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从案头堆叠的卷宗里抽出定海军的军籍册,泛黄的纸页边缘已被无数次翻阅磨出毛边。
他指尖划过 “军职” 一栏,眉头微蹙着道:“大帅您看,定海军现有五万将士,可这文书幕府却空得厉害。”
他用朱笔在 “护军将军”“领军将军”“骁骑将军” 等几个空缺职位上圈了圈。
“杨六郎、杨五郎都是冲锋陷阵的猛将,阵前厮杀没话说。”
“可营中粮草调度、军情传递、军械登记这些文书活计,总得有个细心人打理。”
“这几个佐官职位空着,时间长了难免出纰漏。”
烛火在军籍册上跳动,映得 “五万” 这个数字格外醒目。
裴元峥指尖在案上轻叩,目光落在“文书佐官”一行的空白处,忽然开口。
“你觉得寇准如何?”
狄仁杰抬眼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俯身从六部官员名册里翻出寇准的卷宗。
指尖点着“兵部主事”四个字,“大帅说的是那位在兵部职方司管军情文书的寇准?”
“此人我有印象,去年核查洛阳周边军粮文书时,他把账册理得清清楚楚,是个心思缜密的,可......”
“可主事只是微末小官,直接调去五万人的大军做将军,实在不妥吧。”
裴元峥接过话茬,语气里带着了然的笑意,“我知道你的顾虑。”
“定海军是将来渡江南下的主力,佐官的台阶不能乱,否则底下将士难免有怨言。”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朝中诸多大臣合力新编制的《军中官制》。
“让他先去做定海军行军参军,正七品,专管文书幕府。”
“这职位虽非统兵要职,却能直接参与军机谋划,正好让他熟悉军中事务,也合军中佐官的规制。”
狄仁杰摩挲着下巴思忖片刻,恍然道:“大帅这安排妥帖!”
“行军参军本就是军中核心佐官,掌‘承上启下、文书综理、军务参谋’之职,正好衔接他在兵部的文书经验。”
他想起寇准在兵部时的作为,眼底泛起赞许。
“寇准在兵部职方司时,曾把历年边军战报按‘敌我态势’、‘粮草消耗’、‘胜负诱因’分类归档,编了厚厚十册《边情要略》。”
“连老吏都赞他‘案无留牍、析理精当’。”
“这份细心和条理性放到定海军,正好补了杨家兄弟不善文牍的短板。”
裴元峥望着案上的军籍册,眼底泛起欣慰的暖意。
“杨家兄弟是将门之后,这俩小子承了家风,带出来的兵嗷嗷叫。”
“告诉他们,一定要把定海军带好了,以后有类似寇准这类人才,本帅也一定优先考虑定海军。”
狄仁杰连连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账册边角,沉声道。
“大帅放心,这话我定当遣亲信快马送达晋阳,让王都督与将士们都知晓您的心意。”
话音刚落,他眉头又蹙成个川字,指尖在案几上轻轻叩了叩,忧心道。
“只是如此一来,镇山军一下子少了两员大将,王都督麾下怕是要人手吃紧。”
裴元峥指尖轻捻着窗棂上的冰花,忽然眼中一亮,“罗成也该升一升了。”
陈平当即附和:“正是!那白袍小将在晋阳城下一枪挑落守将,又生擒薛万均,这等战功足以服众。”
“升他为镇山军中郎将,从三品。”
裴元峥转过身,又道:“至于其余三员副将的人选,倒需细细斟酌。”
“这样吧,传我令让王猛先报几个名字上来,朝中也筛拣出几个人选,镇山军和定海军各有三个副将空缺,三个月内务必填满。”
他抬手看了看漏刻,铜壶滴漏已近子时,便挥了挥手。
“这没注意,都已经这么晚了。”
“今夜已深,你们且回去歇息,此事明日再议吧。”
狄仁杰正收拾着散落的账册,忽然停下手,抬头望向裴元峥。
“大帅,新定的爵位制度,是否该昭告天下?”
“也好让天下人都知道,您向来重实功、轻虚名。”
“自然要昭告。”
裴元峥缓步走到窗前,抬手推开半扇窗。
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已停了,一轮圆月正从云层中挣脱出来。
清辉如练,将洛阳城的街巷照得如同铺了层碎银。
远处皇城的琉璃瓦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他望着那片剪影,声音陡然转沉。
“不仅要昭告,还要在诏书上写明:凡有功于国者,无论出身贵贱、门第高低,皆可凭功封爵。”
“凡所封食邑,皆是实封,赋税归其所有。”
月光落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映得眸中星火灼灼。
“我要让天下将士都明白,跟着我裴元峥,他们流的每一滴汗、洒的每一滴血,都绝不会白白付出。”
狄仁杰躬身应道:“臣明日一早就拟旨,连同此次的封赏诏书一同发出。”
他顿了顿,终究还是忍不住迟疑道,“只是......此次爵分九级,从公到男层层递进,会不会有人觉得太过严苛?”
“毕竟先帝之时,公爵侯爵之位几乎随处可见,这般收紧,怕是会引来非议。”
“严苛才好。”
裴元峥猛地转过身,目光如寒刃般锐利。
“若是爵位像深秋的落叶般随处可见,像街边的顽石般唾手可得,谁还会真心珍惜?”
“我就是要让‘男爵’都成为将士们踮起脚尖才能触碰的荣耀,让每一级爵位都浸透着血汗与功勋,这样才配得上‘爵’字的分量!”
狄仁杰望着他眼中跳动的火焰,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深深躬身领命,“臣明白了。”
窗外的月光愈发清亮,将洛阳城的积雪映照得如同白昼。
街巷里偶有巡夜士兵的甲叶轻响,混着远处更夫的梆子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洛阳的暖意,正顺着那封封赏令,沿着冰封的驿道悄然蔓延。
驿卒快马加鞭,马蹄踏碎积雪的声响里,藏着新爵位制度的惊雷 。
九级分封,实封食邑,有功即赏,不问出身。
这道诏书如同投入寒潭的石子,将在天下将士心中激起千层浪。
一场关于爵位的改革,一场关于人心的争夺,就在这个风雪交加的冬夜,于无声处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