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个部族中,呼衍氏、邱林氏、兰氏、须卜氏在塞北时就是匈奴大贵族,休屠氏、浑邪氏乃是一地诸侯,贺赖氏则是东胡人的一支部族姓氏。
沮渠氏的情况就比较复杂。
沮渠氏乃是上古东夷族且人后裔,这是明确可以追溯到的。
殷商时期,且人被迫四处迁徙,在今山东省的还叫且人,向西南迁徙的在东周时期建立建苴侯国,向南迁徙的成为了且瓯、且兰。
向东北迁徙的融入当地部落并组成了沃沮,向西迁徙的进入今新疆省建立了且末国、东且弥国、西且弥国,向北迁徙的则成为了匈奴人。
休屠王之下有辅佐重臣左、右沮渠,此既为北迁之且人。
须卜阿黎耶所说的“挛鞮部二”指的则是左贤王部和右贤王部。
在匈奴人的制度中,王庭本部是由匈奴单于统领,左贤王部多是由匈奴单于的儿子统领,右贤王部多是由匈奴单于的继承者统领。
要说明情况如此关系,先要明白匈奴人的继承法是兄终弟及、父死子继,既匈奴人的统治继承权是在同辈分的兄弟之间传递,匈奴人的财产继承权是父传于子。
所以匈奴单于的顺位继承权是这样的,匈奴单于之兄弟右贤王>匈奴单于太子左贤王>挛鞮氏子弟左、右谷蠡王>挛鞮氏子弟左、右日逐王>挛鞮氏子弟左、右温禺鞮王>挛鞮氏子弟渐将王。
不过这也只是匈奴单于位的继承顺位,在原本的历史上有十三个左贤王靠着自身强大的武力和从父亲手中继承到的兵权争得了匈奴单于位。
而在此世中,虽然嬴宏生擒了头曼,童二生擒了冒顿,但头曼心爱阏氏所生的小儿子、冒顿的异母弟并没有死,头曼的右贤王部和左贤王部在嬴宏两战匈奴大军时也并未受到大的伤害。
只是头曼的王庭本部被嬴宏趁虚而入乱打了一通,并头曼被生擒后王庭本部陷入过短暂的混乱,后被左、右贤王瓜分,所以须卜阿黎耶才没有再计匈奴王庭本部。
由须卜阿黎耶的话也可以看出,虽然嬴宏对匈奴人施加了极大的压力,但匈奴诸部终归没有灭绝,即使是被嬴宏阵斩了休屠王的休屠部也还有部众。
“嗯,你正该以这十个大部族为重,驱此十部易姓、合部。”
须卜阿黎耶有问“怎么易姓,如何合部?”
“这其实是一件事,你要以改名易姓的方式强化与部族和军队的关系纽带,重组你部族内原本复杂的人际关系,加强你部族内各种人对本部族的认同感。”
须卜阿黎耶再问“具体要怎样实施呢?”
张不疑开始捧着嬴宏给的文策背书“夏桀时,大乙伐夏,夏桀败于鸣条,被大乙放逐于南巢而死,夏桀有子獯鬻,在夏桀鸣条之败后携妻与桀之众妾,徒夏桀之臣众民奴避逃于北野,獯鬻有后淳维,你们所诉说追溯的夏后氏先祖就是这个人。”
这并不是说嬴宏就承认匈奴人是夏后氏后裔,张不疑也只是照着嬴宏给的文策背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