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左右,解冻室的门开了。虞倩走了出来,摘掉口罩和橡胶手套,脸上带着一种极度困惑和难以置信的表情,甚至比在仓库现场时更加凝重。
“老李,陈队,”她的声音有些发干,“死因初步判断是急性心肌梗死,由极度惊恐诱发。体表确实没有其他致命伤。但是……”
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才继续说下去,语气带着一种科学工作者遇到无法解释现象时的谨慎与震动:“我们在死者胃里,发现了一样东西。”
“东西?”老李挑眉,“毒药?还是没消化的食物?”
虞倩缓缓摇头:“都不是。胃内容物很少,只有少量未完全消化的面条和蔬菜。那样东西,混在食糜里,被包裹着……我们反复清洗、确认了。”
她深吸一口气,一字一顿地说:“是一枚指纹。”
走廊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指纹?!”老李的声音陡然拔高,“你他妈再说一遍?什么指纹?在哪儿?”
“在胃里。王福贵的胃里。”虞倩重复道,语气肯定,“一枚相对完整的、带有清晰脊线结构的人体皮肤组织,经过初步处理,像是……被刻意剥离下来的。保存得相当完好。”
“能比对吗?”陈默的声音依旧平静,但眼神已经锐利得像刀。
“可以尝试。但那组织块不大,主要是指腹中心区域,缺乏指尖和边缘特征,比对难度很大。而且……”虞倩的眉头紧紧蹙起,“最奇怪的是,根据其形态和在胃里的位置,它几乎不可能是在王福贵生前进食时无意中吞咽下去的。更像是……在死后,或者濒死时,被强行塞入食道,最终进入胃部。”
死后?强行塞入?
老李张了张嘴,想骂句脏话,却发现喉咙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削掉受害者体表的指纹,然后又把另一枚不知道属于谁的指纹塞进受害者胃里?这他妈是什么变态的仪式?还是凶手的疯狂签名?
陈默沉默了几秒钟,忽然问:“那枚指纹,处理一下,尽快送交技术队做比对。重点比对王福贵的社会关系,还有……前两起类似案件的受害者,如果他们身边人的指纹库有存档的话。”
他的指令清晰而冷静,仿佛胃里出现指纹并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
技术队的灯光彻夜未熄。对那枚从冰封胃袋中取出的、带着诡异色彩的指纹的比对工作,在高度优先级别下展开。数据库的海量信息被一遍遍过滤,相似的指纹被提取出来,又因细节不符而被排除。
时间在紧张的沉默中流逝。老李靠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假寐,鼾声时断时续。陈默则一直站在白板前,上面已经贴上了王福贵的照片、现场平面图,以及另外两名受害者的基本信息。三个被削去指纹的男人,三个冰冷的现场。一条看不见的线,似乎将他们串联起来,却又模糊不清。
清晨六点多,天光微亮。技术队的负责人张辰顶着一双通红的兔子眼,猛地推开了专案组办公室的门,手里捏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报告,脸上是混杂着疲惫与极度震惊的神情。
“陈队!老李!”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比……比中了!”
老李一个激灵醒了过来,陈默也倏然转身。
“是谁的?”老李急问。
张辰把报告拍在桌子上,手指用力点着上面的一个名字和旁边那张略显青涩的证件照,声音发颤:“王小川!王福贵那个二十年前……报失踪的儿子!”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老李一把抓过报告,眼睛几乎贴到纸面上,死死盯着那个名字和照片,又抬头看张辰,仿佛想确认他是不是熬夜熬昏了头。“王小川?你确定?!二十年前就失踪的那个小子?档案记录是……疑似落水,生死不明,一直没找到尸体那个?”
“确定!虽然指纹区域不完整,但核心特征点的匹配度高达百分之九十八!这就是王小川的指纹!他当年办身份证时留过指纹记录!”张辰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技术人员特有的笃定。
老李拿着报告的手微微颤抖,他看向陈默,发现后者依旧站在白板前,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那双眼睛,深得像不见底的寒潭。
王福贵胃里的指纹,属于他二十年前失踪、在法律上可能已经死亡的儿子。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连环杀人案的常规逻辑。是幽灵归来?是迟到了二十年的复仇?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指向某个尘封秘密的嫁祸?
陈默的目光,缓缓扫过白板上王福贵那张凝固着惊骇的脸。
“查。”他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王小川失踪案,所有卷宗,接触过这件事的所有人。还有,另外两名受害者,”他的手指点向另外两张照片,“深挖他们的过去。重点查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段,查他们是否与王小川的失踪有关。”
他顿了顿,补充道,声音低沉而清晰:
“重点查,他们当年,是不是一起报了案的那三个……‘少年目击者’。”
老李的瞳孔猛地收缩。
尘封的记忆闸门,被“少年目击者”这几个字,轰然撞开。
办公室里弥漫着隔夜咖啡和烟草混合的沉闷气味。老李捏着那份指纹比对报告,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王小川,那个名字像一枚生锈的钉子,猝不及防地从记忆深处撬开了一道缝隙,带着陈年的血腥味。
“少年目击者……”他喃喃自语,猛地抬头看向陈默,“另外两个——张海,赵明!是他们吗?”
白板上,另外两名受害者的照片被迅速贴上。张海,四十九岁,出租车司机,一个月前被发现冻死在自家冰柜旁,右手食指指纹被削。赵明,五十二岁,小区保安,两周前被发现死于废弃肉联厂的冷库,同样失去右手食指指纹。
陈默拿起记号笔,在张海和赵明的名字下面,重重地划了一条线。“王小川失踪案,当年最先发现异常并报案的,就是这三个少年,王福贵的邻居,张海,赵明,还有……李强。”他在“李强”这个名字上画了个圈,打了个问号。“李强还活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