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之后,房遗爱突然想到了一点,长乐公主和晋阳公主都只生了一胎,武媚娘却生了二胎。
李治该不会以为他偏宠武媚娘吧?
若李治真的这么想的话,还真误会他了。
他从没有偏宠武媚娘的心思,别说晋阳公主,他与长乐公主欢好的次数都要多于武媚娘。
该说不说,每个女人的孕气确实不同。
有了两儿一女之后,他其实对于生孩子并不热衷,但是,武媚娘还是怀上了,这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她的孕气好。
只不过,房遗爱也没法跟李治解释。
李治倒也没有想那么多,因为他也知道自己这两个同胞姐妹身形苗条,加上一直都身体不好,不像是好生养的样子。
李治笑道:“加上这个刚出生的儿子,你已经有三子一女了,朕也不能被你落下太远,徐婕妤大概是有喜了。”
房遗爱连忙拱手道贺:“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李治笑道:“还太早,御医还没有确诊呢。”
房遗爱笑着说道:“应是八九不离十,在这方面,有经验的妇人比医者还懂。”
李治刚要说什么,突然发现有鱼上钩了,钓上来一条不小的鲤鱼。
房遗爱笑着凑趣道:“这可是个好兆头。”
李治听了更是高兴,笑道:“朕还只有弘儿一个皇子,子嗣还是太单薄了,知道了徐婕妤的喜讯,朕高兴的不得了,昨晚一直在想名呢。”
“对了,武氏的新生儿可有名?”
房遗爱笑道:“起名为旭,与他两个兄长也算是相承。”
李治笑道:“房旭,看来你对这孩子也寄予厚望。”
房遗爱微微摇头:“他的出身比较尴尬,将来注定要受到非议,他的路要坎坷许多,希望他能学有所成,将来也好报效朝廷。”
李治思索道:“既然这样,何不将孩子抱回公主府,养在贺兰氏的名下,这样他将来也不会遭受非议,到底是出身公主府,别人也会高看他一眼。”
扪心而言,李治能说出这样的话,殊为不易,毕竟要想将孩子抱回公主府就要过晋阳公主那一关。
说是养在贺兰氏的名下,其实还不是晋阳公主供养,晋阳公主也未必就会同意。
只要是公主府养大的孩子,名义上都是晋阳公主的孩子,晋阳公主是嫡母。
房遗爱摇了摇头:“骨肉分离,让人十分不忍,他若能学有所成,自然有他的造化,他若是学无所成,将来做个富家翁也不失为一件幸事。”
“你说的也是。”李治笑着点了点头,说到底也只是庶子而已,不受重视才是正常的事,能悉心培养已经十分难得。
房遗爱心中翻过许多心思,笑着说道:“武氏倒是颇有心气,当初就让外甥贺兰敏之文武兼学。”
“如今有了儿子,也一心想将儿子培养的文武双全。”
李治也禁不住点头:“能得出,武氏确实心气很高,她的心气若是能用在培养孩子上,不失为一件好事。”
“若是真将房旭培养的文武双全,朕又得一栋梁之才。”
房遗爱笑道:“她是有这个心气,不过却又患得患失。”
李治疑惑的问道:“怎会患得患失?是怕她的身份拖累了孩子吗?朕一向唯才是举,只要孩子真有才能,还怕不会被重用吗?”
房遗爱笑着解释道:“她不是怕孩子不被重用,而是觉得陛下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等到二十年后,早就开疆扩土,勒石燕然,那时候泱泱大唐,举目无敌,四海承平,刀枪入库,哪还有孩子的用武之地呢?”
李治哈哈大笑,龙颜大悦,手中的鱼竿剧烈的抖动,甚至将打窝吸引过来的鱼都吓跑了。
大笑声传出很远,不远处正在乘凉的后妃宫女都听到了皇帝的大笑声,不由得朝这边眺望,心里纳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竟然让皇帝如此开怀的大笑。
李治笑了好久才渐渐止住了笑声,指着房遗爱说道:“武氏还是很有远见的。”
房遗爱这么说只是想引出后面的话,没想到竟然说到了李治的心坎里去了,让李治如此高兴。
这倒是让李治对武氏还有房旭有了一个好印象,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房遗爱接着说道:“我也觉得她说的有道理,我就跟她说,你只管好好培养孩子,若是孩子将来真的没有用武之地。”
“我出钱粮给他在辽东征集一些民壮去打倭国,若是把倭国打下来,送她过去做个王太后。”
李治再次被逗的大笑,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去打倭国?亏你想的出来。武氏听了还不得跟你急。”
房遗爱的脸上依旧带着笑意,却也有了几分正经,说道:“若他真的文武全才,我真想送他去打倭国。”
“倭国恶心的很,我一直都很讨厌倭国,若是他能打下倭国,好好改造一下,倒也让我快慰。”
李治有些吃惊的说道:“你认真的?”
长安、洛阳的繁华名扬天下,也是天下人最向往的地方,尤其是富贵人家,谁愿意离开长安、洛阳呢?
除了长安洛阳,还有扬州等江南富庶之地,都是一等一的好去处。
大唐如此之大,去了岭南都算是流放。
而倭国是海外蛮夷之地,不但比岭南远的多,还隔着危险重重的海洋,房遗爱把儿子送去倭国,在李治看来简直比流放岭南还要惨。
虽然李治一直想着开疆扩土,却从没想过占领倭国。
当初倭国的那些使臣,李治也见过,是那么的矮小,就凭这一点就能看出来,那不是什么好地方。
遥远,偏僻,荒芜,还隔着大海,他若真的派兵去攻打倭国,史书上还不知道会怎么记载呢。
房遗爱认真的点了点头:“当然,我讨厌倭国,我觉得倭国需要好好整治改造。”
李治笑道:“倭国确实挺烦人的,还一直觊觎辽东的土地,挺不自量力的。”
“朕只是懒得派兵教训他们。若是你将来真想派你儿子去倭国,朕可以资助他些军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