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还在前线带兵,长子的大婚他注定是参加不了的。
不过,人虽然到不了,礼物却能到。
他托人带回了一柄缴获的镶嵌着宝石的匕首,作为儿子大婚的礼物。
给儿媳的是一张珍贵的狐狸皮,可以用来做围脖。
承武十二年五月初八,宜嫁娶。
这一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
连老天爷都很给面子。
李定国作为如今朝廷炙手可热的勋贵,他的嫡长子大婚,前来的宾客可一点也不少,哪怕本人有事来不了,也会派人送上一份贺礼,表达心意。
杨轩和朱慈烺都要忙国事,自然是没有时间参加的。
由太上皇朱由检携太子朱和埕代表皇室参加,给足了安国公府面子。
朱由检带着朱和埕到安国公府上的时候,作为今天主角的李溥兴已经带着迎亲队伍前去迎亲了。
朱和埕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场面,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拉着爷爷朱由检问东问西。
朱由检宠孙子,耐心回答孙子的问题。
不过待了一会儿,朱和埕就觉得没什么意思,这里到处都是大人,他一个小孩子很不习惯。
于是从位置上爬下来,打算去找李定国的小儿子玩儿。
朱由检笑呵呵的松手,并让王承恩跟着朱和埕,别出什么意外。
王承恩要比朱由检大十多岁,现在头发全白了。
他看朱和埕就像是在看自家的晚辈,眼中满是慈祥。
“哎呦,我的小祖宗,跑慢点儿!”
“王公公,你跟快点儿!”朱和埕回头喊道。
“殿下,老奴老了,跑不动了!”王承恩解释。
“那好吧,我等等你!”朱和埕停下了脚步,他知道这个老太监伺候了自己爷爷一辈子,是个好人,值得尊重。
见状,王承恩脸上笑容更甚。
太子殿下虽然年幼,但还是很尊重老人的。
王承恩上前,牵起朱和埕的手,然后一老一少两人缓缓前行。
“殿下,我们去哪儿?”王承恩低头看着朱和埕,问。
“我们去找李润兴。”朱和埕道。
“好。”王承恩笑着应下,然后随后拦住一个人便打听起来。
王承恩身上的服饰代表了他的地位,有眼力见的人自然能看出这是位大人物。
没多长时间,王承恩便带着朱和埕找到了李润兴。
“李润兴!”朱和埕激动的喊道。
“殿下!”李润兴听到声音,回头看去,脸上当即露出了笑容。
还是只有小孩子和小孩子才能玩到一起去。
“你大哥呢,怎么不见你大哥?”朱和埕问。
“我大哥去接新娘子去了!还没有回来!”
“等他们回来,殿下你在前面的院子里就能看到了。”
李润兴回答。
“哎,你有没有见过新娘子?好不好看?”朱和埕压低声音,小声问道。
“很俊!”李润兴点点头,认真回答。
听着两个小家伙讨论的问题,一旁的王承恩憋着笑。
小小年纪,毛都没长出来,懂什么俊?
听到李润兴的回答,朱和埕骄傲的扬起下巴:“算你有眼光,那可是我表姐。”
虽然他也没有见过这个表姐,但这并不妨碍他装。
如果要问皇后马氏的这个亲戚是哪儿来的,只能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自从马氏成为皇后之后,老马家的亲戚就都找来了,哪怕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来投奔了。
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得到消息的。
不得不佩服啊!
现在外面到处都是人,也玩不开。
李润兴将朱和埕带到了自己的房间之中,和对方分享自己收藏的玩具和带着插画的话本小说。
这里面有些东西是朱和埕没有见过的,他不由好奇了起来,见状,李润兴依次给朱和埕介绍。
没多长时间,这两个孩子就一起玩了起来。
王承恩就只在一旁静静的守着,也不出声打搅。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外面忽然传来了锣鼓声,紧跟着就是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殿下,李公子,听动静,应该是迎亲的队伍回来了!”王承恩小声提醒。
“来了吗?”
“他们终于到了!”
“王公公,快带我们去吧!”
“我要看新娘子!”朱和埕放下手中的插画版话本小说,兴致冲冲的说道。
“唉,好!”王承恩应道,牵起朱和埕的手就往外走。
但刚出门,朱和埕发现李润兴没有跟上来,不解问:“你怎么还不走?一起去看新娘子啊!”
“殿下,我去不了。”李润兴兴致缺缺的回答。
“啊?为什么?”朱和埕很是不解。
“我娘说,我的属相,今天和新娘子相冲,所以不能去看新娘子。”李润兴解释。
朱和埕还没有想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王承恩已经明白了。
毕竟活了几十年,见得多,也经历的多。
于是便俯下身子,在朱和埕的耳边解释了一下。
简单来说,如果和新人的属相相冲,那就需要回避一下,通常是指与新郎或新娘属相相冲的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古人认为,如果不回避的话,那么便会“冲撞”新婚的喜气和好运,可能会给新人未来的婚后生活带来波折和不顺。
所以,李润兴今天是不能出现在正式场合中见新娘子的。
这种情况,哪怕是在唯物主义的后世也能见到。
更不用说在现在这个封建的时代了。
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朱和埕也明白为什么李润兴今天会躲在后院了。
于是在看向李润兴的眼神中带着同情。
“既然你去不了,那就好好待着吧,我先去看新娘子了。”
“等我看完了,再来找你玩。”
“好。”
李润兴眼睁睁的看着朱和埕跟着王承恩离开,自己却不能去,很是无奈。
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偷偷去看,但他娘说了,他要是敢出去,就打断他的腿。
他老娘下手是真的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