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当探子禀报曹军砍树熏制器械时——
正是三月初六那日——
他立刻意识到事有蹊跷,亲自快马赶往洛阳向董卓报信。
临行前,为防曹军明攻孟津暗渡上游,
他又调派三百骑兵沿黄河上游昼夜分批巡逻,滴水不漏。
这般布置之下,纵使曹操真有渡河之心,也插翅难飞。
董卓初闻徐荣报告曹操伐木造渡具时,竟兴奋得拍案叫绝。
此前他刚向李儒讨教灭曹之策未果,
如今见曹操主动送死,当下捧腹大笑,骂其不过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之流。
当即下令要徐荣佯装疏防,待曹军半渡而击。
李儒却急声劝阻:若此乃调虎离山之计?纵放曹军过河,
届时需从各关抽兵围剿——虎牢关外尚有六万曹军虎视眈眈。
更甚者,若诸侯联军趁机从浮桥过河...
董卓只得咬牙作罢,转而对徐荣大加赞赏,
许诺回长安后必封杂号将军兼关内侯。
徐荣闻言涕泪纵横,连声表忠心。
董卓暗忖李儒举荐徐荣镇守孟津果然高明,
曹操的离间计不攻自破。
待日后史书记载,必成君臣相得的佳话。
最终令徐荣增派三百士卒沿岸巡视,
若见曹军真敢乘木筏渡河,即刻燃烽为号。
董卓将亲率洛阳大军雷霆出击。
当夜徐荣返回孟津关,
不仅加强河防,更往邙山三处烽火台各增十人,
严防值守懈怠误了大事。
不过在他想来——
若曹军还是血肉之躯,
断无胆量踩着那些木箱子渡河。
---
他清楚自己所做的一切可能都是徒劳,但为了万全之策,不得不如此行事。毕竟,曹军给他留下的阴影实在太深。
三月初九正午,徐荣发现曹军正往黄河的木舟上铺设木板,搭建浮桥。于是他与李蒙率领三千关中将士沿河列阵,准备阻击曹军。徐荣再次确认黄河北岸并无曹军踪迹后,采纳了李蒙的建议,分兵一半回营休整,另一半继续驻守阵地。
酉时将至,曹军仍在紧张施工。按徐荣估算,若不加阻拦,次日拂晓浮桥便能延伸至孟津关前的滩涂。再推进百步,定叫他们万箭穿心!他暗自发狠。然而戌时曹军突然停止行动,整片河面陷入诡异的寂静,连半 ** 光都看不见。
亥时鼓声骤起,战马嘶鸣惊醒了和衣而眠的徐荣。他立即唤醒正在休憩的西凉士兵列阵备战。与此同时,早已渡河的曹军精锐正从孟津关背后的邙山密林中悄然出击。
——————
曹仁、曹纯、夏侯惇各率三十名死士,借着夜色向三处火光潜行。不多时,邙山上响起的惊呼打破了夜空。动作太慢!曹纯紧张地望向山下,所幸西凉军被震天的鼓声所扰未察觉异样。多亏祭酒早有谋划...他擦净刀锋继续行动。
另一侧,夏侯渊与曹洪按照军令肃清了黄河沿岸的两百巡逻骑兵,随后各领五百人马封锁了孟津通往雒阳的两条要道。完成任务的曹仁等人则带领九千主力,如暗夜疾风般直扑灯火通明的孟津关。
孟津渡。
徐荣立于河滩,对岸曹营鼓角铮鸣,却不见半点星火。
黑暗如墨,浸透四野。
他忽觉脊背发寒。
一粒火星毫无征兆地刺破夜幕。
紧接着是第二粒、第三粒……转瞬化作燎原之势。
徐荣的呼吸凝滞在胸腔。
对岸的黑暗正在扭曲——先是零星几点,继而百点千点,最终化作遮天火海。他吐出浊气时,发现曹军阵列已在火光中森然成型。
夜半列阵竟能如此齐整?
侧目瞥见副将李蒙同样面露骇色。
河面忽有异动。
数支火把骤然亮起,照出破浪而来的轻舟。舟首按剑而立者,正是大纛之下的曹操本人!
曹孟德疯了不成?
徐荣五指攥紧刀柄。曹军正以惊人的速度铺设浮桥——木箱入水,绳索飞接,木板层层推进。大纛随之前移,每一步都精确得令人胆寒。
前几日缓慢的工程竟是伪装。
此刻浮桥延伸之快,犹如巨蟒扑食。照此速度,不足一个时辰便将吞没孟津渡口。
区区数千兵马……徐荣齿缝间溢出血腥味,就敢强渡天堑?
数百人尚且难渡这浮桥,数万大军强行过河,岂非自寻死路?!
徐荣鸣金击鼓,命全军即刻在河岸列阵。
布阵千余士卒,约需三刻钟光景。
幸而岸上已有一千五百精兵严阵以待,争取时辰倒非难事。
浮桥距孟津关滩头尚余百步之遥。
徐荣已能辨清曹操眉目。
确系曹操无疑。
** 手预备!
徐荣令下,两百弓手应声出列。
曹操再进二十步,便入箭矢所及之地。
莫非是曹操扰敌之计?李蒙至今仍疑曹操真敢渡河。
徐荣默然不语。
俄顷半刻。
曹操即将进入射程。
忽见他俯身拾起船中物件,转身背对徐荣。
陡然间,战鼓轰鸣。
咚——
咚——
咚——
咚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
曹操双臂翻飞,鼓点如疾风骤雨。
曹军喊杀声撼动四野!
浮桥持续延伸,曹操轻舟不断逼近。
徐荣下令放箭。
曹军顿时倒下数十。
曹操任凭箭矢击打铠甲铮铮作响,擂鼓不休。
曹操莫非真要拼命?徐荣已被这番气势所慑。
身后西凉军亦现骚动,阵型渐乱。
莫慌,继续放箭!徐荣再下军令。
又一阵箭雨,曹军折损逾百。
然曹操旌旗仍稳步向前。
** 示警!
徐荣骤然醒悟:曹操今日恐真来赴死!
然则......
曹操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其所恃者,又是何物?
报——敌袭!
有埋伏!
后方遇袭!
惊呼声倏忽自徐荣阵后传来。
**夜色中的伏击**
曹军早已借着夜色的掩护,悄然将孟津关团团围住,连一只飞鸟都难以逃脱。
当黄河上的战鼓声传入曹仁等将领耳中时,他们立刻展开了行动。守卫关口的数十名西凉守兵,猛然发现黑暗中涌现出黑压压的曹军,如同噩梦乍现,惊恐万分。
他们根本不敢抵抗,纷纷转身逃往营寨,口中不停大喊:“敌军来袭!”
“稳住阵型!”
“不准慌乱!”
徐荣厉声呵斥,试图稳住军心,顺手斩杀了几名想要临阵脱逃的士兵。然而,河面上曹操悍不畏死的冲锋早已让西凉军心大乱,此时后方又遭突袭,士兵们哪里还能镇定?恐惧如瘟疫般蔓延开来。
“慌什么!”徐荣一把揪住一名逃窜的守兵,“再敢扰乱军心,定斩不饶!”
“校尉,是曹军!”
“数不清的曹军!”
那守兵已被吓得两腿发软,语无伦次。徐荣心中一震,猛然抬头望向邙山方向,随即遍体生寒——孟津关的烽火早已燃起,而邙山方向竟一片死寂,这意味着曹军已无声无息地夺下了烽火台,切断了雒阳的增援之路!
曹操的鼓声仍在北岸持续擂动,而此刻,南面骤然爆发出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徐荣立即率领百余亲卫向南迎敌,将黄河滩涂的指挥权交给李蒙。
然而,当他亲眼目睹曹仁、曹纯、夏侯惇等将率领九千精兵如潮水般涌来时,才明白“数不清的曹军”绝非虚言。短短片刻,他的心腹便死伤殆尽,徐荣被迫节节败退。
曹军步步紧逼,肃杀之气令人窒息。当溃退至滩涂时,徐荣绝望地发现,三千西凉军已经大乱——北有曹操亲自率军强渡,南有浩浩荡荡的敌军碾压而至,李蒙早已吓得魂飞魄散,丢下指挥狼狈逃命。
西凉军的士气在那一刻彻底崩溃,士兵们再无斗志,纷纷四散溃逃。
他们已无处可逃。
曹仁与曹纯率军步步紧逼,徐荣仓促召集的西凉守军顷刻溃败。
曹操率部登岸,与曹仁形成合围之势。
徐荣率百余亲兵突围而出,欲向雒阳奔逃。
却在半道遭遇夏侯惇与曹洪的伏击。
另有数十西凉士兵试图翻越邙山报信,亦被曹军截获。
不到半个时辰,孟津关重归寂静。
曹操下令火速清扫战场。
八千主力押解两千西凉降卒北渡黄河,随即收起浮桥。
两千精锐留守关隘,又选派归顺的西凉士兵守卫关门。
两百轻骑沿河巡逻。
孟津关恢复平静,唯有关内大帐已尽数易主。
......
关楼内,曹操与陈渡等人正襟危坐。
徐荣、李蒙被押解入内。
李蒙瘫跪求饶,引得众将哄笑。
徐荣怒斥其 ** ,昂首而立。
拖出去。曹操挥手示意。
刀斧手当即将李蒙处决,奉上首级。
徐荣面对血淋淋的头颅,强作镇定。
他深知乱世崇尚气节,反而期待曹操能赏识他的骨气。
曹操那乱世奸熊的名号,竟是亲自跑到许子将府上,逼着人家给他评出来的。
这事还是董卓骂曹操时,被徐荣听了个正着。
难怪他方才对李蒙破口大骂。
此刻他脸上仍挂着副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的神情。
陈渡整了整衣袍,走到徐荣跟前,唤来刀斧手道:把这厮也拖出去斩了。
徐荣被拽到大门外,踉跄跌倒在李蒙血淋淋的无头尸身旁,袍服顿时浸满鲜血。
且慢!徐荣一声暴喝。
怎么?方才不是说不怕死么?陈渡故作玩味地挑眉。
众将哄堂大笑:原来也是个怂包,还当是什么忠烈之士呢。
放 **** !徐荣怒发冲冠,大丈夫死则死矣,有何可惧?!
老子只想死个明白!
你们究竟何时渡河绕到我军背后的?!
将死之人,何必知道这么多?曹洪讥讽道。
不说也罢,动手!徐荣梗着脖子,闭目待死。
那姿态倒显出几分壮烈气概。
陈渡心下鄙夷,面上却不露分毫:三月初六。
你们看见我军伐木那日,我们早悉数渡过黄河,潜入了邙山密林。
三月初六?!
徐荣瞳孔骤缩,忽而面如土色:那些伐木造舟...是故意做给我们看的?!
不然怎会让你误以为我军尚未渡河。曹纯抢着讥笑。
血泊中的徐荣眼神渐渐涣散。
原来如此...
竟是这般...
他喃喃自语道:
眼见你们伐木造船,便想当然以为...
哪料你们早已渡过黄河...
正因我们笃定你们在做渡河准备...
全军视线都盯着北岸,全然疏忽了邙山埋伏...
我还增派哨艇沿岸巡查...
未见你们有上游 ** 迹象...
反倒更确信你们绝无可能出现在背后...
可你们...究竟如何在初六前渡河的?
陈渡轻抚剑穗:没看见浮桥么?
三月初一我军便着手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