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祸发生后的第二天。
上午九点,杨东带着几个扫黑组成员,坐车赶到车祸现场。
昨天跟姜卓民聊完之后,姜卓民答应让他们扫黑组参与案件调查。
这不,今天过来就是为了调查的。
省公安厅负责这起案件的同志们,已经等候多时了。
“给你们介绍一下!”
“这位是北春市扫黑除恶工作组的组长杨东同志。”
“这二位都是市扫黑组的副组长,以及个别组员。”
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副总队长季红祥,此刻介绍着杨东和扫黑组。
为的是给前面这几个老刑警介绍。
这几个老刑警,包括他季红祥,就是负责车祸这起案件调查工作的。
当时的证据也都是他们找到的,分析也是他们分析的。
从头到尾,主力军都是他们。
为什么选择他们破案?
因为他们的经验非常的丰富,这就是理由,他们都是老刑警了,工作的时间,可能比杨东的年纪都长。
“今天扫黑组是来加入我们省厅破案组的,为的是找出新的证据,来证明肇事司机是否知晓全情。”
“这也是扫黑组的组长杨东同志特意提出来的要求,咱们姜省长让我们好好配合。”
“姜省长要求我们不得遗漏任何证据,必须把案子砸死砸实,吃透。”
下几个破案组的老同志,彼此对视一眼,眼中满是不善,以及对杨东的不屑和憎恶。
他们可不管你有没有背景,是不是领导。
但是在破案这一块,杨东怀疑他们,就是最大的禁忌。
他们办案的时间都有二十多年,甚至三十多年,你杨东一个三十岁刚出头的也配质疑我们?
“杨组长,不知道您有什么高见啊?”
“跟我们说说吧,我们这帮子老刑警早就思维落后了,也是时候补充新想法,新思路了。”
季红祥介绍话和客套话都说了,立马就笑涔涔的问杨东,故意刁难。
他的态度很明显,就是刁难。
你一个连公安都不是的小子,也配提出质疑?
行,既然你有想法,那就听听你的‘高见’
此刻的争执已经跟级别无关了,杨东就算是正厅级领导,也不能如此怀疑他们的办案经验。
“季队,我并不是怀疑你们,你们也没必要用这种态度对待。”
“我们双方其实想的都一样,就是把案子推进砸实,是吧?别出现错误。”
“我也是这个想法,所以我才跟姜省长提出了意见。”
“我们谁都别生气,一切按照证据来说话,可以吧?”
杨东开口朝着季红祥出声示意。
季红祥闻言也找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毕竟杨东说的也都是大实话,于是点了点头道:“那就请杨组长找证据吧。”
“如果能找到新的证据,证明我们省厅的办案思路是错的,我们会心甘情愿的承认错误,并且全力配合你们扫黑组的工作。”
“可要是你们找不出这个新证据来反驳我们省公安厅的结论,那就请杨组长给我们道歉。”
杨东闻言,想都不想的点头:“好,我答应你们。”
这本来就正常,而且很公平。
如果自己能找出新证据的话,对方是一定会改正错误。
但如果没有新证据,自己就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毕竟这的确涉及到质疑省公安厅,对这几位老同志的确不友善。
所以杨东答应了下来。
“那就分开行动吧。”
季红祥闻言点头朝着杨东示意一句,然后转身带着几个省厅刑警总队的警察离开。
分组就是自己查自己的,谁也别打扰谁。
杨东也不在意这几个老刑警的态度,毕竟自己是质疑他们,不可能指望对方露出笑脸。
而且时间和精力都要放在办案上面,才是正途。
“虎子,你带武刚和卫青。”
“我跟双全还有海峰。”
“咱们分两组,去扩大证据链。”
杨东朝着蒋虎开口示意道,由蒋虎带一队,自己带一队,各自去找。
“好。”
蒋虎点了点头,然后带着武刚与卫青离开。
“你俩跟我走。”
杨东看了眼侯双全和齐海峰,示意道。
两个人都跟在杨东身后,杨东去哪,他们就去哪。
“你好大爷,你知不知道昨天的车祸,您看到了吗?您认识货车司机吗?”
“这位阿姨,您见过肇事司机吗?之前接触过吗?”
杨东带着两个人,一路的问下去,碰到人就问,谁都不错过。
问了十分钟之后,也没有问到有用的东西。
但是杨东并不意外,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是正常的。
如果很容易就能找出新证据,岂不是说明省公安厅的同志不行?连这么简单证据都不知道。
杨东已经抱着失败一天的心理准备了,所以他的心态摆的很平。
一步步走,一个接着一个的问。
基本上都没有看过车祸现场,甚至都不在现场。
目前杨东找不到任何一个跟案件现场重叠的人,也就是说他们都没看过昨天的车祸。
临近中午,大家都走累了。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车祸现场的百米范围,这里距离车祸现场足有一公里还多。
“组长,还查吗?”
侯双全朝着杨东问道。
“要不,回去吧?”
时间到了中午,已经走访了那么多人,也找了那么多店铺,都对司机没啥印象。
坚持下去,还有意义吗?
“继续!”
杨东不多说,只是一味的找下去。
现在,面前有一个小超市。
店铺不大,就是个平民小商店,卖个生活用品和一些零食,提供给周围的小区居民,和过往的货车司机。
杨东可不是漫无目的找,他找的地方都是汽配店,汽车修理厂,配件厂,以及卖店,药店,麻辣烫店铺等等。
因为这些是货车司机们,最经常去的地方。
杨东来到这家平民超市的前台,朝着老板问道:“你好,大哥,我们是市政府的干部,请问昨天老区街道发生的车祸,您知道吗?”
本来是没有抱着什么希望的。
因为证据不是那么好找的,所以杨东心里面很平静。
例行公事一样的问一问。
但是万万没想到,意外之喜就是来的这么突然。
“知道啊,我还认识货车司机呢。”
超市老板大概四十多岁的样子,略有些秃头,长的比较瘦弱,穿着白衬衫,一看就是个比较体面但又很老实的东北汉子。
听着他的回答,杨东脸色一喜,连忙问道:“大哥,这个货车司机,你确定你认识?”
“嗯,认识,昨天中午还在我这里买了花生米和两瓶白酒。”
“哎,他也挺不容易的,有个八十多岁的老妈,老年痴呆,还有个不讲理的媳妇,儿子二十多岁也没对象没工作,游手好闲的。”
“他全家都靠他赚钱养家,以前他是木材厂的工人,后来赚的钱不够家里花销,他就开货车了。”
“开货车赚钱啊,跑一趟长途就上千块。”
“他经常在我这里买东西,因为他家就在后面的小区,距离这里不远。”
“昨天中午他也是跟他媳妇吵架了,他媳妇说要跟他离婚,嫌弃他没能耐,赚不来钱,不如别的男人有本事,哎,贫贱夫妻百事哀。”
“他心里憋了一股火,想出来喝闷酒了。”
“可是我也不能让他一个人喝,这不,我们俩就在前台桌子这块,一起喝点酒,谈谈心。”
“喝完了之后,他才离开。”
老板说到这里,脸上有些愧疚的道:“我也不知道他喝了酒,竟然还要开车跑线。”
“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让他喝了。”
“哎。”
老板此刻脸上满是愧疚之色,他觉得是自己的原因,间接害死了货车司机。
杨东则是安慰的开口道:“你没必要自责,是他心里不痛快,就算你不跟他喝,他自己上了车也会喝酒。”
“结果,还是一样回事。”
“你能陪他喝酒聊天,已经算是帮他了。”
杨东安慰了老板两句,总不能自己查案的时候,把老板也整抑郁了吧?
自己还有很多都没了解,都没问呢。
还是要继续问下去的。
“那你能把他家的地址告诉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