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水土不服的问题,明军不得不将俘虏的西伯利亚人编入军中。
他们能够适应西伯利亚地区的恶劣气候环境。
杨轩深知,要想将西伯利亚人彻底融入大明,宣传工作必须做到位。
所以前线每天都在宣传,西伯利亚人本来就是大明人,减轻前线将士们的敌视以及让西伯利亚人对大明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宣传工作做到位了,抵得上千军万马。
在投降大明的西伯利亚人中,包含了萨莫耶德人、通古斯人、尤卡吉尔人等,只不过,他们在大明这里,只有一个称呼,西伯利亚人。
而在后面的历史中,他们慢慢融入到了大明,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形成了一个新的少数民族——西伯利亚族。
由于长相问题,他们也经常被认为是外国人。
……
时间一天天的流逝,朱和埕也在一天天的长大。
两个月大的时候就被立为了太子储君。
虚岁四岁的时候,就开始了启蒙。
大明有先进的启蒙教材——看图识字。
作为太子储君,对他的教育,朱由检和朱慈烺都是非常重视的。
父子二人一致决定,想请杨轩来教朱和埕,毕竟这十余年来,杨轩的学识和能力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杨轩拒绝了好几次,但这父子两个就好像吃定了他,杨轩无奈,最终只能默认。
但免不了一番骂骂咧咧。
老朱家的女婿是真难当。
值得一提的是,皇后马氏的父亲马秀才在闺女成为皇后之后,又续了一房妻子。
在这个时代,传宗接代的观念深入人心,马秀才也不可能例外,老马家的香火不能到他这里断了。
他又生了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其中一个儿子一岁多的时候夭折了,就剩下了一个儿子。
他本人因为年龄和身体问题,生育能力下降,后面这几年时间,都没再生下个一儿半女。
所以,对于仅剩的这个儿子,他是疼的不要不要的,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成为纨绔子弟的趋势。
皇后马氏对于父亲这么宠溺弟弟实在是看不下去,说了一次又一次。
照这样的成长趋势,长大后,肯定要长歪。
为了弟弟不长歪,也为了自己儿子长大后能有人用,能有坚定的支持者,皇后马氏向朱慈烺求情,将自己的幼弟接到宫里来,给太子当伴读。
对此,朱慈烺自然是应允了。
他对自己的皇后很是满意,贤良淑德,平时也不求自己办什么私事,还会帮他维护君臣之间的关系。
隔三差五就将大臣的夫人和闺女召进宫中,交流感情。
对朱慈烺的皇位稳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现在请求他让她的幼弟入宫读书,给太子当伴读,这种小事,朱慈烺自然不会拒绝。
再说了他本来就有给太子挑选伴读的想法。
而且外人哪儿有舅舅亲啊?
皇后马氏的幼弟叫马诚,按虚岁算也就比太子朱和埕大了两岁,但实际只大了一岁零几个月。
随着马诚成为了太子伴读,杨轩要教的小屁孩一下就变成了两个。
马诚被马秀才宠坏了,调皮捣蛋也就算了,关键是这小屁孩无法无天。
和他一比,太子朱和埕简直就是乖孩子。
而杨轩最擅长的就是收拾熊孩子。
秉承着打不死就往死里打的原则,在收拾了这小屁孩儿几顿之后,这小家伙看到杨轩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乖得不要不要的。
熊孩子不能惯!
想当年,杨轩那些无法无天,嚣张无比的小舅子,哪一个不被他给收拾的服服帖帖?
太祖皇帝的儿子都能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更何况一个小小的国舅爷了。
杨轩的日子一如既往的枯燥无味,除了处理国事,多了一个教小孩儿的任务。
朱和埕这小家伙儿倒是会哄人开心,他不怕杨轩,反倒是很亲近。
马诚和朱和埕的身份不同,所以杨轩对他们的教育方法也不同。
教给马诚的, 是忠君爱国,教给朱和埕的,是帝王心术。
文化知识上,两人学的都是一样的。
只有思想上不同。
毕竟一个是君,一个是臣。
杨轩将帝王心术融入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教导朱和埕。
这小家伙也确实有天分。
随着年纪的增大,杨轩慢慢发现,这小家伙不是个好玩意儿啊,挺腹黑的。
杨轩教他的帝王心术他都用在了舅舅马诚身上。
每次两个小家伙干完坏事儿,最后挨收拾的都是马诚。
而且在马诚挨完收拾后,朱和埕都会跳出来当好人,拍着胸脯表示我会给你报仇的,也不会让你白白挨揍。
给马诚这小家伙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这小家伙简直就是天生的帝王料子啊!”
杨轩对朱和埕这小家伙是越看越喜欢。
承武十二年,朱和埕虚岁六岁。
杨轩和朱慈烺商量过后,让他可以出宫玩耍。
一来是让他能够了解了解民间百姓的生活,二来就是让他接触接触京师那些文臣武将家的孩子。
若是朱和埕能将这些二代给收服了,那以后的班底也有了。
当然,作为一国之太子储君,人身安全是重中之重,明面上只派了两个人保护,暗中却是有将近百人保护。
朱和埕这小家伙也确实厉害,李定国的小儿子比他大三岁,都被他给收服了。
可惜李定国的大儿子李溥兴和朱和埕的年龄差距太大,根本不是一个年龄段的,玩不到一块儿去。
而且李定国的大儿子,也到了成亲的年纪了。
是大人了。
现在是东宫的一名侍卫,身上有正四品的武勋上骑都尉和武散官明威将军。
这可都是李定国给他儿子打拼来的。
李定国功勋赫赫,现在已经是国公爵位了,向上已经没什么可以封的了,只能封赏儿子。
安国公,就是李定国的封号。
李溥兴原本是在御前当侍卫的,调他到东宫,自然是给太子储备的人才。
朱和埕和马诚出宫玩耍的时候,李溥兴就是明面上跟在身边保护的两人之一。
承武十二年五月,李溥兴要成亲了,娶的是皇后马氏的一个远房表侄女,姓何,媒人正是皇后马氏。
这自然是为了把李定国绑在太子的战车上。
因为皇后马氏的娘家没人,没办法给太子朱和埕提供有力的支持。
所以只能通过这种办法增加太子的底蕴。
这件事,朱慈烺也是清楚的,赐婚的旨意还是他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