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事后诸葛亮般地悠然说道:“你知道熊家为什么选中你了吧?因为你是单身,你不像在这里生活的台湾人,他们都是一家一家的,亲戚朋友多,这种声誉上的事影响的往往不是一个人,是一个家族。就算当事人觉得无所谓,整个家族也接受不了的。”
贾勇说:“不是因为录影带那件事。”
陈先生疑惑地问:“不是因为那件事,那是为了什么呢?难道还有比那件事更不堪的事情吗?”
贾勇说:“今天,她带着我去参加家族聚会。她的长辈们询问我对台湾维持现状的看法。我没有说违心的话。就这么闹掰了。”
陈先生觉得不可思议地说:“你连录影带的事情都打算忍了,你就不肯说几句违心的话吗?”
贾勇说:“这种事在我心里是原则性的事,比录影带重要多了。我说不出来违心的话。我要是能在这种事情上说出违心的话,那就不是我贾勇了。
“您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况,八九个人围着我一个人,没完没了地给我讲他们的观点,这就是给我洗脑啊。熊小姐跟我说这种家族聚会,他们每周都要搞一次,弄得跟宗教活动似的。我要是跟熊小姐结婚,每周都要接受一次这样的精神蹂躏。生活在这种阴影里。这样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陈先生善意地提醒说:“要是这样的话,你在这里就会很孤立,你想过吗?”
贾勇无可奈何地说:“事前没有想过。事后想到了也没办法了。”
陈先生发自内心地笑着说:“大道不孤,德必有临。为了这件事,我都被他们孤立了好几十年了。现在,我终于等来了另一个孤勇者贾勇。”
贾勇说:“我没有您那么丰富的经历。我现在也说不上自己是一种什么心情。我当时就是出于一种本能。您可能觉得我有点傻,不好意思说我吧。”
陈先生说:“行了,别想这些了。都过去的。你现在要把精力放在工作上。你陪考察团去北部州的这几天里,北明公司的业务照常开展。不过,你得赶紧回来了。你再不回来,我这把老骨头就要散架了。车我给你开回来了。咱俩该动一动了。”
贾勇说:“去哪里?”
陈先生说:“你怎么忘了,我跟你说过,便利店客户必须三个月面访一次。我们该去走访圣保罗周边的客户了。我们要了解客户销售情况,搜集客户反馈的意见,这样才能够防止客户流失。我们还要接触潜在的客户,把我们的销售网络进一步扩大,为新货柜的到来做好准备。”
贾勇看看时间已经很晚了。他对陈先生说:“我开车送您回家吧。明天早上,我再去您家里把您接到公司。”
在送陈先生回家的路上,贾勇发现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陈先生打起了盹。他的内心里对这个疲惫不堪的老人充满了感激之情。在今天发生的和熊小姐有关的这件事上,他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但是他确实担心过自己是不是做蠢了。
如果是因为自己做的蠢而失去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贾勇会很难原谅自己。就在他自我怀疑的时候,陈先生出现了。陈先生的话,打消了他对自己的质疑。贾勇又对自己有了信心。
在这个异国他乡的城市公路上,夜已经深了,路灯光线昏黄,贾勇紧盯着汽车大灯照耀的前方路面。车灯能够照射的范围是有限的,支撑着他坚定地向前的,是他对自己的信心。唯有信心是这黑夜中不灭的指路航灯。
就在贾勇刚刚从和熊小姐的恋爱关系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他收到了刘明英发来的一份传真。传真主要说了新的节能灯货柜的发货进展,顺便提及了季总去世后业务三部的人事变动。
在季总的建议下,韩健担任了业务三部的副经理,陈淑娜于建学去广西铅锌矿项目公司处理上市过程中的问题,他们不在北京期间,韩健主持业务三部的工作。
和熊小姐的故事结束以后,贾勇面临的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他的商务签证快要到期了,他有了再跟师父请示回国的想法。从刘明英那里得知,师父陈淑娜和于建学常驻广西,业务三部里韩健说了算后,贾勇有一种后路被断,有家不能回的感觉。
贾勇觉得很委屈。他虽然和韩健是同一批进华艺公司的,但他比韩健早半年就来公司实习了。一起入职的九个大学生外贸员对华艺公司的工作条件评头论足、说三道四的时候,他已经跟着师父陈淑娜踏踏实实地做起了业务。
工作时间不长,师父陈淑娜就让他参加广交会,独立开展工艺品出口业务,他在广交会上实现了华艺国贸公司最好的成交记录。后来,邵燕经办的陶瓷出口业务出现了问题,又是他出面救场,挽回了和叶先生的合作。
在国内锻炼了几年以后,贾勇和其他几个大学生外贸员被陆续外派常驻。在巴西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贾勇给华艺国贸公司挣了一百多万的出口利润。这样的业绩,在他们这一批大学生外贸员中无疑是出类拔萃的,如果要在他们这一批大学生外贸员中选拔干部,难道不应该首先提聘他贾勇的职务吗?
贾勇记得,当年师父陈淑娜和于建学带着陆浩去广西筹建铅锌矿项目的时候,业务三部实际上是他在主持工作。师父陈淑娜知道贾勇很在意业务三部副经理这个职务,就曾经跟季总建议过,提聘贾勇做业务三部副经理。
季总当初振振有词地说过,华艺国贸公司提聘的干部必须有海外工作经历,要为华艺国贸公司的业务开疆拓土。这在贾勇心里就是一条“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
为了这条约定,贾勇宁愿自己在国外就拿一份生活费,也要把出口利润留在国内,在业绩上远远地把其他外贸员甩开。可现在韩健别说没有海外工作经历,没有为华艺国贸公司的业务开疆拓土,他连一天外贸业务都没做过,季总怎么就推荐他做了业务三部副经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