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陈泰不愿意多说,顾承也就没有继续这个话题:“陈兄对目前的局势怎么看?”
“不是我们怎么看。”
“而是那位丞相想怎么做。”
陈泰和顾承碰了一杯说道:“无论荆州战事如何发展,下一场大战已经在酝酿,不是今年秋就是明年春。”
“……”
“而且这场大战和以前完全不同,可能一次就会分出胜负,确定三国的最终归宿!”
“是不是太夸张了?”
所谓的会盟不过是给三国腾出时间积攒力量罢了,眼下三家都准备得差不多了,那战事也该开始了。
但要说一次性就能够分出胜负,顾承是不怎么相信的。
他们三家从立国前就在打,一直打到现在!
期间战事几经起伏,
怎么可能一下子分出胜负?
“一点也不夸张。”陈泰郁闷道,“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以前的时候我们三家各有优劣。”
“……”
“但现在人心在汉室这边,在丞相这边。”
这两年汉军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军事行动,但“诸葛亮”的攻心之计却是一天也没有落下。
对方派遣收买了大量的人员专门“吹嘘”蜀汉这边的新政以及国策。
现在魏吴两国境内不说所有人,至少七成以上的百姓知道了蜀汉这边的国策,知道这边的变化。
如果这一切真的只是谎言,
那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毕竟谎言总有一天会被揭穿。
偏偏这些人讲的都是一些添油加醋的实话!
可以说天下人心已经有七成在“诸葛亮”身上了。
这种情况下魏吴两国根本败不起,
一两次大败可能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当然,
这些事是他父亲陈群告诉他的。
原本他是半信半疑的,但在长安居住的这段时间,他已经确定这一切真的会发生!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就已经调查到魏吴两国境内的很多世家大族都在长安这边置办产业了。
虽然都是挂着别人的名字,但最终的受益者却是他们。
这种情况谁会相信他们在面临汉军兵锋的时候会坚决抵抗?
怕是献城投降才是他们想做的。
“这么说你不看好荆州战事?”
“不止是我。”陈泰看着顾承说道,“应该说全天下没人看好,包括你们那位皇帝。”
“陈兄慎言。”
顾承猛地站了起来,面色苍白,这种话要是传出去,他绝对有麻烦。
“放心,这里只有我们两人。”陈泰不以为意,“而且我说的也只是事实而已。”
“整个吴国,想要保住荆州,想要抵抗汉军兵锋的只有你们那位太子殿下。”
“……”
“其他人要么观望,要么期待着他的失败……这种情况下要是还能够获胜才叫见鬼!”
吴国占据襄阳等荆州北部的时间太短了,后续的的治理也很糟糕,根本没有民众基础。
这种情况下退兵收缩防线才是最佳的应对策略。
但是孙登没办法下达这个命令。
因为襄阳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
一旦丢失,他太子的身份不一定会丢掉,但监国的职权肯定是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