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到2025年,是华夏电影工业的升级期。
2001年,不管是对华夏经济来说,还是对华夏电影行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节点。
因为这一年,华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对整个华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对于华夏电影行业来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既意味着允许西方资本公司更多地参与华夏电影市场的投资和分销,又意味着华夏电影企业走向世界、开拓国际市场,由此促进了电影文化的交流、电影人才的流动 。
在影视作品方面,这既意味着由于国际合作拍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华夏影片采用国际化制作标准,又意味着华夏影片有更多的机会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及参加国际电影节扩大其影响。
不仅意味着华夏电影工业的发展受到世界电影工业总体格局的影响,而且意味着华夏电影工业开始作为世界电影工业的组成部分发挥作用。
华夏政府主管部门只能通过进口影片配额制、税收优惠和专项资金扶持等措施,提升国产电影占比。
加入世贸组织后,华夏已经基本实现了从电影事业向电影产业的转型。
从此开始,华夏电影从业人员的任务是保证电影产业在市场化运作的条件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外,荷里活以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滚滚而来。
在内,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解放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产品的供给空前丰富。通过工业化提高产能,借助技术驱动凸显电影的奇观特色,与其他文化产品进行错位竞争,便是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的解决方案。
在此基础上,电影的工业属性逐渐受到重视,电影工业体系建设成为当务之急,智能化成为重要的创新点。
受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国际上电影的定位由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或娱乐产业向信息产业转变,大量涉及业务包括软件开发、文化传媒、网络运营等在内的公司开始进入电影行业。
与此同时,因为智能手机、网络技术等的发展,电影消费者从影院观众向网络和手机用户拓展。
人工智能崭露头角,开始作为“准主体”充当电影领域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中介。
华夏电影基地朝着数字化、大型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电影生产者队伍不断壮大,跨地域、跨学科、跨国界的协作日益广泛。
得益于电子设备的发展,各种嵌入设备如内置芯片的数字摄像机、数字放映机等开始进入电影生产领域,受此影响,华夏电影行业不仅出品了大制作的院线电影,同时生产了大批网络电影,而且后者的数量逐渐超过前者,在 2016 年达到高峰,此后从“野蛮增长”转向精品化生产。
同时,华夏电影行业的制作技术也得到了提升。
电影制作的主要技术方式由实景拍摄为主向虚拟拍摄为主转变,比如《流浪地球》系列片大量运用虚拟拍摄技术。
电影发行的主要渠道由院线向流媒体平台转变,电影消费的主要方式由影院观影向在线点播转变。
这一时期,“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华夏电影工业面临着如何实现内外循环相统一的考验。
本土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实施全球化布局,其中包括通过海外并购与发行进入国际电影市场。
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技术迅速发展,为华夏电影工业体系的开拓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很多电影公司非常重视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同时也有很多电影爱好者利用大模型制作短视频,为华夏电影行业储备了的强大后备军。
在前面取得进步的基础上,到了2025年,华夏电影工业已经开始向重工业化迈进,其核心特征表现为技术革新与产业体系升级的双重驱动,主要趋势包括技术驱动的工业化升级、标准化生产体系构建、文化Ip与科技融合、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技术驱动的工业化升级方面,华夏电影行业中虚拟制片、AI分线发行等前沿技术已深度融入生产全流程。以《流浪地球2》为例,通过虚拟化制作平台实现特效效率提升50%以上?,而《哪吒2》1900个特效镜头的制作则展现了全国产业链协同能力?。
激光放映、LEd电影屏等设备普及使单银幕产出效率提升30%?。
标准化生产体系构建方面,工业化正推动从\"作坊式\"向\"标准化\"流程转型。
比如电影《封神》剧组通过细化演员培训、场景搭建等管理制度,验证了科学化制片模式的有效性?。
行业逐渐形成可执行的技术标准,如《战狼2》联合21家公司建立的工业化协作模板?。
文化Ip与科技融合方面,传统文化Ip的现代化重构成为新的增长点。
《哪吒2》将神话内核与当代价值观结合,全球票房跻身动画电影前三?,而《长安的荔枝》等作品则通过\"电影+文旅\"模式拓展产业边界?,都成为了新的业务发展方向。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方面,华夏官方出台了《\"十四五\"华夏电影发展规划》,其中明确2025年银幕数突破10万块目标?,8K影院示范工程已在30城落地,政策对电影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着。
同时,在市场方面,观众审美升级倒逼内容创新,2025年暑期档49%的上座率显示市场对高质量作品的渴求?。
华夏电影要真正走向世界,不能仅靠技术模仿,而必须建立自主创新的工业体系。华夏电影的工业化进程,始终伴随着对“技术自主权”的追求。
所以,华夏电影行业仍应继续着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求在虚拟拍摄、实时渲染以及AI辅助制作等前沿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同时完善电影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起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