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龙王千恩万谢退出殿去,却不知唐王这番承诺尽是空谈,更想不到明日午时那青锋剑会入梦取命。
虽注定身首分离,但天地间总存一线生机——他的龙魂将暂居地府,待西游功德圆满时自可归位。
这本就是天庭与西天博弈的棋局,泾河龙王不过是众多弃子中的一枚罢了。
三十三重天凌霄殿上,武德星君正色奏道:泾河龙王为赌约擅改雨数,欺瞒天庭……众仙卿闻言哗然。
虽说西游开局在即,但谁也没想到会以这般事端开场。
宝座上的玉帝垂眸道:敕令魏征明日午时三刻行刑。
葛仙翁领旨驾云而去,殿内旋即又议起其他天务,方才之事恍若浮云掠过。
西天灵山莲花座上,如来法音忽然一顿:观音尊者,东土机缘已至。
遵照佛祖法谕,端坐莲台的菩萨恭敬领命,随即驾着莲台飘然离去。
大雷音寺内诸佛纷纷投来羡慕目光——这分明是份功德无量的差事,未来能积累无边福报。
无奈众人皆无缘争取,只得眼望着菩萨远去的身影。
如来心中明镜似的,座下这些佛陀品性参差不齐。
有清净修行者,亦有昔日凶顽之辈,皆因西方二圣度化才共聚灵山。
如此混杂的班底,西游大计又耽搁不得,观音自然成了唯一可靠的人选。
此时长安皇城内,太宗皇帝正与魏征对弈。
棋至中盘,魏征察觉天子有意拖延,情急之下佯装酣睡,元神却悄然离体。
太宗见状轻叹,为的丞相披上外袍,转身处理政务去了。
刑场之上,被天兵押解的泾河龙王面如土色。
他原以为唐王金口玉言必能保全性命,岂料魏征元神出窍前来监斩。
待看清来人,龙王惨然苦笑——那道朦胧虚影,分明是脱壳元神!
早知今日——龙王悲鸣未绝,龙泉宝剑寒光闪过。
血溅三尺,龙首翻滚,无头龙躯轰然倒地。
宫中,魏征元神归位后立即请罪:陛下明鉴,天命难违。
方才臣梦中已斩龙王。
话音未落,一颗狰狞龙首坠入大殿,惊得太宗当场昏厥。
此后夜夜惊梦,纵有秦琼、敬德把守宫门,终究人力有限。
无奈之下,太宗下诏举办水陆 ,特命金山寺江流儿主持。
这玄奘法师虽年方弱冠,却是金蝉转世,佛法造诣冠绝全寺,连老住持都自叹弗如。
(起初李世民对金山寺派个小和尚应付差事颇为不满,但听闻唐玄奘的往事后,心中不由生出一丝兴味,竟莫名应允了他主持水陆 。
)
令李世民惊讶的是,唐玄奘讲经确实不凡。
一开始就让他通体舒泰,经声绵延中,连日疲惫渐渐消散,使他对这位年轻僧人更加另眼相看。
专心讲经的唐玄奘并未察觉君王心思,更不知自己的天命将至。
经声回荡之际,被压在桃山下的孙悟空忽然望见祥云,急忙喊道:“菩萨请留步!可是来放我出去的?”
观音闻言略显诧异,心想这猴头一见她就胡思乱想,摇头道:“顽猴莫要做梦。
此山乃大天尊亲设,无他法旨谁敢擅动?”
见悟空目光黯淡,又话锋一转:“但你若愿保护取经人西行,不久自可得解脱。”
“我一千个愿意!”
悟空急得抓耳挠腮,“只求菩萨告知取经人何时到来?”
“快则十天,慢则三月。”
观音留下缥缈余音驾云而去,独留猴王在山间出神,金睛中闪烁着难解的光芒。
九重天上,玉帝凝视昊轩镜中的猴影轻笑。
当年赵公明在桃山那番话显然已生根发芽,待这猴头再登天界时,定会惊得目瞪口呆。
视线转向东海金鳌岛,刚出关的赵公明忽有所感,掐指一算便知西游即将启程。
“陛下这是要借我之手啊。”
赵公明摩挲着定海珠哑然失笑。
既然玉帝默许,正好与西方教清算新仇旧恨。
当年准提接引趁火 的账,如今该连本带利讨回来了。
混沌深处,昊轩掂着混沌精金皱眉:“系统,你确定这茫茫混沌真有残界?”
机械音立即回应:“主人放心,只是洪荒周边早已被搜刮干净。
您才出来多久?连混沌风暴都还没遇见呢。”
昊轩在混沌深处前行,寻找世界的残痕,期望汲取破碎本源壮大自己,无声无息。
人间长安,喧闹食肆中,化作老僧的观音听闻市井闲谈,观望来往行人。
恰逢李世民带着侍从走进酒楼,那“老僧”
便展示佛门法器,引得众人注目,连天子也被吸引。
因水陆 上玄奘曾言小乘佛法局限,必须前往大雷音寺求取大乘真经。
此刻这突兀现世的袈裟禅杖,恰似天赐礼物。
“不知方丈宝物价值多少?”
李世民询问道。
老僧注视天子,只答:“若遇有缘人,分文不取。
玄奘法师就是有缘人。”
说罢现出菩萨真身离去,惊得满座哗然。
李世民怔了许久,才命人收好法器,召玄奘入宫筹备西行。
诸天仙佛皆关注此局,或赞许,或漠然。
天庭众仙纷纷派遣座下生灵下界,太上老君派出金银童子、青牛,东极青华大帝放出九头狮,都要为取经路设置障碍。
三界散修也派遣仆从入世,只因这西行是量劫后难得的功德机缘。
自封神一役后,功德难求,即便是佛门也需借此大兴。
瑶池仙境中,自昊轩踏入混沌后,瑶池也已闭关修炼,只留玉帝、王母二尸执掌天宫。
此刻除了玉帝王母对坐,昊轩座下三大弟子——敖辰、孔宣与大鹏也齐聚于此。
这些昔日各自镇守一方的大能,今日相聚,既为探望师尊,也为商议西行大事。
琼浆饮尽后,玉帝目光转向银发龙君:“龙族之事可安排妥当了?”
敖辰执礼回答:“禀师尊,敖烈已到鹰愁涧等候命令。”
玉帝点头,又看向那对禽族兄弟。
金翅大鹏不等询问便道:“鹏魔王已被点化,此刻正在狮驼城待命。”
“如今业障已消,你们修为进展如何?”
玉帝指尖轻叩案几。
敖辰与孔宣齐声应答:“弟子皆已至准圣圆满,隐约触及混元门槛。”
唯独大鹏挠了挠头:“弟子尚在准圣后期...”
话音未落,一枚核桃已击中他额头。
玉帝甩袖道:“平日贪玩荒废修行,从今天起闭关修炼,不到巅峰不许出来!”
“师尊!”
大鹏苦着脸看向王母,却见师母掩嘴轻笑:“你师兄会亲自监督。
大劫将至,多一分修为就多一分生机。”
大鹏垂头丧气,暗自抱怨这善尸化身为何如此严格。
此时人间正值桃李芬芳,玄奘法师饮完唐王饯行酒,怀揣故土踏上西行之路。
白虎岭遭遇虎妖惊魂,幸得太保仗义相救。
辞别猎户独行至两界山,忽闻地底传来呼喊。
玄奘勒马观望,只见山石下压着个金睛毛脸的猴王。
“师父莫怕!”
那猴头急忙道,“俺老孙是观音菩萨点化的取经人,专门在此等候圣僧。”
玄奘捻着佛珠迟疑:“既是菩萨指引,为何落得如此境地?”
孙悟空讪笑:“早年狂妄触怒天庭,被如来佛祖 于此。
恳请师父向玉帝求情,救俺老孙脱离苦海。”
说话时,那双火眼金睛却闪着狡黠的光。
三藏法师双手合十,虔诚跪拜:“玄奘恳请圣父垂怜,释放那顽劣猴王。
五百年 ,想必他已知天威难犯。”
九霄云外传来隆隆道音:“既然金蝉子求情,就准许这猴头随你西行。
但是——”
天帝话音陡然转厉,五指山应声化作飞灰,“泼猴若再犯天规,定教你形神俱灭!”
山崩石裂处,一道金光冲天而起。
孙行者翻身跪拜,火眼金睛中难得露出敬畏:“谢过大天尊开恩!老孙这次定当洗心革面。”
待天道威压散去,猴王才摸着头上金箍对唐僧郑重行礼,从此师徒名分确定。
殊不知云端之上,二十八宿正暗中传讯。
奎木狼洞府中,琉璃盏映出下界景象:“那取经人已过两界山。”
星君指尖轻敲案几,惊得满山小妖不敢作声。
更远处,青狮白象吞吐妖云,金翅大鹏暗中窥视,三界妖魔闻风而动。
须弥天菩提树下,准提道人七宝妙树光华大盛:“师兄请看!金蝉脱壳,灵猴归位,我西方气运已现龙抬头之势。”
接引道人却望着九幽深处皱眉,十二品金莲竟无故震颤。
血海翻涌间,阿修罗众突然 动。
冥河老祖惊觉元屠阿鼻双剑鸣响,抬眼只见洪荒胎膜外黑气弥漫。
紫霄宫中道祖猛然睁眼,手中造化玉碟“咔”
地裂开一道细纹。
凌霄殿上,真武大帝玄武皂雕旗无风自动。
玉帝凝视下界突然降旨:“命雷部二十四天君布周天星斗大阵,凡魔气沾染者——”
漫天星斗应声移位,“格杀勿论!”
九重天外,一缕黑气悄无声息渗入南天门。
守门魔礼海突然捂住混元珠伞,惊见伞面珍珠竟沁出丝丝血色。
混沌深处响起诡谲道音:“鸿钧老儿,本座这份西游贺礼...你可还满意?”
西方灵山,大雷音寺内,如来望着仍未驯服的猴王,暗自思量:“唯有消磨其灵性,方能令其皈依。”
只见他袍袖轻扬,六道佛光转瞬化为六名妖怪——眼贪色、耳恋声、鼻追香、舌嗜味、身执触、意逐欲,化作劫难横亘在取经路上。
那泼猴见状怒不可遏,金箍棒横扫之下,六怪顿时毙命。
不料妖魔尸身竟化作金光钻入猴王七窍,欲净化其凶性。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璀璨金芒自悟空体内迸发,与佛光针锋相对,护住了那桀骜不驯的本性。
莲座上的佛祖眉头微皱,随即了然——这必是凌霄殿那位的手笔。
他转向座前菩萨:“观自在,这禁箍就由你送往东土。”
在三十三天之外,接引与准提两位教主看着眼前景象,神情变幻不定。
他们并未留意到,九重天上的昊轩上帝正默默注视着这场布局。
对西方所设下的种种暗棋,这位三界主宰早已洞悉一切。
人间路上,玄奘仍在为徒弟杀生之事反复训诫。
孙悟空却只是挠着耳朵,一脸不以为意。
待到夜深,菩萨入梦授予紧箍咒法,那顶精致的僧帽已被悄然放入行李中。
次日清晨,三藏捧着镶金花帽温和说道:“这是为师昨夜亲手缝制,你试试看。”
当金箍紧紧套住猴头时,僧人眼中闪过一丝怜惜:“待取经功成,为师定求佛祖解除这束缚。”
本该受制的孙悟空,此时眼中却有金光暗涌。
未来的因果,再难预料。
唐僧的话语让愤怒的孙悟空渐渐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