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药田的薄雾洒下来,露珠在叶片上滚动,像一颗颗晶莹的宝石。小石头和几个新入学的孩子已经在田里忙碌,他们小心翼翼地除草、松土,生怕碰坏了刚冒头的药苗。
沈大夫,您看这株柴胡长得怎么样?小石头蹲在一株幼苗旁,抬头问我。
我走过去,仔细观察着那株柴胡,点头笑道:不错,根系很稳,叶片颜色鲜亮。记得不要浇太多水,柴胡怕涝。
记住了!小石头认真地点头,像在课堂上记下最重要的知识。
萧承嗣从后山采药回来,肩上的竹筐里装满了新鲜的草药。他看到孩子们,笑着说:今天的收获不错,我们采到了不少野参和黄芪。这些药材可以用来增强体质,特别适合孩子们。
温庭远正站在医馆门口,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册子。我把《青柳医集》的初稿整理好了,他兴奋地说,里面收录了我们这几年的医案、草药图谱和养生方法。等孩子们掌握了基础,就可以用它做教材了。
我接过册子,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医者仁心四个大字,苍劲有力。这是我们共同的信念,也是这本书的灵魂。
太好了,我感慨道,这不仅是我们的心血,更是青柳镇的财富。
上午,医馆迎来了第一批正式学生。他们中有镇上的孩子,也有来自周边村落的年轻人。每个人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眼神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从今天起,你们就是青柳医馆的学生了,我站在讲台上,望着他们说,学医不仅是为了谋生,更是为了帮助他人。记住,医者仁心,无论贫富贵贱,都要一视同仁。
孩子们齐声回答:记住了!
第一堂课,我教他们认识常见的草药。温庭远在一旁补充药理知识,萧承嗣则带他们到药田实地辨认。
这是薄荷,性凉,能清热解毒,我指着一株薄荷说,你们可以闻一闻,记住它的气味。
孩子们好奇地凑近,薄荷的清香立刻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一个小女孩忍不住说:好香啊!原来草药也可以这么好闻。
当然,萧承嗣笑着说,每种草药都有自己的特点,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下午,我们为孩子们安排了简单的实践课——为镇上的老人测量脉搏和血压。虽然只是基础技能,但孩子们学得非常认真。
张爷爷,您的脉象平稳,身体不错,一个男孩认真地说,不过您要注意饮食,少吃油腻的食物。
张爷爷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听小大夫的话。
看着这一幕,我心中充满了欣慰。这些孩子不仅在学习医术,更在学习如何关心他人。
傍晚时分,额尔敦托巴图带着几个草原孩子来到医馆。他们是来学习中原医术的,同时也带来了草原的草药和治疗方法。
这是我们草原的蓝星草额尔敦介绍道,能活血化瘀,对跌打损伤有奇效。
太好了,我高兴地说,我们可以把它加入《青柳医集》,让更多人了解草原的医学智慧。
草原孩子们很快融入了学习生活。他们和中原的孩子一起采药、一起上课、一起照顾病人,不同的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就像不同的草药在药方中相辅相成。
夜深了,医馆的灯还亮着。我和萧承嗣坐在药田边,看着满天的繁星。
承嗣,我轻声说,你还记得我们刚认识的时候吗?那时候的青柳镇,面临着的威胁,我们甚至不知道能否活下去。
萧承嗣握住我的手,微笑着说:记得。但现在,一切都变好了。我们有了医馆,有了学生,有了朋友。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了彼此。
我靠在他的肩上,感受着他温暖的气息。药田的香气在夜色中格外浓郁,仿佛预示着未来的丰收。
明天,我说,我们要开始筹建医馆分校的新校舍了。我希望它能成为培养医者的摇篮。
会的,萧承嗣坚定地说,只要我们坚持不懈,青柳镇的医道一定会传承下去,造福更多的人。
我抬头望着星空,心中充满了希望。无论未来有多少挑战,只要我们坚守医者仁心的信念,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让药香飘遍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