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一路陪我走来的读者们,有的读者甚至从两年前开书时就开始追读,着实让我受宠若惊。
由于生活上事比较多,再加上书越到后期越难写,本人也对写书有了惰性,于是更新就非常拉胯。
说下这本书后续的发展吧。
按照主线发展,灭蜀之后就剩灭吴,再之后就是治理天下,解决北方胡人问题。
但目前的吴国“瘸腿”严重,基本没有一战之力,我个人不想费太多笔墨,甚至可能一笔带过。
关于治理国家和边境问题,一个政策下去可能需要许多年才能看到反响。
这中间的剧情如果按部就班地写,首先我能力不够,写不出来。
就算写出来,剧情也会过于平淡,会显得很水。
此前铺垫主角的儿女、魏国刚刚成长起来的诸如司马昭、裴秀、钟会、文鸯等人,想要看到他们之间产生决定时代走向的化学反应也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如果放在正文里写这几十年的发展,太拖沓。
所以我打算放在番外里写,这样时间可以直接进行大幅度跳跃,包括夏侯献晚年以及死后的事。
写写统一后的魏国的社会风气,写写二代君臣和历史上两晋名人的交集,我个人觉得这也是一个看点。
读者们要是喜欢番外的内容,番外可以写长一些。
不过在这里我可以保证,正文不会烂尾,会是一个完整的内容,只不过灭吴之战可能会略写。
在这里征集一下各位想看的内容,我顺便偷点灵感(划掉).....
比如秦王收刘渊作义子
“太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请陛下称太子”
“上在,吾不敢有异,上没,吾不能与夏侯小儿共事。”
“司马太尉早年功勋卓着、算无遗策,亦是先帝心腹旧臣,钟公还是不要把事情闹得太僵。”
“算无遗策?别人不知,我还不知吗?都是蒙的!”
“这么说,是不是太伤他了。”
“伤你妈的头!”
“把司马昭叫来!”
等等等等。
当然上面这些只是偶然想起的一些段子,不一定会写。
结合大家的意见,我会酌情考虑剧情走向。
言归正传,下一章的内容,呃...应该还是明天。
晚上回去写。
大家今天不用等了。
........
服了,正文居然需要1000字才能发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