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作为工部尚书,而且,北方朝廷工部尚书是要优先于南方朝廷的,在品级上也要高上半品。
故而,国家如果真的要开始这么一个大工程的话,也是不可能绕开他的。
杨素上的这道折子,诸葛亮此前已经看过了,这个时候,不缓不慢的展开一份厚厚的卷轴,声音洪亮道,“遵旨!臣等详勘地理,反复推演。拟开凿一条纵贯南北之大运河!”
“北起洛阳,引洛水、黄河之水,一路南下,经淮河、连通长江,再借鄱阳、赣水入岭南,最终沟通珠江水系,直达番禺,并可延伸至新设之交州港!此渠若成,其利有三!”
诸葛亮的声音带着一种工程师特有的兴奋:
“其一,漕运!江南、岭南乃至新辟南洋之地的稻米、赋税、贡品,可借水运直抵洛阳、长安!损耗不及陆路三成,更远胜于海路之险!”
“其二,兵运!南方若有叛乱,或南洋之地需增兵弹压,大军顺流而下,旬日可达,远胜跋山涉水数月!”
“其三,民利!运河所经之处,可灌溉良田,沟通南北商货,繁荣沿岸百业!实乃定鼎南疆、泽被万代之伟业!”
“伟业?”一声带着浓浓讥讽的冷哼响起。
在田丰调到地方之后,接替了都察院左都御史的李纲,此须发皆白,以刚直敢谏闻名。
听到了伟业两个字,他当即出列,对着皇帝一礼,然后矛头直指诸葛亮道:“诸葛尚书好大的口气!你可知,这‘伟业’要填进去多少民脂民膏?多少条人命?”
李纲的声音带着一丝悲愤的意味道,“陛下!天下初定,人心思安!”
“北地冀青幽三州之地,才刚刚恢复生产,中原与南方也尚需进一步恢复民力,南洋更是新附,瘴疠横行!”
“此时举倾国之力,开凿如此千里长渠,无异于再起一场大战!征发多少民夫?百万?数百万?”
“远离故土,餐风露宿,在湿热毒瘴之地开山挖河!役期漫长,监工严苛,疫病横行!”
“臣敢问,这条河开出来,底下要垫多少百姓的尸骨?沿途郡县,为供应粮秣物资,又将如何盘剥?此乃饮鸩止渴,动摇国本之策!请陛下明鉴!万不可行!”
他撩起袍袖,露出枯瘦的手臂,仿佛要展示民夫的苦难。
李纲是从郡县一步步走上来的,他在下面足足当了十几年的郡守和别驾,在田丰调任到地方之后,这才终于调回了中央,进入了都察院作为御史。
十几年的地方经历,他的足迹遍及北方,中原以及南方数个郡县,这里面,有经过两年的南方大战才好不容易拿下来的扬州,有遭受了三年疫情之后,好不容易才开始恢复的凉州。
他对于底层百姓的情况,比起很多朝廷上的中央的官员,要更加感同身受。
因此,当听到这项滔天大工程之后,李纲整个人都差点疯了。
国家才刚刚完成统一,底下的百姓好不容易不用再受战乱之苦,这个时候开启这样的巨大的工程,百姓何辜啊?
“陛下,千秋万代的伟业,难道就真的一定要用亿万苍生的尸骨来铺吗?”
“要真的如此,那这伟业又有何意义?”李纲在朝堂上发出了悲愤的大吼。
李纲的话立刻引起了许多大臣的共鸣,尤其是出身中原、更关注民生的大臣,户部员外郎严可求也站了出来。
严可求黄巾出身,本身就是从底层里面摸爬打滚起来的。
就算是到如今,他早已脱离了平民百姓这个阶层,成为了达官显贵的一份子。但是,他却依旧能够对于底层的那些百姓感同身受。
或许,到了他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大多数的世家子弟或者是官宦子弟一样,再无法和底层百姓并情了吧!
而且,他更加清楚,中原这些年受到战争的创伤太重了。
多年战乱,后来又来了霍去病,接下来又是曹操,好不容易赵匡胤统一了中原之后,安稳了几年,但就又是一场大战。
本以为中原大战和南方大战结束之后,中原总算是能够休养生息了,但没曾料到,三年疫情也波及到了他们,虽然情况没有北方那么严重,但是,却依旧在他们千疮百孔的身上,狠狠的又扎了一刀。
这么多年以来,中原百姓受的苦太多了!
这放在全天下之中,都是排在最前面的!
如今好不容易经过五年的休养生息,状况刚刚是好上了一些。
可是,如果要开始修运河的话,那中原又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了。
故而,严可求出列忧心忡忡道,“陛下,李御史所言,句句肺腑!国库虽因统一稍有盈余,但支撑如此浩大工程,必然捉襟见肘!征发民夫,则误农时,恐致粮荒!”
也就是如今有了马铃薯这样的高产粮,而且南方引入了占城稻之后,水稻还是一年两熟,甚至是有的地方能够达到三熟。
要不然的话,严可求就不是描述为恐致粮荒,而是必致粮荒了!
说到底,有了这些高产粮之后,其实仅仅只是一个项目,是能够支撑得住的。
但是,奈何国家不止这么一个项目!
再则,内部虽然统一,但外部还有草原虎视眈眈,还维持了将近两百万的军队。
其中,还有超大规模的骑兵!
在这种情况之下,就算是有这些高产量粮在,也撑不住呀!
“若再增赋税,百姓不堪其苦,恐生民变!南洋新地,本就不稳,再强征其民服役,无异于火上浇油!臣以为,开发南方、沟通南洋,当缓图之。”
“或可先稳固海路,或分段、分年小规模疏浚旧有河道,徐徐图之,方为上策!”严可求继续阐述道。
严可求的建议,虽然总体上偏向于李纲,但还是切中李翔的心思的。
毕竟,严可求并没有直接否决这个工程,而是要缓缓图之。
而这一点,也非常切合李翔的心思。
这个工程关乎国家的统治稳固与否,势必是要开启的。但是,却也绝对不能够将几代人的事放到一代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