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天地大劫?
一说是因果纠缠,需要来一个彻彻底底的清算。
这一说法不能说不对,但也不是全对。
因为因果是根本无法彻底清算的。
他不比人间纠缠的毛线,你花费时间总能理清。
因果本身就在消除之时,也会产生全新的。
大劫之中清算诸多因果,也无非让纠缠不休的因果理清一些而已。
或者说一些个因果已经到了不得不清理了,就好似仇恨积累到了一个临界点,非动手不可了。
但你说天地大劫就是为了清理因果,那也不是!
他还有一个附带的意义,那就是天地对众生某种优胜劣汰的推动。
特别是修行诸天,这基本就无可避免的!
你可以说这是因为天地间修士数量越发庞大,导致了天地灵气开始变得稀缺,修士们对自己被分润的蛋糕变得不爽了,都想要强夺其他人蛋糕了,于是就有了大规模的冲突出现。
这一解释,同样是有道理的。
某种程度来说,也算是一种提炼。
就好似三百年王朝周期律那般,看似各种复杂的局面都出现了,可实际上其中一个本质原因,就是底层百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导致了王朝的轮回。
这一解释,在修行世界也不是不可以。
天地对这些只知道索取的家伙们,必须来一场收割才行了,否则任由这些家伙们搞下去的话,那不得直接灵气枯竭?
必须将其中一些个修士直接斩灭才行,以此将他们从天地之中吸收的灵气反馈给天地。
这也是为何大劫一起,往往生灵涂炭的原因。
又因为大劫多是天地意志下意识推动的,也才让天机变得十分紊乱。
倘若大劫很大的话,甚至于圣人在其中都不敢说自己能够推算出一切来。
更别提圣人之下了。
鲲鹏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因此。
在平时,他可以算计一切,可现如今,却总会下意识的将一些东西、一些个事情忽略了。
最关键的,还是自己忽略了依旧毫无察觉,以为自己的一切都再正常不过。
就好似当初殷商封神之时,碧霄面对元始天尊,都会脱口骂出声来,这在非大劫之时,是完全不敢想象的,也是绝不肯能出现的。
鲲鹏反应过来之时,面上难得闪过一丝讶然。
这也是他最大反应了,所谓惊出一身冷汗之类,真不可能在鲲鹏老祖这样的强者身上出现。
这已经是他能够给外界最大的情绪波动了。
到了他这般境界,哪怕面对生死之局,也不可能在他双眼之中出现诸如恐惧之类的情绪。
你或许会说,人家三清已经三清门下,早就已经不正掉多少门徒在闲暇之时,研读了百家修行体系,更是甄选了其中一二,作为自己辅修。
怎他们可以,到了鲲鹏老祖这里,反而要慎重了?
有些事还真就是这样反尝试反直觉。
人家那是玄门正宗嫡系也,这一身份可不会因为他们在外头学了其他传承,其他迥异的修行体系而改变。
也就是说,他们还真就是看到什么,就可以学习什么。
因为所有人都清楚,不管他们学了什么,其主体修行支柱,也都一定是玄门正宗之法!
但凡他们将这一支柱做了改变,也都意味着这人完全背叛师门了,就好比文殊普贤他们。
可这些,在仅剩的些许紫霄宫中客的鲲鹏等人,却还真就有些麻烦。
这里的麻烦,并非会给人一种我有其他想法的感觉,而是给了人家紫霄宫借口。
也就是说,未来当真鸿钧想要找鲲鹏老祖的麻烦,你在修行紫霄宫中学来的道法之外,还做了其他选择,就是很好将你拿下询问的理由。
这份可能,在寻常之时,倒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在如今这个洪荒天地大劫尚且还在鼎盛之际,就很可能会是问题。
因为人家鸿钧道祖会想着你鲲鹏老祖是不是有转投人道的想法!
鲲鹏老祖还真就必须仔细衡量才是!
你以为河图洛书如今还能被鲲鹏老祖占据,就没有整个玄门乃至于天道默许吗?
倘若你该换了门庭,转投了人道,你又能保证鸿钧这个洪荒天地的天道代言人,心中就不会生起其他心思了?
鲲鹏老祖可会傻叉的认为天地人三道相互之间就没有竞争了。
可能吗?
人家给外人一种大家又是都好商量的感觉,那是人家想要给外界这样一个感觉而已,其内部说不得每一次见面都吵得飞起,他连圣人大议都没有资格参加,又怎可能窥视到天地人三道论道内容?
谨慎惯了的鲲鹏,陡然间发现自己哪怕走出了北冥,身上的桎梏却从来没有消失,只不过换了一个更大的而已。
他需要仔细靠量一下自己接下来道路了,再不能选择所谓的等一等之类的。
有些事,自己很想拖一拖,可拖着真就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因此会让自己在接下来每一次选择之中陷入左右为难地步。
最关键的,还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到底会失去什么,自己都都无法预料。
他心中对帝俊太一的恨意又增添了一分。
这两个该死的家伙,走了就走了吧,怎么好端端的又搞什么归来的大戏。
你归来也就归来了,自己已经不愿意搭理你了,可事情还是绕不开。
他心中的绕不开,是帝俊太一二人至今也没有前往女娲娘娘那里‘觐见’。
他们到底要不要‘觐见’?到底是怎么想的?
鲲鹏老祖抬头朝着北方望去,彷佛抬头就可以看到帝俊太一一般。
良久,他这才回过神来。
他朝着孔夫子笑了笑,也不言其他,而是干脆坐下来和对方论起道来。
鲲鹏,自然是高出孔夫子许多的,也是他认了方才孔夫子提醒的人情,选择了与之论道来偿还方才因果。
这倒也算得上皆大欢喜。
他们并没有论道许久,结束之后,鲲鹏什么也没提,幽州书院对他的到来与离去,也只有孔夫子一人知晓。
从这里,也必须承认南瞻部洲这个人族正统摆放在最前头的顶梁柱,并没有想像之中的那么强大。
可那又能如何呢?
人族正统,在洪荒天地之中的枷锁,也才刚刚斩断,起步就是远比其他势力慢了太多。
好在人族作为洪荒天地主角之位不可动摇,整个洪荒真正有实力的势力,都需要人族正统这个天地主角为翘板,去诸天万界闯荡,故而所有人才极力避免将这一次天地大劫波及南瞻部洲。
否则,你以为北俱芦洲的妖族脚步为何没有朝着中州踏步?
你以为他们不想?
周山,哪怕成为了不周山,那也是洪荒天地的顶梁柱,但凡将此占据,夺取的气运,可不会低到哪去。
你说帝俊太一心中就不想吗?
他们可以连睡觉做梦都想着,可就是不敢,更知道不能。
他们极力将自己北俱芦洲这些年崛起的妖族后辈都拉到新融入洪荒天地的玄武洲,哪怕明知道投放到这里,不可避免的要和各方势力纠缠,争夺,且最后争夺到的也不可能扩大多少,依旧选择了这么做。
你可以说这是帝俊太一重新归来之后,越发懂事了,但也必须承认这样的帝俊太一,连鲲鹏都需要高看一眼。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很多时候还真就不是什么贬义词!
他从幽州书院出来之后不久,多少也想通了为何帝俊太一至今都没有前去觐见女娲娘娘了。
其原因,和自己现在的‘困境’还真就基本雷同。
也就是那高高在上的道祖鸿钧到底可能出现怎样的心思,难料也!
他们同样在左右为难,哪怕选择其中之一转投女娲娘娘,那也是直接背叛紫霄宫,背叛天道,鬼知道会不会在未来得到紫霄宫的清算?
这可是和玄门弟子背叛投入佛门有着本质区别的。
因为无论如何,佛门在天道管理之下这件事,从来都是不可否认的。
说白了,哪怕玄门弟子背叛了投入了佛门,那也依旧是在内部消化,他们倘若做出了选择,那才是彻彻底底也。
还真就不敢随意下注!
你说为何那冥河老祖就可以?
还真就完全不同,因为人家血海,就真在冥土,看似有选择,实际上完全没有选择。
你冥河老祖总不能还坚持天道,连家园都不顾了吧?
当真如此,未来直接被后土娘娘夺走了血海管理权,你也说不上半句不是,是哪怕鸿钧道祖出面,也帮不上半点忙。
也是因此,鸿钧哪怕对此心有不喜,也只能咬牙认了,也不可能因此去找冥河老祖的麻烦。
否则,洪荒天地修士会怎么看你鸿钧?
你既然连保护都做不到,还不让人家更换门庭,选择自保之策,你到底想要如何?
是不是未来其他修士这么做了,都要落得个大不敬?
没由来的,鲲鹏老祖都有些羡慕冥河起来。
有时候不得不还真就是最好的解释,可谁让他没有这种不得不呢!
你也不要以为鲲鹏离开了幽州书院,就完全放弃了对百家修行体系的研究了。
我先熟悉一下还不行吗?
我都会,但我就是不去做题,我就没有任何不对,也没有人能够以此为借口来攻击我!
武唐帝国之内,如今百家修士可已经不知多少。
你甚至于可以说看到的任何一个读书人,都属于百家修士的一份子。
哪怕士卒之中,如今读书那也是完全推广的,真将是你想要学习,随意找一个人也能教导你入门。
这些,对鲲鹏而言,更是没有门槛。
只不过,很快他发现自己还真就不定适合这条路。
哪怕作为妖师,属于妖族之中真正的文化人,也依旧不适合这条路。
无他,性格也!
无论是鲲鹏原本的逍遥洒脱性格,还是后来被这份性格被镇压之后现如今的性情,似乎都不适合走这条路。
他不可能沉下心来读书,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这一发现,多多少少让鲲鹏心中松了口气。
这一日,鲲鹏老祖出现在物探帝国的洛阳城。
他隐去自身,本身又没有任何对人族正统邪念,洛阳城自然也没有对他进行任何阻挡。
或者说,是哪怕阻挡也阻挡不了。
但他进城的那一瞬间,从人族祖地出来,留在洛阳城内的人族三祖之一,燧人氏第一时间就知晓了。
如果说,洪荒人族对妖族的恨意,最为庞大的是哪些人,非人族祖地不可。
燧人氏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这可是当初女娲娘娘造人之时第一个批次出来的,是哪怕玄都大法师见到了也都必须恭敬行礼的燧人氏,又怎可能没有经历妖族当初对人族的大灾?
如果有能力,燧人氏绝对愿意将这一仇恨狠狠报复回来。
但他也知道这一心愿想要达成,几无可能也。
非是其他,而是那些当初将这一灾难降落人族身上的妖族,基本上都已经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而是如今的妖族和当初的妖族还真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而是现如今还幸存的,确实没有几个了。
鲲鹏老祖,可以说是其中之一,但也可以说不是。
说是,是因为当初大灾之时,鲲鹏乃妖族天庭妖师也,是其中一份子,那不管有没有参加,都可以算是仇人。
说不是,人家当初还真就是挂名居多,什么决策之类的,帝俊太一还真就不会考虑鲲鹏的意见。
燧人氏抬眼穿过空间,瞬息锁定鲲鹏同时,鲲鹏也锁定了燧人氏。
后者反而心中微微一震。
今时不同往日了,人道显化天地,作为人族正统,地位的提升可不是一点半点,人族祖地自然也跟着变得重要许多。
特别是人族三祖,整个洪荒仅剩的,为当年女娲娘娘亲手造化而出的人族,谁能不给三分面?
别说是他鲲鹏了,就是圣人们在此,礼数也得周全。
谁不知道当初女娲娘娘就是依靠造化人族而成圣的?
谁又敢说眼前仅剩的几个人族之祖,不是女娲娘娘的亲儿子亲女儿?
哪一个敢不放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