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瑛又对胡湘说道。
宋国在秋收后,会征集二十万民工,加固黄河南岸大堤。
王文统说道:“孟将军,你们加固黄河南岸大堤,黄河要是发洪水,北岸的堤坝,那就有决堤的危险了,”
“王大人,贵国也应该征集民工加固黄河北岸堤坝,”孟瑛说道,“现在我们两国以黄河为界河,黄河不能在乱改道了,不然也会引起边界纠纷,”
孟瑛这样说,也是有道理,宋国加固南岸大堤,大武国加固北岸大堤。
难道洪水来了,为了保护北岸,宋国把南岸的堤坝扒开!
那不是说笑吗!
但加固黄河堤坝,那可是个浩繁的工程。
北方的人口本就不如南方多。
尤其这几十年的战乱,金国就没有维护过黄河大堤,尤其是黄河北岸大堤,现在维护,相当于重修大堤,需要投入的劳动力更多。
“孟将军,这治理黄河,需要我们两国协作,”胡湘说道,“得从根本上根除黄河水患,”
“太子殿下说的对,”孟瑛说道,“但现在当务之急,得先加固堤坝,先把黄河稳定下来,”
现在的黄河在河南东部,皖北,苏北七八十里的范围,来回改道,都分不清那是主河道。
因为是黄泛区,大武国和宋国边界划分也不明显,不过那里的百姓也稀少。
其实大武国今年也有加固黄河北岸大堤计划,先把危险地段大坝加固下,尤其是铜瓦厢一带,黄河在那有很多道弯,水流不畅通。
工部负责水利的,也探访过黄河沿岸的很多老人,他们对黄河大洪水给出了恐怖的描述。
很多老者说目前的堤坝,大洪水来了,就跟纸糊一般。
但黄河全线堤坝加固,工程非常庞大,每年都需要投入几十万民工。
这对国家是项沉重的负担。
其实宋国也想通过修筑黄河大堤,耗费大武国的国力。
宋国修大堤,那大武国也得加固大堤。
而且黄河大堤,还能做为防御工事,这样一来连带着边防工事也修了。
并且还能逐步蚕食大武国领土。
黄河大堤,可不是紧挨着黄河河道修筑。
一般两大堤之间的距离很远,有二十里的距离,而且目前的黄泛区还没有两岸大堤。
宋国还能在黄河道里在修筑一道大堤,让黄河水往北大堤靠近。
二十里宽的黄河道,里面也是能种庄稼的,就是种草也能养活不少牲畜。
在后世就有不少的村庄是在两大堤河道里,也不单单是黄河河道里有村庄,很多河流的两大堤之间都有村庄。
(后世,黄河大堤河南省段,1274个村庄,常住人口达125万。黄河大堤内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93.61万亩,湿地面积213万亩,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181万亩。)
胡湘对孟瑛说道,大武国有能测量大地高低的机械。
可以帮助宋国检测堤坝高低。
地势高的地方,堤坝修低点,低的地方堤坝修高点。
而且堤坝尽量选在地势高的地方建。
华北平原虽然是大平原,但地势也有高低的,有的地方海拔十米,有的地方海拔四十米。
后世的泄洪区,都是选择在海拔低的地方。
孟瑛对胡湘提出的协助,表达了感谢!
胡湘想,这人力上没法和宋国比,那就得在海拔上,给宋国搞点手脚了。
现在海拔高度测量仪器,是采用的水银柱高度仪器。
一个标准大气压是760毫米汞柱,海拔高,气压降低,则汞柱降低。
现在制作了很精密的高度仪器,能分辨出十米的高度差。
胡湘回到了大名府。
把在卫州行的情况,在早会上,向众大臣做了通报。
并让众大臣发表一下看法。
李岩说道:“各地报的地方水利工程,要压缩下,优先保证洺河,滏阳河,漳河上游水库建设,黄河中原段堤坝建设,”
“现在各州县百姓,对征集徭役怨声载道,也影响他们开垦土地,”林泽说道,“我们得想办法安抚一下,”
今年预计从各州府征集十五万民工,到天京修水利,看着不多,实际上相当于整个大武国的千人村庄出十五名民工,这对农民负担已经很大了,因为千人规模村民除了应国家差,还有府县的官差。
因此村民们大可放心,整个冬天,官府衙门一般不会让一个壮劳力去猫冬的,都特么要过得很充实!!就是壮妇也得在县内参加公家义务劳动。
相对于杂税,百姓们更怕徭役。
但又不能免除徭役,没有水利,道路的建设,社会生产力,就无法提高。
胡湘提出了增加向宋国出口的铁轨数量,换取宋国的红糖,大米,丝绸等物质,用于对民工的补助及激励。
铁轨是目前唯一能大量出口的大宗货物了。
也是宋国想要的。
而且价格还不能太高,不然宋国就自己铸造铁轨了。
目前和宋国的硫磺换铁轨道贸易,已经向宋国出口了六万根铁轨,每根长3米。
宋国朝廷经过商议,也采用一米半的轨间距,除了赠送的火车头,宋国还购买了十台火车头。
现在武安铁轨厂已经在上马6米长铁轨生产线了,可以向宋国大量出口3米型号铁轨。
以后的铁路都要更换为6米型号铁轨,可以减少火车行驶的咣当声音,也能提高火车速度,还能节省施工成本,铁轨短,那连接件就比较多。
那3米型号铁轨,可以作为宋国的专用型号,外销特供型。
李森说道:“今年冬天,还得调集五万大军,用于接收关中地盘,要不要在征兵,”
胡湘不建议征兵,每多征一名士兵,就是一份开支。
“青岛港的水师演习,下个月中旬,要如期举行,”
胡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