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长沙府衙的地牢深处,霉味与血腥气混杂在一起,黏在潮湿的石壁上。朱允炆提着一盏油灯,缓步走在幽暗的甬道里,灯芯跳动的光晕照亮了两侧牢房中蜷缩的身影。一个老者听到脚步声,艰难地抬起头,花白的头发黏在布满污垢的脸上,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微弱的光。

“是……是殿下吗?”老者的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他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却被沉重的镣铐拽得一个趔趄,“草民有冤!草民真的有冤啊!”

朱允炆停下脚步,示意狱卒打开牢门。一股更浓烈的恶臭扑面而来,他皱了皱眉,蹲下身看着老者脚踝上磨出的血痂:“你叫什么名字?犯了什么罪?”

“草民李茂,是前长沙县的教谕。”老者浑浊的眼睛里滚下两行浊泪,“三年前,县太爷贪墨赈灾粮,草民上书揭发,反被他诬告‘通匪’,一关就是三年啊!殿下,草民的学生都能作证,草民从没见过什么匪寇!”

朱允炆站起身,油灯的光晕扫过隔壁的牢房。那里关着一个年轻妇人,怀里抱着个瘦得只剩皮包骨的孩子,见到光亮,妇人慌忙用破布遮住孩子的眼睛,浑身止不住地发抖。

“她又是怎么回事?”朱允炆问狱卒。

狱卒喏喏道:“回殿下,她男人是个货郎,去年被人指认偷了周府的东西,抓进来没几天就病死了,她不肯走,说要等个清白……”

“等清白?”朱允炆冷笑一声,“这地牢里,能等来什么清白?”他转身往外走,声音在甬道里回荡,“把所有案卷都搬到前堂,本王要亲自再审。”

消息传到后堂,黄子澄急得直踱步:“殿下,这些案子都是前几任知府定的,有些还是周德兴侯爷当年批的,咱们贸然重审,怕是会得罪人啊!”

方孝孺却抚着胡须道:“子澄此言差矣。殿下就藩长沙,要的是民心。这些冤狱积弊已久,百姓敢怒不敢言,殿下若能为他们平反,长沙的民心,自然就归了殿下。”

朱允炆将油灯放在案上,看着跳动的火苗:“孝孺说得对。民心不是靠减税就能买来的,得让他们知道,大明的王法,还能为百姓做主。”他拿起一本积满灰尘的案卷,封面上写着“陈阿婆杀子案”,“去把这个案子的证人都找来,本王现在就审。”

公堂之上,朱允炆端坐主位,方孝孺和黄子澄分坐两侧。陈阿婆被押上来时,双腿一软就跪在了地上,花白的头发散乱着,嘴里反复念叨:“不是我杀的……真的不是我……”

案卷记载,陈阿婆三年前亲手勒死了瘫痪在床的儿子,因“孝逆”被判凌迟,后改判终身监禁。朱允炆看着堂下瑟瑟发抖的老妇人,问道:“你儿子瘫痪在床,是谁照顾他?”

陈阿婆抬起头,浑浊的眼睛望着朱允炆:“是草民……还有邻居张屠户,他时常来帮忙……”

“张屠户何在?”

张屠户很快被传到堂前,是个满脸横肉的壮汉,见到朱允炆,慌忙跪下:“小人张老三,参见殿下。”

“案发那天,你去过陈阿婆家吗?”朱允炆问道。

张屠户眼神闪烁:“回……回殿下,去过,小人是去送肉的。”

“送肉的时候,她儿子还活着?”

“是……是啊。”

朱允炆突然提高声音:“可案卷里说,你作证说,那天看到陈阿婆在勒她儿子的脖子!”

张屠户吓得一哆嗦:“是……是县太爷让小人这么说的……小人不敢不从啊!”

堂下顿时一片哗然。方孝孺厉声问道:“县太爷为何要让你作伪证?”

张屠户磕头如捣蒜:“因为……因为陈阿婆的儿子发现了县太爷和他儿媳妇通奸,县太爷怕事情败露,就……就杀人灭口,再嫁祸给陈阿婆啊!”

陈阿婆听到这话,突然放声大哭,哭得撕心裂肺,在场的百姓无不唏嘘。朱允炆拍案道:“传前长沙知县!”

可前知县早在一年前就调任别处了。黄子澄道:“殿下,此人现在是武昌府同知,要不要上奏陛下,将他押回长沙受审?”

“不必。”朱允炆道,“本王现在就写密信,连同张屠户的供词一起送进京,相信父皇自有圣断。”他看向陈阿婆,“你被冤屈三年,本王会赐你良田五亩,安度晚年。”

陈阿婆连连磕头,额头磕得鲜血直流:“谢殿下!谢殿下救命之恩!”

第一个案子就审出了冤情,百姓们的情绪顿时高涨起来。接下来的几天,朱允炆每天都在公堂审案,从早到晚,堂下总是挤满了围观的百姓。

有个叫王二的货郎,被诬告偷了周府的玉佩,屈打成招。朱允炆让人去周府搜查,结果在周骥的书房角落找到了那枚玉佩,上面还刻着王二的名字——原是周骥故意陷害,只因王二不肯低价卖给他上好的丝绸。

还有个叫赵六的石匠,被指认参与了“聚众抗税”,实则是他不肯给税吏行贿,被报复入狱。朱允炆不仅放了赵六,还将那名税吏杖责四十,流放三千里。

一桩桩冤案被平反,一个个被冤者重见天日。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长沙城,百姓们奔走相告,每天都有人带着自家种的蔬菜、织的布匹来府衙道谢,府衙门前的石阶上,常常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谢礼。

这天,朱允炆正在审“刘老实通匪案”,堂下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只见十几个百姓抬着一块石碑,跪在府衙门前,石碑上刻着“建文仁政”四个大字,笔力遒劲,显然是出自名家之手。

“殿下为民做主,我等无以为报,只能立此石碑,让后世子孙都记住殿下的恩德!”为首的老者正是被平反的李茂,他捧着石碑,老泪纵横。

朱允炆走出府衙,看着那块石碑,眉头微蹙:“本王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何德何能受此大礼?把石碑抬回去吧。”

李茂却固执地跪着:“殿下若不接受,我等就长跪不起!”

周围的百姓也纷纷跪下,齐声喊道:“请殿下受碑!”

朱允炆看着黑压压的人群,心里百感交集。他知道,这块石碑不仅仅是对他的称颂,更是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渴望。他叹了口气:“石碑可以留下,但‘建文’二字必须去掉。本王是大明的皇长孙,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百姓。”

百姓们拗不过他,只好让人把“建文”二字磨去,改成了“皇长孙仁政碑”,立在府衙门前的广场上。每天都有百姓来石碑前焚香跪拜,场面十分壮观。

消息传到南京,朱元璋正在奉天殿批阅奏折。胡惟庸拿着长沙送来的奏报,小心翼翼地说:“陛下,朱允炆在长沙平反了三十多桩冤狱,百姓都称他为‘仁君’,还立了石碑呢。”

朱元璋放下朱笔,拿起奏报看了看,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这小子,倒有几分乃父的仁厚。”

旁边的王钺道:“不过,周德兴侯爷派人来报,说朱允炆审的案子里,有不少是当年侯爷定的,侯爷心里有些不快。”

朱元璋冷哼一声:“周德兴当年在长沙办案,是有些急躁了。冤假错案本就该平反,难道因为是他定的,就不能改了?”他顿了顿,又道,“传旨,嘉奖朱允炆‘明察秋毫,体恤民情’,赏黄金百两,绸缎千匹。”

王钺躬身应是,心里却明白,陛下虽然嘉奖了朱允炆,但语气里总带着几分复杂。果不其然,朱元璋看着窗外,忽然低声道:“民心都被他笼络去了,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王钺不敢接话。他知道,朱元璋既希望朱允炆有仁君之德,又怕他太过仁厚,镇不住那些功勋旧臣,将来难以担当大任。

长沙城里,周德兴得知朱元璋嘉奖了朱允炆,气得把茶杯摔在地上:“这小子分明是冲着我来的!那些案子都是陈年旧案,他偏要翻出来,还不是想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周德兴办案不公?”

周骥道:“爹,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我听说朱允炆要查当年的‘粮仓失火案’,那案子可是……”

周德兴眼睛一瞪:“住口!那案子不许提!”

“粮仓失火案”是五年前的事,当时长沙粮仓突然失火,烧毁了上万石粮食,周德兴时任长沙镇守,定了几个看守粮仓的士兵死罪,草草结案。但周骥知道,那把火其实是周德兴自己放的,只因粮仓里的粮食被他贪墨了大半,怕被查出来,才放火销毁证据。

“爹,要是让朱允炆查出来……”周骥忧心忡忡。

周德兴脸色阴沉:“他查不出来。当年的人要么死了,要么被我调离了长沙,他能查到什么?”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阴狠,“不过,也不能让他太得意。你去联络几个被他翻案的旧吏,让他们去南京告御状,就说朱允炆‘私设公堂,滥用职权’。”

周骥领命而去。可他没想到,那些旧吏要么已经被朱允炆的仁政感化,要么怕被报复,谁也不肯去南京告状。周骥没办法,只好找了几个地痞流氓,让他们冒充旧吏,去南京诬告。

可这些地痞流氓一到南京,就被锦衣卫看出了破绽,一顿拷打之下,全招了。朱元璋得知是周德兴在背后捣鬼,气得拍了桌子:“周德兴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传旨,让他即刻回京,闭门思过!”

周德兴接到圣旨,知道是自己弄巧成拙,只好灰溜溜地回了南京。临走前,他看着府衙门前的“皇长孙仁政碑”,眼神里充满了不甘和怨毒。

朱允炆得知周德兴被召回南京,并没有丝毫得意。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他对方孝孺和黄子澄道:“平反冤狱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咱们要做的,是让长沙的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

方孝孺道:“殿下说得是。臣以为,可在长沙设立‘养济院’,收容那些无家可归的老人和孩子;再开‘惠民药局’,让百姓能买得起药。”

黄子澄也道:“还有,长沙的水路不畅,若是能疏通河道,不仅能防洪,还能方便运输,百姓的日子肯定能好起来。”

朱允炆点头:“好,就按你们说的办。养济院和惠民药局的事,就拜托孝孺了;疏通河道,子澄你多费心。需要钱,就从府库支,不够的,本王去跟江南的商户借。”

接下来的几个月,长沙城里处处是新气象。养济院里,老人孩子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每天都能吃到热饭;惠民药局里,药材价格公道,来看病的百姓络绎不绝;河道也开始疏通,工地上热火朝天,百姓们都说,跟着皇长孙,有好日子过了。

南京城里,“建文仁政”的传言越来越盛,甚至有人说,朱允炆比朱元璋更适合做皇帝。朱元璋听了这些传言,心里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自己的孙子有如此声望;担忧的是,树大招风,朱允炆这么做,难免会引起其他皇子皇孙的嫉妒,将来怕是会有麻烦。

这天,朱元璋召来胡惟庸,问道:“你说,朱允炆在长沙做的这些事,到底是对是错?”

胡惟庸想了想,道:“陛下,朱允炆所做的,都是仁君该做的事,没错。只是……太过急切了些。”

朱元璋叹了口气:“是啊,太急了。他以为,有了民心,就能坐稳江山吗?他忘了,这天下,不光有百姓,还有功勋,有宗室,有文臣武将。光靠仁厚,是镇不住的。”

他顿了顿,又道:“传旨,让朱允炆来南京一趟。朕有些话,要跟他说。”

朱允炆接到圣旨,知道朱元璋是要敲打自己了。他安排好长沙的事,带着方孝孺和黄子澄,启程前往南京。

一路上,百姓夹道相送,有的甚至跟着车队走了几十里,只为多看他一眼。朱允炆坐在车里,看着窗外依依不舍的百姓,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大明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南京城越来越近,朱允炆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他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一场艰难的考验。但他不后悔在长沙做的一切,因为他坚信,民心才是江山的根基。只要有民心在,再大的困难,他都能克服。

奉天殿里,朱元璋看着跪在地上的朱允炆,久久没有说话。殿内的气氛十分压抑,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朱允炆知道,朱元璋是在等自己认错。但他没有,他抬起头,看着朱元璋,眼神坚定:“父皇,儿臣在长沙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百姓,儿臣不觉得有错。”

朱元璋看着他,忽然笑了:“好,好一个不觉得有错!你可知,你在长沙的声望,已经超过了朕?”

朱允炆道:“儿臣不敢。百姓称颂的,不是儿臣,而是大明的王法,是父皇的恩德。”

朱元璋点了点头:“你能明白这一点,就好。记住,民心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忘了平衡各方势力。你太年轻,有些事,还不懂。”他顿了顿,又道,“长沙的事,你做得不错,朕不怪你。但以后做事,要多想想后果,不要太冲动。”

朱允炆躬身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朱元璋挥了挥手:“回去吧。长沙的事,还等着你去做呢。”

朱允炆谢恩退下。走出奉天殿,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知道,朱元璋虽然敲打了自己,但也认可了自己的做法。只要能为百姓做事,再多的困难,他都不怕。

回到长沙,朱允炆更加用心地治理地方。他知道,自己的路还很长,但他有信心,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条能让大明长治久安的路。而那块立在府衙门前的“皇长孙仁政碑”,也成了他心中的一座丰碑,时刻提醒着他,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么重大。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英雄集结吕布重生天唐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我从替身成为皇帝骗了康熙玉柱1850美洲黄金大亨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抗倭战神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