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暖风拂过摄政王府的庭院,海棠花瓣簌簌飘落,铺满了青石小径。沈清辞站在书房的窗边,手中拿着一封刚从江南送来的密报。
杨尚书已经将赈灾银两全数发放到灾民手中。夜君离从她身后走近,声音里带着几分赞许,你举荐的人选,果然没错。
沈清辞转过身,将密报放在书案上:杨尚书为人刚正,自然不会让那些贪官污吏得逞。只是...
只是什么?
我收到消息,靖王暗中派了人去江南,怕是要对杨尚书不利。
夜君离眸光一冷:他倒是迫不及待。
这日早朝,金銮殿上的气氛格外凝重。龙椅上的皇帝面色苍白,不时掩唇轻咳。众臣皆知,皇上龙体欠安已非一日两日。
江南水患已平,灾民尽数安置。礼部尚书杨清源出列禀报,臣已查明,此前赈灾银两被贪墨一事,与工部侍郎张明达有关。
朝堂上一片哗然。张明达是太后的远房侄子,也是靖王一派的得力干将。
靖王立即出列:杨尚书此言差矣。张侍郎为官清廉,怎会做出此等事?莫不是有人故意陷害?
臣有确凿证据。杨清源不卑不亢,从袖中取出一本账册,这是从张府搜出的私账,上面清楚记载了每一笔赃款的去向。
太监将账册呈给皇帝,皇帝翻看几页,脸色愈发难看:张明达,你还有什么话说?
张明达扑通跪地:臣冤枉!这定是有人伪造账目陷害臣!
夜君离忽然开口,声音冷冽,那你说说,为何账目上的笔迹与你的奏折一般无二?
张明达顿时语塞,冷汗涔涔而下。
太后在帘后忍不住出声:摄政王此言未免武断。笔迹相似之人不在少数...
太后娘娘。沈清辞清越的声音忽然响起,众人这才注意到,她不知何时已站在殿外。
按照规制,王妃不得参与朝政。但皇帝此前特许,摄政王妃可随时入宫觐见。此刻她站在殿外,一身淡紫色宫装,气质清冷如兰。
臣妇冒昧。沈清辞缓步走入,向皇帝行礼,只是方才在宫外,恰好遇上一人,或许能为此案提供线索。
皇帝颔首:皇婶请讲。
沈清辞拍了拍手,两名侍卫押着一个商贾打扮的中年男子进来。
此人名唤赵贵,是张侍郎的表亲。沈清辞道,江南赈灾的银两,正是经他之手,流入张侍郎的私库。
赵贵跪在地上,抖如筛糠:小人招,小人都招!是张侍郎让小人假扮商贾,将官银兑换成私银...
胡说八道!靖王厉声喝道,一个商贾的证词,如何能作数?
若是加上这个呢?沈清辞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这是靖王殿下写给张侍郎的亲笔信,上面明确提到江南之事,务必办妥。不知殿下所谓的江南之事,指的是什么?
朝堂上一片寂静。众臣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沈清辞竟能拿到如此铁证。
靖王脸色煞白:这信是伪造的!
是不是伪造,一验便知。夜君离淡淡道,皇上可派人比对笔迹。
皇帝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此事就交由摄政王全权处理。退朝!
退朝后,夜君离与沈清辞并肩走在宫道上。
那封信,你从何处得来?夜君离低声问。
沈清辞微笑:翠儿提供的线索。她虽被沈若薇收买,但也留了个心眼,暗中收集了不少证据。
你倒是物尽其用。
不过是各取所需。沈清辞眸光微冷,翠儿想要活命,我想要证据。
三日后,张明达被革职查办,靖王也因此受到训斥,被罚闭门思过一个月。与此同时,皇帝病情加重,下旨由摄政王暂代朝政。
夜君离的权势,一时间达到顶峰。
这日傍晚,沈清辞在王府的花园里设宴,邀请了几位朝中重臣的夫人。花园中丝竹声声,笑语不断,但每个人都心知肚明,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宴会。
王妃今日设宴,不知有何指教?兵部尚书夫人陈氏笑着问道。
沈清辞执起茶壶,亲自为众人斟茶:不过是想与诸位夫人说说话。近日朝中事务繁忙,王爷常常忙到深夜,我心中实在担忧。
几位夫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她们都知道,摄政王如今大权在握,沈清辞这番话,分明是在试探各家的态度。
摄政王为国操劳,实在是朝廷之福。吏部尚书夫人连忙道。
是啊。另一位夫人接口,如今皇上龙体欠安,多亏有摄政王主持大局。
沈清辞浅笑不语,目光扫过一直沉默的安国公夫人:夫人似乎有心事?
安国公夫人叹了口气:不瞒王妃,我家老爷近日为边疆军饷之事发愁。国库空虚,边疆将士的粮饷已经拖欠了三个月。
竟有此事?沈清辞故作惊讶,我怎么听说,户部前日刚拨了一笔银子给靖王府修缮花园?
众人顿时噤声。这话中的意味,再明显不过。
宴会结束后,沈清辞回到书房,夜君离正在批阅奏折。
如何?他头也不抬地问。
安国公夫人已经表态,会支持王爷。沈清辞走到他身边,其他几家,态度尚不明确。
夜君离放下朱笔:足够了。安国公手握兵权,有他支持,其他几家不敢轻举妄动。
沈清辞看着他眉宇间的疲惫,轻声道:王爷近日太过劳累,不如歇息片刻?
无妨。夜君离握住她的手,有你在旁相助,这些劳累不算什么。
窗外忽然下起雨来,雨点敲打着窗棂,发出清脆的声响。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二人相依的身影。
靖王不会善罢甘休。沈清辞忽然道。
我知道。夜君离眸光深邃,太后已经在暗中联络几位藩王,想必是要有所动作。
那我们...
不急。夜君离轻轻打断,让他们先动。只有等他们都跳出来,我们才能一网打尽。
沈清辞靠在他肩上,感受着他平稳的心跳。前世的种种在这一刻浮现在眼前,那些痛苦与绝望,都化作了今生的力量。
王爷可知道,我最初接近你,是为了复仇?
知道。夜君离的声音里带着淡淡的笑意,但你现在留在我身边,又是为了什么?
沈清辞抬起头,直视他深邃的眼眸:为了与你并肩,看这万里江山。
二人相视而笑,窗外雨声渐密。
三日后,边关传来急报:北狄大军压境,边关告急。
朝堂上,众臣议论纷纷。皇帝抱病临朝,脸色苍白如纸。
北狄来犯,诸位爱卿有何良策?皇帝的声音虚弱不堪。
靖王立即出列:臣愿领兵出征,击退北狄!
几位大臣纷纷附和:靖王英勇善战,定能大败北狄!
夜君离冷眼旁观,直到众人都表完态,才缓缓开口:靖王确实英勇,但臣以为,此事另有蹊跷。
皇叔何出此言?皇帝问。
北狄与我朝素无恩怨,为何突然大举进犯?夜君离目光扫过靖王,而且时机如此巧合,正好在靖王闭门思过期满之后。
靖王脸色一变:皇叔这是何意?难道怀疑我与北狄勾结?
是否勾结,一查便知。夜君离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这是北狄王子写给靖王的亲笔信,上面明确提到依计行事
朝堂上一片哗然。皇帝接过密信,双手颤抖:靖王,你还有什么话说?
靖王跪倒在地:臣冤枉!这定是有人陷害!
是不是陷害,很快就会水落石出。夜君离淡淡道,来人,将靖王押入天牢候审!
侍卫上前将靖王押下,他的叫冤声回荡在金銮殿上。
退朝后,夜君离与沈清辞并肩走出宫门。
那封密信,是真的?沈清辞轻声问。
夜君离微微一笑:真真假假,重要吗?重要的是,他终于落网了。
沈清辞望着宫墙外湛蓝的天空,心中百感交集。前世害她家破人亡的仇人,终于开始付出代价。
但她也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太后的势力尚未清除,朝中还有不少靖王的党羽。前方的路,依然漫长。
接下来,该轮到太后了。夜君离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沈清辞握紧他的手,目光坚定: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夕阳西下,将二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宫道尽头,一个新的时代正在缓缓开启。而他们,将是这个时代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