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
门窗紧闭,气氛有些幽静的暖阁内,角落处在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青烟被一阵突如其来的脚步声搅乱。
闻声,在案牍后端坐多时的朱由校只是轻轻颔首,示意鱼贯而入的绯袍重臣们自行落座之后,便继续将目光投向手中的塘报。
随着窸窸窣窣的衣袍声响起,桌案上本就微弱的烛火也随之摇曳不定,将年轻天子阴晴不定的面容映衬的愈发深邃冷寂。
这西南的局势果然如他所料!
在黔国公沐昌柞撒手人寰之后,那些在地方上拥兵自重的土司们终是控制不住蠢蠢欲动的内心,携手起兵叛乱。
东川府,寻甸府,澄江府。
这些在平日里易守难攻的城池天堑在短短数日的时间里便先后沦陷,沦为那些土司狼兵的囊中之物。
即便不能亲临其境,但朱由校依旧可以通过塘报中冰冷的文字,体会到当地百姓的绝望以及土司狼兵肆无忌惮的疯狂。
云南汇聚了西南之精华,境内土司林立,此役对于朝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拥有上帝视角的朱由校知晓,此战的凶险程度比之三年前的\"奢氏之乱\"恐怕要强上数倍不止,但朝廷依旧要速战速决,以免陷入像原本历史上那样\"进退两难\"的境地。
众所周知,在原本的历史上,战火蔓延云贵两省的\"奢安之乱\"从天启元年爆发开始,直至崇祯十年方才宣告结束,前后共耗时十余年的时间,损耗的钱粮不计其数。
但这场兴师动众的\"奢安之乱\"除了让朝廷在西南的兵力消耗殆尽,让辽镇建奴发展壮大,其实还导致了一场发生在\"南明\"年间的动荡叛乱。
而那场叛乱的主角,便是这奏本中提及的阿迷州土司以及王弄山土司。
\"通政司的消息,尔等应该都知晓了,朕也就不再多赘述了。\"半晌,朱由校心情沉重的睁开双眼,清瘦的脸颊上写满了复杂:\"昆明可能守住?\"
云南坐落于帝国边陲,境内的土司们经历了两百余年的繁衍和传承,势力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例如国朝初年对朝廷毕恭毕敬的\"三宣六慰\"早就成为了事实上的\"国中之国\",朝廷对于云南的掌控力其实已然十分有限了。
闻听此话,兵部尚书王在晋率先起身,不假思索的拱手道:\"启禀陛下,昆明府乃云南核心,府城高不可攀,且不久便是秋收之际,城中粮草充足。\"
\"短时间内,昆明府当不至于有失。\"
尽管王在晋的声音还算淡然,但其不断起伏的胸口以及微微颤抖的手脚却是出卖了其内心的紧张。
昆明城高池深,短时间内自是不会有失,但其余的府县呢?恐怕早已是尸山血海,生灵涂炭的模样了罢。
\"王本兵所言有理,\"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朱由校将目光收回,并投向窗外的西南方向。
站在他的角度而言,他也不认为这场来势汹汹的叛乱会比原本历史上的\"奢安之乱\"以及\"沙普之乱\"会更加动荡,毕竟他已经在事前将洪承畴调任云南右布政使,又令三省总理鲁钦坐镇昆明府,填充了昆明的兵力。
另一方面,无论是东川土司禄氏,还是王弄山土司沙源,亦或者阿迷州土司普名声都不像原本历史上那样,趁着辽镇建奴异动,假借驰援辽镇的由头,取得了调兵举兵的旨意,并趁机杀害了朝廷要员,致使西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群龙无首。
\"土司势大,仅靠昆明固守不是长久之计,诸位臣工可有退敌之策?\"停顿片刻之后,朱由校清冷的声音再度于暖阁中响起。
事关军国大事,且土司狼兵已然连克多座府县,眼下极有可能已是兵临昆明府外,在场的官员纵然心中有所想法,却也不敢贸然宣之于口,只是沉默不语的交换着眼神。
见状,兵部尚书王在晋只能再度起身,拱手道:\"陛下洞悉千里,提前令京营将士赶赴西南坐镇,眼下已然越过湖广,进入四川境内。\"
\"京营将士骁勇善战,必然可击溃土司狼兵,令西南转危为安。\"
哎。
一声长叹过后,朱由校颇有些无可奈何的点了点头,为今之计似乎也只能指望自己麾下的京营将士了。
\"启禀陛下,\"像是突然想到什么似的,一直沉默不语的督查院左都御史张问达突然有些癫狂的起身拱手道:\"曲靖府乃云贵川三省门户,自古以来便是由川贵入滇的首选,但如今鲁总理移驻昆明府,老臣只怕那贵州土司暗藏祸心呐。\"
嗯?
待到左都御史将心中所想宣之于口,案牍后的朱由校不由得朝其投去了一个诧异的眼神,脸上流露出些许意外。
自\"东林党\"失势之后,这张问达便逐渐变得沉默寡言起来,平日里少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遑论似这等军国大事。
不过这一次,张问达的的确确触碰到了问题的关键。
贵州土司,或者直接说水西宣慰同知安邦彦,在本质上与已是正式起兵造反称王的普名声等人并没有多大区别,都是一丘之貉。
朝廷确实不能放松警惕。
\"张爱卿所言甚是,\"在张问达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注视下,朱由校朝其投去了一个赞赏的眼神,并凝眉询问道:\"京营将士由曲靖府入滇,势必要经过水西安氏的地盘。\"
\"这水西安氏,可不是易与之辈。\"
因为在场的朝臣们大多都经历过三年前的\"奢氏之乱\",故此对于水西安氏在贵州当地拥有何等恐怖的影响力及势力,均是有着清楚的认知。
毫不夸张的说,这水西安氏的势力,怕是要比东川禄氏,王弄山沙氏,阿迷州普氏三家土司加起来还要恐怖。
而且对贵州巡抚和云南巡抚呈递进京的塘报仔细分析,这水西安氏极有可能已经涉事其中,毕竟随同东川禄氏造反的乌撒府土官便是安氏族人。
不仅如此,矗立于昆明府正北方向的寻甸府虽是在嘉靖年间便被改土归流,但境内仍有土司存在。
若是对这些土司追根溯源便会发现,这些土司的祖上,似乎也是出身水西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