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国防部长的副官拿着电报匆匆进来,举手向统帅举手敬礼说道,电报纸上还带着前线的硝烟气息。
“说。”统帅没好气地说,眼神冰冷地扫过副官,等待下一个坏消息。
统帅阁下,华夏铁甲军全线侵入我们的国土,我们剩余的部队正在进行顽强的阻击。”国防部长副官小声说,声音颤抖着,几乎淹没在指挥室内的死寂中,他的脸色苍白,额头渗出冷汗,显露出内心的极度恐慌。
国防部长这时候已经在心里说,完了,现在停战也没用了,五百万军队全完了,经过三轮打击的军营,能剩下几名士兵?还顽强阻击,说好听一点罢了!他闭上眼,脑中浮现出那些曾经雄壮如山的军队,如今化为废墟和硝烟,只余下零星的抵抗声在边境回荡。五百万条生命,在华夏的闪电攻势下,竟如此不堪一击,他感到一阵眩晕,仿佛整个国家都在崩塌。
“反击!反击!一定要反击!二战打到我们首都附近,我们就能够打赢,面对华夏这些纳粹分子,我们绝不能妥协!通知所有常委开会,制定反击方案!”统帅咆哮着说道,拳头狠狠砸在会议桌上,震得茶杯摇晃作响,他的眼睛血红,充满狂怒和绝望,仿佛要将所有怒火倾泻而出。会议室内的空气瞬间凝固,参谋们面面相觑,无人敢出声,只能匆忙传递命令。
华夏的反击犹如雷霆万钧,势不可挡,其威力之大,简直可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这些集群的兵营,无一不是驻扎在熊国边境五十公里范围内,宛如一头头蛰伏的巨兽,等待着被唤醒的那一刻。
当第三次轰炸来临的时候,大地都为之颤抖。刹那间,华夏的二十四个军的所有装甲力量如同沉睡已久的巨龙苏醒,从隐蔽的山谷和森林中全线杀出,向着各自的目标发起猛烈冲击。履带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股钢铁洪流所淹没。
其中一些熊国军营距离国境线仅有短短几公里,然而,在第三次轰炸过后,仅仅十几分钟的时间,华夏的铁骑便如猛虎下山一般,以风驰电掣之势冲进了已经残破不堪的熊军军营。
然而,此时的熊军军营早已面目全非,几乎找不到完整的敌人。战场上,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和燃烧的车辆,熊国士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散落一地,仿佛被一场可怕的风暴席卷而过。少数幸存的熊国士兵惊恐万状地躲在掩体后面,身体不停地颤抖着,完全失去了抵抗的勇气。
留下步兵负责清理战场后,主力部队并未停歇,他们继续如滚滚铁流一般,向着熊国的国境深处挺进,目标直指下一个熊国的集群兵营。这股钢铁洪流所过之处,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任何阻挡在他们面前的敌人都将被无情地碾碎。
徐一航占领的战略航空兵基地,在出动两拨次轰炸机后,侦察机在周边一百公里内一直没有搜索到前来支援的熊国军队,只拍到空旷的原野和零星的民用车辆。徐一航向上级请示后,将战斗机和轰炸机分成两个编队,主动向一百公里外的两个熊军装甲师进行轰炸。机群呼啸升空,引擎声撕裂长空,飞行员们神情冷峻,执行着致命任务。
这个时候,是上午八点,这两个不在一起的装甲师其实是他们的预备师,并没有进行战斗动员,他们虽说是装甲师,坦克和装甲车很少,主要以步兵为主,也可以称得上是机械师,他们是以卡车运兵为主,士兵们还在晨训或早餐中,毫无戒备。这个时间,熊国的克林姆林宫内正在进行战与不战的交锋,没有任何人通知他们是准备战斗还是怎么样,他们和平时一样,该训练还是训练,哨兵懒散地巡逻,军官在帐篷里喝着热茶。
当涂着熊国军徽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低空掠过他们军营时,他们一点警惕性都没有,士兵们甚至抬头挥手,以为是例行飞行。知道直到他们看到怪叫的战斗机发射的如犁地的子弹穿过军营,轰炸机连续不断地投下致命的航空炸弹,他们才恍然大悟,他们的空军背叛了他们,但很多人已经无法思考,惊恐的尖叫声被爆炸声淹没。他们致死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战斗机要打自己,自己的轰炸机要轰炸自己国家的军人,子弹如雨点般扫过帐篷,炸弹将卡车和装甲车炸成碎片,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当战斗机和轰炸机调头再次轰炸后,军营内只剩下残破的墙垣和熊熊燃烧的整排的坦克、装甲车和汽车,很少有军人逃脱出轰炸范围,幸存者蜷缩在废墟中,浑身是血,眼神空洞地望着天空,仿佛末日降临。
看到战斗机和轰炸机一架接着一架平稳地降落在宽阔的跑道上,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逐渐减弱,最终融入机场特有的低沉背景音中,徐一航大队长紧绷了许久的神经才真正放松下来,肩头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下意识地深吸了一口带着航空燃油和尘土味道的空气,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多年前的军事学校课堂。那时,刘铮教官站在讲台上,身姿笔挺,目光如炬,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向台下所有未来的高级军官们强调:“任何被动的防守都不如主动、精准、有效的进攻,这是我们在残酷的现代战争中生存下来、克敌制胜的关键!”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如同淬火的烙印,深深镌刻在包括徐一航在内的每一位学员心中,成为他们日后指挥行动的基石和信条。
此刻,机场上空的激战硝烟已然散去,除了几架承担警戒任务的侦察机,在基地周围一百公里半径范围内不知疲倦地轮番巡逻,于蔚蓝的天幕上划出细长而清晰的白色尾迹,其余的天空显得格外宁静。与此同时,国内紧急支援而来的陆军精锐防卫部队,已经以令人惊叹的高效接管了外围的所有关键防卫阵地。他们依托地形,迅速构筑起纵深梯次配置、火力相互支援的坚固防线,犹如一道钢铁壁垒拱卫着这座至关重要的航空基地。
连续几天高强度的敌后穿插、渗透作战,特战队员们早已体力透支、精神疲惫到了极限,许多人几乎是靠意志力在支撑。徐一航目光扫过一张张写满倦意的脸庞,没有丝毫犹豫,果断下达了命令:全员立即进入休息状态,养精蓄锐。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并非懈怠,而是作战条令中最基础、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一课——只有真正懂得休息、能够快速恢复的战士,才能在接踵而至的残酷战斗中保持充沛的精力与敏锐的判断,最大限度地避免因过度疲劳而导致的致命失误。休息,此刻就是最紧要的战斗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