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长辈女眷看着呢,李斯文怎么可能会让孙紫苏牵马引路,干净利落的翻身落地。
右手牵住孙紫苏温软的指尖,左手攥着缰绳,压低声音凑到她耳边问道:
“你们这...是玩的是哪出,怎么还全家老小一起出动?”
当温热的气息拂过耳廓,孙紫苏只觉得耳尖发烫,晃了晃与他十指相扣的手,指尖在他掌心轻轻画着圈,笑吟吟的调侃道:
“怎么,咱们的蓝天县公征战沙场,以弱胜强拒敌关外,如此彪悍功勋,还不允许家里敲锣打鼓的庆祝一番?”
说话时,眼波流转,秋眸里满是藏不住的喜欢。
庆祝归庆祝,可这...是不是有点太张扬了些?
李斯文看着孙紫苏秋眸眼底的闪烁笑意,还有身旁的李玉珑那副与有荣焉的骄傲模样。
这丫头下巴扬得几乎与地面平行,就好像立了大功的是她自己一样。
还有一众侍女们,鬓角也都别上了喜庆的当季红绒花...
终究是无奈的叹了口气,还能怎么办,都是自家人,宠着呗。
强忍着浑身的不自在,领着孙紫苏一一见过父老乡亲,接受街坊邻居们的道贺。
“小二郎这次可是立了大功啊!”
在大街上卖了十来年胡饼,为大唐养出了四位军伍校尉的阿婶,举着刚出炉的胡饼就挤了过来,满脸堆笑:
“前儿个我家那口子还说,要是能沾沾公子的喜气,来年准能再生个大胖小子!”
“可不是嘛,咱们朱雀大街就没出过这么年轻的勋公!”
开绸缎铺的掌柜也凑上前,手里还攥着两匹蜀锦,料子光鲜亮丽,一看就是刚上市不久的上等货:
“这是小老儿的一点心意,知道婉娘小姐素来喜爱这蜀锦,今天就送给公子和夫人做两身新衣裳!”
阿婶的男人,这位胖掌柜,卖糖人的阿伯...
李斯文放眼望去,第一批前来道贺的这些,大多是当年跟着他爹打天下的那群人,或是家眷。
只得是一一拱手回应,脸上的笑容略显僵硬却不失礼貌,心里总算真切体会到什么叫‘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司马迁诚不欺我!
玉立一旁,看着他这副手足无措的模样,孙紫苏眼底的笑意更浓,悄悄用指尖捏了捏他的掌心。
像是在安抚自己的紧张,又像是在鼓励他接受这份赞誉,但更多的...李斯文估摸着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李玉珑更是得意,早就蹦蹦跳跳的在人群中穿来穿去,给各位相熟的长辈们行礼问安,银铃般的清脆笑声悠悠不绝。
家仆们也各司其职,或是给围观孩童分发喜糖,或是接过老前辈们送来的贺礼,或是指挥杂役往门楣挂上红绸...
既不能冷落了这些街坊邻居,也不让自家公子小姐受了冲撞,可谓是手忙脚乱,但也热闹非凡。
让李斯文深感意外的是,他所料想的酸言酸语,或是言不由衷的敷衍贺词,始终都没有出现。
这些左邻右舍,父老乡亲,只是兴高采烈的齐齐高呼,大加赞颂。
俗气点的像什么英雄出少年,后浪推前浪,文雅些的则是些龙驹凤雏,英姿勃发的赞词。
听得李斯文一行人是汗颜不止,连番摆手不敢当。
这些人每家每户都几代从军,家里男丁更是远近闻名的良家子,大唐铁血雄师的根基。
也没听说哪次打了胜仗,谁家会庆祝的如此张扬。
若不表现的谦虚些,只会平白惹来非议,所以,李斯文的每次躬身拱手都格外郑重。
一路走来一路拱手道谢,他脸都快笑僵了。
等自家大门近在咫尺,趁着众人不注意,李斯文身子一矮,紧忙钻进了侍女行列里。
等身影再次出现,已经头也不回的走进了门槛,像是在被什么洪水猛兽追杀那般。
见正主被夸得害臊,一溜烟就不见了踪影,街坊邻居们善意的打趣两句后,便纷纷散开。
但也没各回各家,而是三三两两的聚到各处角落,继续愤慨激昂。
今天赶上喜庆日子,老兄弟们又纷纷聚了齐,可不能就这样放跑喽,必须喝几盅!
“都说女大十八变,我看这小李二也差不多是这个理。”
阿婶收拾着胡饼吊炉,也不忘帮这群大老爷们打开话匣子:“前些日子还听说,小李二去芙蓉园里打架斗殴。
结果一不留神就成了战功赫赫的小将军,联合秦帅援军斩杀敌军数万,真是后生可畏。”
一个穿着短打的汉子搬来几个长凳,示意老兄弟们纷纷坐下,顺带接话道:
“哈哈,这有啥好震惊的,咱们这条街上别的不多,就是纨绔大少年年都有。
可再等几年,这群嬉笑打闹的小不点,就成了咱们高攀不起的大人物咯!
就是有一点不好,咱们这位小二郎虽说战绩可怖,但说到底还是个小年轻,面子太薄,被夸两句都受得了了。”
布衣打扮的小贩收拾着摊位上的零碎物件,随口和身边人笑谈:
“谁说不是呢,刚才看小公爷脸红耳赤的模样,活脱脱一个大姑娘,比起当年可差远喽!”
一位青袍老朽捻须轻笑,点头接下话茬:
“是极是极,当年李二郎遛狗撵鸡的画面,至今老夫仍历历在目,那可是把左半张脸贴到了右半张脸。”
“老丈,此话怎讲?”
众人琢磨着这两句,听着新鲜但有些不明所以,好奇追问。
“一半不要脸,一半二皮脸!”
青袍老朽捋着胡须,说得一本正经,惹得周围人都是忍俊不禁。
“...”
众人里,唯有布衣小贩目瞪口呆。
自打这位小公爷改头换面以来,罕有人再如此大胆,敢当众讥笑李斯文当年的糗事,尤其是在曹国公府门口。
嬉笑怒骂间将众纨绔当做谈资,那是人之常情。
可当街议论当朝勋公,夸赞还行,若是诋毁还被当事人听了去,那纯粹是自找无妄之灾。
可当扭头望去,却见这位青袍老者,慢慢悠悠的走向国公府大门,然后被侍女家仆恭敬的迎了进去。
哦,怪不得,感情这位老丈是国公府贵客,小公爷的长辈。
那没事了,这语气确实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