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已和朝鲜使节朴伊生说清楚了,朝鲜国使节团以后,运白银进大雍,需守大雍律法,可保无忧。
可朝鲜国使节朴伊生似乎没当一回事,还存着侥幸心理,想着装傻充愣的蒙混过去,一直说要交两成的税银,实在是太多了。
贾环双目望着他,眼神逐步变冷,淡淡的道:“朴大人,内务府收缴两成的税银,不是与你们商议,是告知。”
“不论朝鲜藩属国是否同意,这通关的税银,大雍朝是一定要收的,差一两银子都不行。”
“此事如春去秋来,四季变化,不需要得到落叶的同意。”
听到这话后,朴伊生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至极,他瞪大了眼睛,瞪着贾环。
身边的两位武官金瑾武、金瑾文兄弟俩站起了身,怒目而视。
贾环不为所动,冷冷的道:“本官不妨将话说的明白一些,贵国这些年来,每年走私入境的白银,没有一百万两,也有几十万两了,之所以一直来,都能平安无事,可不是因为你们行事谨慎,护送得力?”
“是因为我大雍朝怜贫惜弱,纵容你等进贡来朝时,让你们也赚取一些好处。”
“朝鲜国赚了这么多年,也该知足了吧?”
贾环手执茶壶,停在半空,茶汤如一缕金线注入茶杯,声音晴朗的道:“朴大人可曾读过(易经)?”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大雍朝与朝鲜国的地位,侍从主仆。
以前,大雍朝不想收税银,是仁慈,如今要收缴税银,是应份的。
“不要妄图去做逆转天时、四季的愚人,总以为能在寒冬种出夏花,违背天时者,终将颗粒无收。”
贾环抬眸,目光清冷得如冰下的寒泉,道:“两成税银,不是索取,是给贵国一个顺应天时的机会。”
雅间内烛火摇曳,在朴伊生脸上投下明暗灭灭的光影。
“贾大人,外臣愚钝,不明白……”朴伊生声音干涩,道。
“愚钝?”
贾环缓平静的道:“去年,贵国运送回国的货物有两批,第一批是二十七车货物。第二批是三十车货物,马车载得满满当当,收获颇丰。”
“朝鲜国使节团一路北归,路途遥远,崇山峻岭,路上难免有豺狼虎豹,山匪恶霸,这路可不好走啊。”
金瑾武气道:“贾大人,你这是在威胁我们吗?”
贾环冷笑,语气带着不屑一顾的神情,道:“威胁?就凭你?”
“不是在下看不起你们,只要我大雍朝愿意,别说五十七车的货物了,你们连人带货,都走不出我大雍朝的任何一座城门。”
这话仿佛来自九幽地下一般,冷漠至极,没有丝毫的感情波动,让人不寒而栗。
贾环端起茶盏,道:“只有守规矩的人,才能得到平安,不仅商路通畅,遇到什么险阻,也会有人相助。”
“两成税银,是遵守规矩,更是保障,有了规矩,贸易与买卖才能长久。”
朴伊生定定的望着贾环,声音低沉的道:“贾大人,您的意思,外臣明白了,外臣想知道,这是你一个人的意思?还是韩王殿下,或者皇上的意思?”
唔?
还要垂死挣扎?
贾环笑了,道:“朴大人,皇上与韩王殿下,都不知此事,这都是在下一个人的意思,也是大雍朝所有臣子们的意思,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天下臣民不会容许任何人,不尊我大雍朝与皇上的。”
朴伊生沉默良久,:“贾大人,外臣明白了,外臣会派人快马加鞭,回朝鲜禀报国主,等候国主的决定。”
此时,金瑾文忽然问道:“贾大人,如果我们以后同意上缴两成税银,那……那被劫走的白银,能不能追的回来?”
贾环想都没想,立即痛快的回道:“这是大雍朝的京城,任何人犯罪了,都逃不过大雍朝律法的制裁,金大人,请放心,我们一定能追回朝鲜国使节丢失的白银。”
贾环这话,仿佛都承认了?仿佛又什么都没讲?
但是,朴伊生、金瑾武、金瑾文三人已经听得很明白了,脸上都露出了愤怒又哀怨的神情,眼睛死死地盯着贾环,哀怨的目光中,充满了无尽的委屈和不满,仿佛贾环是十恶不赦的罪人。
…………
贾环回到韩王府,向韩王殿下禀报了与朴伊生商讨的过程。
韩王高兴的道:“贾师弟,做得好,朝鲜国使节团如若识趣还好,如果他们不识趣,咱们继续跟他们玩下去。”
章童笑道:“交两成税银,能保以后通商无忧,只要不是傻子,也知道如何选择的。”
朝鲜国这事,算是做成了,韩王忽道:“今日,戴公公来找本王,说内务府供给宫里使用的龙涎香,只够使用两个月了,让内务府赶紧再采购一些。”
龙涎香与檀香、沉香、霍香、丁香、乳香,乳香的树脂香气增添层次,制作的安息香温润绵长,适合睡前熏染,助眠舒缓,还可以压制室内的其他异味。
太上皇近年来,几乎日日服药,大殿内有药气,需要经常点龙涎香制作的熏香,使用的量,大了一些。
章童道:“这龙延香,海边才有,一时间,内务府要去哪里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