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率东魏大军追击西魏溃军,从邙山追到陕州时,驻军休整。
陕州往西70里是弘农,弘农往西20里就是潼关。
过了潼关再无要塞,前面就是关中,长安城就在那里。
行台郎中封子绘是封隆之之子,他对高欢建言道:“当年,大丞相曹操拿下汉中后,没有一鼓作气平定巴蜀,以致让刘备在成都做大,曹丞相抱憾终身。高王您现在可不要步曹丞相后尘,止步潼关。务必进军长安,擒获宇文泰呀!”
高欢对封子绘的建议深以为然,于是立即召集将领们开会,商定下步军事行动。
这时候,高欢薄待高傲曹,高澄侮辱高慎的恶果,已经发酵,开始出现副作用。
汉人将领不消说,就连鲜卑族将军们,也开始思考高欢之后、高澄接班时的去路。
有一种思潮在高欢旧部老将中蔓延:灭了宇文泰,高澄掌权后,追随高欢的老将们,大多数人必定会过上屈辱的日子。
因为,高澄的能力不亚于高欢,行事作风比高欢狠辣,委用武将文臣则是另起炉灶。
于是,这些将领们都表示军队人疲马乏,攻打潼关、进入关中的成功机会不大。
只有一人与将军们唱反调,力主继续西进、直取关中。
这个人就是相府功曹陈元康。他是高澄极力拉拢的人,已是高澄左膀右臂之一。
但是武将们都不附和他。
彭乐一向大大咧咧,召开军事会议时总是信口开河,无一例外高喊打打杀杀。
这次却一反常态、一言不发。
因为他的脑子里,“兔死狗烹”这个词萦绕其间,挥之不去。
宇文泰不能死!宇文泰死了,自己这只老狗多半会成狗肉煲。彭乐这样想着。
高欢见他这样,以为他是被自己拿刀摁在地上拍打脸面后,变得谨慎了,也就没当回事。
高欢这人,一向待人以宽。与敢于冒险的宇文泰相比,他的优点是谨慎、稳重,缺点是过于谨慎和稳重。
他见武将们众口一词,都不赞成进攻关中,也就没有采纳封子绘、陈元康的建议。
他命大将刘丰领6000精骑兵继续追击西魏溃军,自己率大军东撤,回归各自岗位。
刘丰的人马抵达弘农城,见到了在城头上喝酒的王思政。
几年前,王思政受命修建玉壁城,并将刺史部迁到那里,守卫西魏与东魏间的蒲坂~潼关防线。
在他的部署下,东魏军没有任何机会由那里攻入西魏。
王思政的守城护边本领,得到东、西魏两国将领们一致认可。
高慎将虎牢城献给西魏,但宇文泰认为,虎牢城位于东魏心脏地带,高慎不是合适的守将人选。
因此,宇文泰下令调王思政南下,打算让他赴任虎牢守将之职。
王思政走到弘农,遇到了败退回来的西魏军。
宇文泰临时更改决定,命王思政兼任弘农太守,留在弘农挡住东魏追兵、掩护自己逃回长安城再说。
弘农城一向只是粮草转运中心,并不是关隘。
无论是东、西部战争,还是南北大战,是否掌握弘农城,对战争走向影响不大。
所以,弘农城的城防建设水准不高,可以说很容易攻破。
王思政是先帝元修的嫡系。
过去,他被权臣高欢忌恨。
现在,宇文泰毒死了元修,对王思政也是提防多于信任。
元修死后,王思政就被支开,一会儿去平叛,一会儿拒敌,一会被派去驻守边关。
总之不让他留在首都。
现在,宇文泰让他守弘农,摆明就是当挡箭牌、替死鬼。
王思政心知肚明,但人在屋檐下,只有逆来顺受。
王思政仔细考察了弘农城城防工事,又检阅了宇文泰留给自己的人马,心中拿定了主意。
宇文泰率大军撤走后,王思政下令:军队全部进入营帐,该干嘛干嘛,不必上城墙,也不许上街;
敞开弘农城四面城门,派人轮流打扫,不得停歇;
准备好酒好菜,摆在城墙上,自己一人自斟自饮独食。
刘丰见到弘农城四门大开,无一兵一马,就几个老卒在那扫街;王思政独自在弘农城头饮酒吃菜。
刘丰着实被整不会了。
王思政用几年时间,在玉壁乡那山旮瘩,硬生生整出一座坚固堡垒玉壁城,由此断了东魏由蒲坂进攻西魏的念想。
这件事,让天下所有将领都不敢小看王思政。当然也包括刘丰。
现在,这刁毛不好好待在玉壁城,却跑到弘农城头上唱这么一曲,神嘛意思?
刘丰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将领,他仔细思考对策、计算一下得失:
下令6000骑兵开进城里,有惊无险占领弘农城。——这个结局很寻常,只是符合预期。
6000骑兵入城后,遭遇伏击,开始巷战。——巷战对骑兵十分不利。自己只有6000人,没有后援,很可能遭到重创,甚至全军覆没。
刘丰盘算之后,觉得不能冒险入城。
主要是自己的兵力不够。
分兵留部分预备队,进城的人太少,若是交战则战斗力不强;不留预备队,风险太大。
算来算去都不能入城。
刘丰记起老大高王的交代:谨慎行事,不必强求战绩,一旦感觉不妥就撤回洛阳。
算了。
王思政是东西魏两国的丧家犬,在极其艰难境遇中被磨练成了狼狗+老狐狸。
对这样的人必须小心。稍有疏忽可能万劫不复。
刘丰如此想通后,果断下令撤军。
你故弄玄虚,老子不和你玩儿。让你一脚踏空。
刘丰在回撤的路上,想到老狐狸王思政的阴谋落空,不禁朗声笑出声来。
东魏军撤走后,王思政继续在城头喝酒。
直到连派三批斥候前去查探,确定东魏军队全部离开弘农地界,进入陕州城休整,王思政这才放下了酒杯。
他几乎已酩酊大醉,趁着还有一丝清醒,他下令关闭所有城门,全城按一级战备布防。
随即,他身子滑到桌子下面,打起了呼噜。
一场战役,两次空城计,这是史籍里的记录。
王思政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宇文泰毒杀了元修后,对王思政这位元修的唯一亲信,曾多次考虑除之以绝后患。
王思政心灵通透,深知宇文泰想法。
为了博得一线生机,他曾经拿生命作赌注,来检验自己的忠诚:
有一次,宇文泰宴请群臣,席上玩“投卢”游戏。
轮到王思政时,他发下赌誓:如果上天能看见自己对宇文大行台的忠诚,则让自己掷出的骰子全是黑色,即中“卢”;反之,则说明自己对宇文大行台不够忠诚,自己立即自裁。
结果,他投掷的骰子,真的全是黑色。
宇文泰因此不好意思再杀他。
但宇文泰也并没对他放下戒备心,总是把最危险的活派给他,却又不给他配精兵强将。
这次弘农城拒敌,王思政的人马中,只有自己带来的1000人是精骑兵,其余都是老弱病残。
他只得抱着生死由命的态度,死马当活马医,整出这么一曲空城计戏码。
没想到,这样反倒吓退了东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