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8章收留之地
苏北上去找领队的掌柜,说自己想搭个顺风车,去京城找亲戚,愿意帮着干活抵路费。
掌柜是个胖圆脸的中年人,打量了他几眼,见他身材结实,不像坏人,又看在他愿意干活的份上,就点了点头:“行,跟车走吧,别惹事。”
苏北赶紧道谢,找了辆装着布匹的马车,帮着伙计把最后几捆布搬上去。
车队出发时,他特意看了眼镇口,果然有两个黑衣人在盘查进出的人,幸好他们没注意到混在伙计里的自己。
马车摇摇晃晃地往前走,苏北坐在车辕上,假装看风景,眼睛却一直在留意周围的动静。
商队的伙计们闲聊着,说的都是最近的行情,哪个地方的布料好卖,哪个关口的税吏黑心肠。苏北偶尔插句话,打听些京城的事。
“要说京城最近最热闹的,就是吏部李大人了。”一个络腮胡的伙计唾沫横飞地说,“听说他侄子在边境立了大功,杀了个什么异兽,陛下都要嘉奖呢!”
另一个伙计撇嘴:“什么侄子,我听说是个远房亲戚,以前就是个地痞,哪会打仗?我看啊,多半是冒领的功。”
“你小声点!”络腮胡伙计赶紧打断他,“李大人现在正得势,听说连禁军都有他的人,这话要是传到他耳朵里,有你好果子吃!”
苏北心里一沉。果然,李嵩已经开始给自己脸上贴金了,连“杀异兽”的功劳都安到了自己亲戚头上。
看来他是算准了自己活不到京城,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造假。
他又想起王奎。那个被自己抓住的蠢货,现在多半已经被灭口了,就算没死,也会被李嵩说成是“畏罪潜逃”。
到时候死无对证,李嵩就能把这功劳稳稳当当揣进怀里。
“那李大人就没人敢惹吗?”苏北故意装作好奇地问。
“怎么没人敢?”络腮胡伙计压低了声音,“听说御史台的王大人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好几次想参他,都被压了下来。毕竟李大人背后有……”
他没说完,只是朝天上指了指,意思不言而喻。
苏北心里更清楚了。李嵩背后有人撑腰,而且是能压得住御史台的人物。
这就更不能轻举妄动了。要是直接冲进宫里告御状,说不定没见到皇帝,就先被安个“冲撞圣驾”的罪名拖出去斩了。
他得等。等一个合适的机会,找一个能把消息递到皇帝跟前、又不会被李嵩拦截的人。
那个军械库的赵老上司或许可以,但得想办法联系上他,还不能让李嵩的人发现。
商队走得慢,傍晚时分才到下一个驿站。
苏北帮着卸了货,又去水井边打水,假装不小心把水桶掉在了地上,溅了旁边一个穿青布衫的年轻人一身水。
“对不住,对不住!”苏北赶紧道歉,手忙脚乱地帮他擦衣服。
年轻人皱着眉,刚想发作,却看到苏北悄悄塞过来一个小纸团,上面用炭笔写着“赵参军府”三个字。这是他和赵老上司以前在军中约定的暗号,遇到急事时用的。
年轻人愣了一下,随即不动声色地把纸团揣进怀里,瞪了苏北一眼:“下次小心点!”说完转身就走。
苏北松了口气。这年轻人是驿站的文书,刚才听商队伙计说他是京城来的,要回驿站交差。
看他的反应,应该是赵老上司的人。自己刚才在镇上买了些笔墨,写了张纸条,说有紧急军务找赵参军,没想到真能遇上认识暗号的人。
接下来的几天,苏北跟着商队慢慢往京城走。路上没再遇到黑衣人,大概是李嵩的人以为他已经死在落马坡了,或者被打散了,放松了警惕。
他每天帮着商队干活,装货、卸货、喂马,晚上就睡在马车底下,日子过得倒也安稳。只是心里那根弦一直绷着,总觉得李嵩不会这么轻易放过自己。
第五天傍晚,商队终于到了京城外的十里坡。远远能看到高大的城墙,城门口的士兵穿着鲜亮的铠甲,往来的行人络绎不绝。
“前面就是京城了,你从这儿下去吧。”胖掌柜对苏北说,“进城的规矩多,你一个外乡人,最好先找个客栈住下,别乱闯。”
苏北谢过掌柜,下了马车。看着商队慢慢消失在进城的人群里,他深吸了一口气。京城到了,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得走得小心翼翼。
他没直接进城,而是在城外找了个破庙躲了起来。
天黑后,才借着夜色的掩护,绕到城墙的偏僻处。
这里的守卫相对松些,他深吸一口气,运起轮回诀,身体像狸猫一样灵巧地爬上城墙,落在了城内的一条小巷里。
落地时脚步很轻,没惊动巡逻的士兵。他辨了辨方向,朝着赵老上司住的西城区走去。那里多是些老军营和小官的府邸,相对不那么扎眼。
走到一条胡同口,突然看到白天那个驿站的文书正站在一棵老槐树下,假装看蚂蚁。苏北走过去,低声问:“赵参军在吗?”
文书点点头,递给她一个包袱:“大人在府里等你。换上这身衣服,跟我来。”
包袱里是一身青色的仆役衣服,很合身。
苏北赶紧换上,跟着文书穿过几条胡同,来到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前。院门紧闭,门口连个守卫都没有,看起来就像普通人家。
文书敲了敲门,低声说了句:“送柴火的。”
门开了条缝,一个老管家探出头,看到是他们,才把门打开。“大人在正屋等着呢。”
苏北跟着老管家走进院子,院子不大,种着几棵枣树,墙角堆着些劈好的柴火,看起来确实像个普通的小官府邸。
正屋里亮着灯,一个穿着便服的中年人正坐在桌前看书,头发有些花白,背却挺得笔直。
看到苏北进来,他放下书,眼圈一下子红了:“小苏,你可算来了。”
正是赵老上司。
苏北赶紧行礼:“赵大人,属下……”
“快别叫大人了,”赵老上司摆摆手,示意他坐下,“这里不是军中,叫我赵叔就行。你在落马坡遇袭的事,我已经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