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这猴子果然对三界大能一无所知,连镇元大仙的威名都不知晓。
想当年灵台方寸山上,菩提祖师只教他神通,却未传授天地玄机,难怪养成这般桀骜性子。
“师兄且慢下定论。”
猪八戒眯眼道,故意提高了声调,“我听闻镇元大仙确有通天彻地之能。
与其在此猜测,不如入内一探究竟?”
正当众人商议时,两扇朱漆大门忽然洞开。
清风明月飘然而出,衣袂翩翩不似凡俗。
清风拱手问道:“诸位从何而来?”
唐僧整了整袈裟上前:“贫僧乃东土大唐御弟,奉旨西行取经。”
两位童子相视颔首,明月侧身引路:“原来是圣僧驾到,请随我等入内奉茶。”
穿过雕花槅门,殿内陈设令人惊叹。
正中悬挂的“天地”
二字流光溢彩,下方紫檀香案上金炉袅袅生烟。
唐僧恭敬上香礼拜后,忽然疑惑道:“仙观既属道门,为何不供三清四御,独奉‘天地’二字?”
“老师有所不知。”
清风眉宇间透着傲色,“这二字上头当得起,下头还受不起哩!”
“此话怎讲?”
唐僧愈发困惑。
明月接话道:“三清是家师平辈论交,四帝与家师称兄道弟,九曜星君见了家师要行礼,元辰众仙更要尊声前辈。”
“哈哈哈!”
孙悟空笑得前仰后合,“黄口小儿也敢妄言!”
唐僧连忙岔开话题:“不知尊师现在何处?”
清风答道:“家师应元始天尊之邀,赴上清天听讲混元大道去了。”
听闻此言,孙悟空眼中讥讽更甚。
猪八戒见状,故意煽风点火道:“两位仙童年纪轻轻,说话倒是气派得很。”
原来他早认出这对童子,只因转世之故,对方已不识得他们。
孙悟空听了嗤之以鼻:“你这小道童净会夸口!连人都认不全,还敢在此胡吹大气?”
猪八戒见状心下暗喜,只等着瞧好戏。
清风明月果然变了脸色——任谁被这般议论师长都难有好脸色。
此刻,三十三重天外的弥罗宫里,元始天尊正于云床 ,耳中忽然飘进孙悟空那番言语。
天尊面色骤然转冷,周身气息动荡,整座宫殿瞬间被肃杀之意笼罩。
若非顾及西方二圣的情面,他早已一如意打向那泼猴。
极乐世界内,接引见状皱眉道:“师弟,当初为何不让菩提老祖将那些大能的来历一一告知?如今这猴头如此放肆,若不是看在你我面上,元始恐怕真要出手教训他了。”
准提叹息一声:“确是贫僧疏忽。
本想磨一磨他的傲性,谁知竟纵得他无法无天。”
天庭之中,玉帝闻言也不由莞尔。
元始天尊向来心高气傲,证道之前便不曾服过谁,如今竟被一只猴子看轻,叫他如何能忍?若非欠着西方二圣人情,依元始的脾气,定要那猴头形神俱灭。
纵使不便明着出手,这笔账也已牢牢记下。
果然,以元始的性子,即便不明着惩戒,日后也少不了暗中施压。
既是圣人出手,这猴头怕是要吃苦头了。
五庄观内,唐僧见清风明月脸色不悦,赶紧拉开悟空赔礼:“两位仙童莫怪,贫僧这徒弟鲁莽,贫僧代他赔罪。”
悟空仍是一脸不以为然。
他心想,当年大闹天宫也不见这两个老道露面,能有多大本事?元始天尊虽位列三清,可老君不也是三清?还不是被他闹得不得安宁。
他却不知,老君只是圣人善尸,而元始却是真正圣人,若要教训他,不过弹指之间。
清风明月见唐僧致歉,脸色稍缓。
这位长老倒是知礼,不像那三个凶徒蛮横。
师父临行前交代,若确认是唐僧,便以两枚人参果款待,只是不能让那三个恶徒知道。
为确认身份,二人问道:“高僧果真是从东土大唐而来?”
刚回来的悟空不耐烦道:“不是早说过了?”
二人不理悟空,只望着唐僧。
唐僧合掌道:“正是。”
清风明月便道:“请高僧稍候,家师特意交代奉上两枚仙果,我们这就去备来。”
二人说罢,持金击子打下两枚人参果,端到厅中请唐僧享用。
谁知唐僧一见那果子,顿时面色发白,连声道:“阿弥陀佛!这分明是未足三日的婴孩,贫僧如何吃得?”
当年盂兰盆会上,他也曾对镇元子说过类似的话。
清风与明月面露尴尬,未料圣僧肉眼凡胎,竟不识这仙家至宝。
清风向明月递个眼色,明月上前解释:“长老误会了,这是人参果,并非婴孩。”
唐僧连连摇头:“荒唐!父母怀胎十月,历尽艰辛才得的孩子,怎会是树上结的果子?”
“出家人不打诳语,这果真是树上所长。”
清风继续劝说。
“一派胡言!树上怎能结出人形?快拿走!”
唐僧语气坚决。
清风明月见状,既敬他德行高洁,又叹他不识珍宝,只得端果退回偏房。
这人参果甚是玄妙,摘下后不能久存。
二人回房商量,决定各自分食一枚。
正当他们吃得津津有味,隔壁的猪八戒听得清楚,馋得口水直流。
他眼珠一转,计上心头,忙跑去找孙悟空。
“师兄!师兄!”
猪八戒高声喊道。
“你这呆子不准备斋饭,跑来做什么?”
孙悟空奇怪道。
“你可晓得这观里有件宝贝?”
猪八戒压低声音,神秘兮兮。
“什么宝贝?”
“听说过人参果吗?”
见悟空来了兴趣,猪八戒暗自得意。
孙悟空摇头道:“只知它名列十大先天灵根,倒不曾亲眼见过。”
两个道童将人参果捧给师父,不料师父推说形似婴孩不忍食用。
他们暗自欢喜,索性自己享用起来。
猪八戒馋涎欲滴,怂恿道:大师兄本事通天,何不摘几个尝尝?
这有何难!孙悟空当即起身。
猪八戒急忙提醒:需用金击子才能采摘。
孙悟空会意,悄取金击子潜入果园。
此时沙僧回屋不见悟空,猪八戒得意道:我让他摘人参果解馋去了。
沙僧会心一笑:你这呆子倒会盘算。
他早看穿猪八戒的算计,却佯装不知。
毕竟他的使命本就是给取经队伍制造磨难。
二人闲谈间,孙悟空已潜入果园。
金击子轻敲,人参果应声坠落,触地瞬间竟消失无踪。
孙悟空遍寻不着,怒召土地神斥问:老孙当年大闹天宫时蟠桃仙丹任取任求,如今摘个果子你也敢作祟?
土地神慌忙解释:大圣息怒!此果遇金则落,着土即入。
方才坠地的果子已没入地下,这土比生铁还硬,小神实在无能为力啊!
孙悟空这才消气,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他重返树梢,一手执金击子,一手扯衣作兜。
连得三果兜在怀中,昂首返回居处。
清风明月全然未觉。
猪八戒谄媚迎上:可得手了?
孙悟空亮出衣兜:正好三个,每人一个。
沙僧近前端详,故作惊讶:莫非是人参果?
孙悟空挑眉:你竟认得?
沙僧忙道:昔年在天庭时,曾见仙家进献王母,远远望过几眼。
实则他尝过更珍贵的黄中李,只是不便明言。
三人分食后果真修为精进。
孙悟空随手抛掷金击子恰被道童瞥见,又闻猪八戒嚷着再吃,清风明月急赴果园清点,发现竟缺了四果,当即怒气冲冲找唐僧理论。
唐僧面对责问温声解释:贫僧初见仙果便心中不安,岂会行窃?
清风冷笑:纵使你没偷,怎保徒弟们不偷?
唐僧沉吟道:且唤他们来对质。
若确有其事,定当赔偿。
明月拂袖讥讽:说得轻巧!此等仙果岂是凡物能偿?
唐僧佯装未闻,召来三个徒弟。
孙悟空满不在乎道:师父莫怪,原是八戒嘴馋,哄我摘了三果弟兄分食。
明月拍案怒斥:胡言!明明少了四果,还敢狡辩!
这连番辱骂激得悟空心头火起,暗咬钢牙。
若非顾忌师父念那紧箍咒,他早就一棒打向这两个无礼童子。
转念间,他忽生一计——既然他们如此咄咄逼人,不如断了这祸根!
他暗施神通来到人参果树前,抡起金箍棒便砸。
说来也怪,这号称先天灵根的仙树竟轰然倒地。
原来镇元子早已撤去防护,有意要教训这猴头。
清风明月见悟空任他们辱骂却不还口,正自生疑。
待回来查看,却见仙树倒地,人参果尽数不见,顿时大惊失色。
这时镇元子的虚影显现,安抚道:“莫慌。
此事我早已知晓,自有主张。
你们只装作不知,晚间用捆仙绳留他们一夜。”
这特制的捆仙绳虽非真品,也能困住大罗金仙以下的修士。
偏巧悟空修为恰在此限,终是着了道。
仿制的捆仙绳终究是后天之物,哪里困得住天生灵猴?果然子夜时分,金箍棒起处,绳索寸断。
悟空救出师父师弟,连夜逃出五庄观。
他们前脚刚走,清风明月便寻到此处。
“待老爷回来,定要他们好看。”
清风冷笑。
明月会意点头,自去歇息。
师徒四人纵马疾驰。
白龙马虽是神驹,唐僧却不过凡胎,哪经得起这般颠簸?奔出百十里便连声叫苦。
众人只得在树下歇脚。
云端上,镇元大仙摇头叹息。
堂堂地仙之祖,连三清四御都要礼让三分。
这几个倒好,犯事后竟敢大喇喇歇脚,是真不知天高地厚?也罢,省得他多费周章。
袍袖轻拂,道人已立于树下。
“长老从何处来?”
镇元子执礼相问。
唐僧慌忙起身还礼:“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
这一答倒让镇元子一怔,随即笑道:“东去有座万寿山,山中五庄观乃地仙之祖道场。
长老可曾路过?”
悟空听得心惊,急道:“不曾不曾!我们走的是官道!”
“泼猴休要狡辩!”
镇元子怒极反笑,“毁我人参宝树,还想蒙混过关?”
话音未落,金箍棒已挟风雷之势劈来。
拂尘轻扬,万钧神兵竟如朽木。
大袖舒展似乾坤倒转,师徒四人顿觉天旋地转。
待回神时,已被重重锁链捆在五庄观内。
刑具加身,悟空却浑若不觉。
镇元子冷眼旁观:“原来是仗着金刚不坏之躯。
好,不打你了——倒要看看这金蝉子转世,可也有这般本事!”
“住手!”
悟空急挣锁链,却被无形法力禁锢。
镇元子袖手而立:“任你大闹天宫的本事,今日也休想脱身。
便是如来亲至,也须还我宝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