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舍老街像一条卧在城市心脏的青灰色长龙,粉墙黛瓦的骑楼沿着青石板路蜿蜒伸展。斑驳的砖墙爬满爬山虎,将百年光阴酿成深浅不一的绿。老字号铺面前挂着褪色的幌子,\"老茶馆\"的竹帘被穿堂风掀起,露出里头八仙桌上袅袅的茶烟。转角处的糖画摊前,老师傅执勺如笔,金黄的糖丝在青石板上游走,转眼便凝出一只振翅的蝴蝶。穿蓝布衫的阿婆挎着竹篮从巷弄深处走来,篮子里新摘的栀子花,香气混着芡实糕的甜香漫过骑楼。暮色爬上马头墙时,红灯笼次第亮起,将两侧的木雕窗花映得发烫。有人在戏台下听评弹,琵琶弦上的吴侬软语与远处油炸臭豆腐的滋滋声,在朦胧夜色里交织成网,网住了老街慢悠悠的时光。小林拐进巷子时,日头正斜斜地搁在青砖灰瓦的檐角上。青石板路被踩得发亮,缝隙里嵌着经年累月积下的苔衣,空气里浮着桐油与老木头混合的气味,还掺着隔壁糖炒栗子摊飘来的焦香。
他把自行车停在斑驳的\"理发店\"木牌下,车铃轻响惊飞了墙根打盹的麻雀。穿蓝布衫的老人坐在竹椅上择菜,见他便眯眼笑:\"新来的?\"小林点头,目光却被墙皮剥落处露出的旧海报吸引,上面的电影明星鬓角还别着珍珠发卡,在午后的光里微微发亮。
巷子深处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原是老手艺人在打制铜器。铜勺在砧子上渐渐显出身形,映得匠人额角的汗珠都成了金色。卖豆腐脑的三轮车慢悠悠晃过,铁皮桶里\"哗啦\"一声,嫩白的豆花便滑进粗瓷碗,撒上虾皮与辣油的瞬间,香气便漫过了半条街。
小林沿着墙根慢慢走,指尖拂过砖墙上孩童画的粉笔画,线条早已模糊。忽然听见头顶传来哗啦响动,抬头见穿花衣的小姑娘正趴在窗台上浇花,水珠落在他肩头,凉丝丝的。她却咯咯笑着缩了回去,只留下一串银铃似的余音。
转角处的老槐树底下,几个老人围着石桌下棋,棋子拍在木盘上的脆响惊起了叶间的蝉鸣。小林站在阴影里看了半晌,直到卖冰棍的自行车叮铃铃驶来,才惊觉日头已沉到了巷子尽头,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与青石板上的裂纹纠缠在一起,成了老街新添的一道印记。路灯在雨夜中晕开一团团昏黄的光,雨丝斜斜地织着,将柏油路浸得发亮。突然,街角的阴影里传来一阵令人牙酸的摩擦声,像是金属被硬生生撕开。我握紧了伞柄,心跳骤然加速。
那团阴影开始蠕动,缓缓“站”立起来,足有两层楼那么高。它没有清晰的轮廓,像是由无数扭曲的黑色藤蔓纠缠而成,缝隙间闪烁着猩红的光点,仿佛是无数只眼睛在黑暗中睁开。雨水落在它身上,没有发出任何声响,直接被那漆黑的“皮肤”吞噬了。
它抬起一条粗壮的、覆盖着湿滑粘液的肢体,指向天空,发出一声非人的嘶吼。那声音不像是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在我的脑海中炸开,震得我耳膜生疼,几乎站立不稳。周围的雨似乎都被这声嘶吼震慑,停顿了一瞬,然后更加狂暴地落下。
我看到它身下的地面开始龟裂,黑色的汁液从裂缝中渗出,仿佛大地也在为这怪物的出现而痛苦呻吟。它缓缓转动着庞大的身躯,那些猩红的光点扫过街道,所过之处,路灯接连爆裂,留下一片更深的黑暗。我知道,平静的夜晚结束了,真正的恐惧,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