋内弥漫开来。
年夜饭过后,大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母亲张桂花和李梦然讨论着节目里的服装,余良和父亲余建国则对小品里的幽默桥段相互点评。笑声此起彼伏,窗外鞭炮声也响个不停,交织成一曲团圆的乐章。
大年初一清早,余良和李梦然在鞭炮声中醒来。一家人早早吃过早饭,准备去给亲戚们拜年。
母亲张桂花带着李梦然挨家挨户拜访,每到一处,亲戚们都对李梦然赞不绝口,夸余良有眼光,娶了个这么漂亮的媳妇。李梦然有些不好意思,但心中满是欢喜。
父亲余建国带着余良挨家挨户串门,余良与村子里的原来的小伙伴们都见见面,大家围坐在一起,回忆着小时候的趣事,笑声不断。
有人问余良是否还在煤矿工作,余良简单回答说“是”,然后就岔开了话题,并没有透露自己现在的工作。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三天假期很快就要结束了。
余良和李梦然准备返程的那天,母亲张桂花早早起来,煮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饺子,说:“上车饺子下车面,吃了饺子,一路平安。”
李梦然眼眶微红,她紧紧握住母亲张桂花的手说:“妈,我们走了,你和爸要好好照顾自己。”
父亲余建国则拍了拍余良的肩膀:“在城里好好工作,照顾好梦然。”
余良点点头,看着含辛茹苦的父母,不禁一阵伤感。这一去,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再回来。
出租车缓缓启动,余良和李梦然透过车窗,看着父母的身影在寒风中逐渐变小,但他们知道,父母的爱会一直陪伴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