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京城,天色阴沉得厉害,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屋脊,细碎的雪沫子被寒风卷着,扑打在汪府书房的窗纸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屋内,上好的银霜炭在紫铜盆里烧得正旺,驱散了寒意,却驱不散那股子凝重的气氛。
身材略显肥胖的兵部尚书汪文静,穿着深青色的常服,坐在太师椅上,指尖正无意识地摩挲着一只温润的玉扳指。
对面,贾雨村端着茶杯,目光落在氤氲的热气上,似乎有些出神。
王子腾则挺直了腰板坐着,武将的威仪在不经意间流露,眉头微锁,显是心中有事。
顺天府的学政莫信坐在下首的位置,姿态最为恭谨,双手放在膝上,眼观鼻,鼻观心,正四品是书房内官阶最低的。
“楚王的意思,诸位都清楚了?”汪文静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在寂静的书房里异常清晰,“八公之一缮国公石家,石光珠在这个月底,守孝期就满了,如今,他虽是袭着伯爵,但终究是个空爵,没有实权。楚王殿下怜惜石光珠是八公之后,意欲为他谋一个实缺,最好是…能领兵的实职将领。”
贾雨村缓缓放下茶杯,瓷底与紫檀木桌面接触,发出轻微的“嗒”声。“石光珠今年四十五,正当壮年,还是功臣之后,石家的军中故旧,不知能有不少人支持他?”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这领兵的实权职位,非同小可,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他虽有爵位在身,毕竟未曾经历战阵,骤然授予重任,恐怕难以服众,也容易招致物议。”
王子腾心中暗自不满,自己还在,资历也比石光珠深,楚王不应该全力推荐自己拿兵权吗?
王子腾神色冷淡,道:“雨村兄所言不差。军中最重资历战功,石光珠虽是伯爵,寸功未立,就想掌兵?即便楚王殿下抬举,兵部、五军都督府那边,也未必通得过。更何况,”他压低了声音,“如今西北不稳,九边重镇,哪个位置不是要害?一旦有失,举荐之人也脱不了干系。”
汪文静轻轻咳嗽一声,插言道:“王兄与贾兄,所虑极是。不过,楚王既然吩咐下来,我等自当竭力周全。下官愚见,或许…不必一开始就谋求领军主将,先从副将入手,既全了楚王殿下的爱才之心,也不至于太过惹眼,阻力会小许多。”
贾雨村微微颌首,望着窗外愈加密集的雪幕,“汪兄此言甚是。西北蒙古那边,野心勃勃,与我大雍迟早有一战,九边重镇想办法安插一位副将协防,倒也不太难。石光珠祖上便是以军功封爵,他去西北,也算是子承父业,延续门风。”
汪文静苦笑道:“贾兄,适才是我没说清楚,楚王是想让石光珠留在京城领兵,………。”
嘶!!!!!
汪文静话没说尽,但在场的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
楚王系在京城有冯唐领近一万精兵了,京城内还有多个中层武将,是亲近楚王系的人。
再添一位开国八公之后的领兵大将,楚王这是要干什么?
王子腾沉吟片刻,道:“汪兄,若只是给石光珠谋一个驻外军中将领之位,操作起来,还容易一些,王某在西北军中还有两位相熟的将领,相互照应一二,楚王要留石光珠在京城领军?这恐怕不易………”
汪文静苦笑道:“楚王的意思,石家以前不是咱们的人,趁皇上还不知石光珠投靠了楚王府,这次举荐石光珠,咱们的人不用出面,让其他人帮我们推他上位。”
王子腾、贾雨村、莫信面面相觑,这种事,让外人帮举荐?
要欠多大的人情?
况且,石家倒向楚王的事,能瞒多久?以后被皇上知道,说不得也要秋后算账。
汪文静转过身,从袖中取出一封没有署名的信函,轻轻放在桌上:“兵部武选司那边,楚王已经打过招呼了。至于其他的关系…”他的目光落在王子腾身上,语气平淡无波,“荣国府那边,能不能请贾政动用贾家在军中的故旧关系?”
借其他势力来推石光珠上位,还算计上了贾家。
王子腾面色微微一僵,上次朝堂竞争外族骑兵新军,贾政也没支持自己,哪有把握,去说服贾荣国府去支持石光珠?
(这几日头疼了,只有这些,抱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