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林崇德回到自己屋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他脑子里乱糟糟的,一会儿觉得侄女小题大做,一家人何必弄得那么生分;一会儿又想起村里那些兄弟分家时为了几亩薄田、几间破屋争得头破血流的场景,心里不由得打了个寒颤。他推了推身边的王氏:“孩他娘,你说……瑶丫头说的,是不是有点道理?”
王氏也没睡着,她心里正琢磨着儿子林盛辉的亲事。以前家里穷,她不敢想太好的姑娘。现在三弟中了举,家里眼看着要发达了,她自然想给儿子挑个更好的媳妇。可要是新媳妇进门,家里还是大锅饭,一点私房钱都没有,怎么笼络人心?怎么让媳妇跟自己一条心?她叹了口气:“当家的,瑶丫头虽然年纪小,可说的话……细想想,未必是坏事。咱们盛辉眼看就要说亲了,以后……”
另一边,林正德和柳氏也躺在炕上低声交谈。
“瑶儿这孩子,心思也太重了。”林正德叹了口气,既为女儿的聪慧感到骄傲,又担心她想得太多,活得太累。
柳氏却轻声反驳:“我倒觉得瑶儿想得长远。你没听她说吗?‘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富贵’。这话虽不好听,却是实话。咱们家现在好了,可往后日子长了,人心难测。早点把规矩立起来,大家都按规矩办事,反倒少了是非。”
林正德沉默片刻,点了点头:“也是……”
而东厢房里,林文德并未入睡。他坐在书桌前,就着油灯,铺开一张纸,提笔蘸墨,却迟迟没有落下。他脑海中反复回响着林兮瑶的话——“无规矩不成方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个家族想要真正立起来,光靠一个人的功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支撑其长远发展的内在秩序。他开始在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公中、私产、分房、继承、奖惩……越想,越觉得此事关系重大,绝非儿戏。
这一夜,林家各房的几间屋子里,几乎无人安眠。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消化着“家规”这个突如其来的概念,思考着它对个人、对小家、对整个家族的深远影响。
不过所有人都得出一个结论,‘立家规’是好事。
第二天,林家的气氛明显有些不同。往常早饭时热热闹闹的谈笑声少了,大家似乎都各怀心事,埋头吃饭。
饭后,林昭海没有像往常一样让大家散去,而是将所有人留在了堂屋。林昭海环视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昨晚瑶丫头提的事,我跟你们娘商量了一晚上,立家规,是件大事,急不得,但也拖不得。今天,咱们就先议个章程出来,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想法。”
话音落下,堂屋里却陷入了一片沉默。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都有些拘谨,不知从何说起。
林昭海见状,点名道:“老大,你是长子,你先说说你的想法。”
突然被点名的林崇德,就像课堂上被先生提问的学生,一下子慌了神,脸涨得通红,支支吾吾了半天,才憋出一句:“爹……我……我觉着吧,这事儿……这事儿挺好。就是……就是……具体咋弄,我也说不好。三弟读书最多,见识广,要不……要不让三弟先说说吧!”
他把话头像烫手山芋一样,赶紧抛给了林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