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匪这个词说起来简单,其实是一项漫长且费力的工作。
盛世时一旦开始大型剿匪活动,就是几年的功夫,费时费力费钱,搞得老百姓都受不了。
到了王朝末年更是承担不起这种开销。
所以末期的朝廷通常不会剿小匪,因为有心无力,到处都是流民形成的流寇,根本剿不过来。
那些往日里温顺的建民,在没饭吃的时候就成了人形野兽,根本杀不完。
今天杀了,明天又冒出来。
一茬儿接一茬儿,根本除不了根。
而且除了内在隐患,边关还有外族虎视眈眈。
吴襄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这些百姓不能顾全大局,再多忍耐忍耐,等老天爷风调雨顺,有了好收成,不就有好日子过了?
皇上已经下旨免了几年赋税,他们还不知足。
饿几天肚子就要造反,简直不当人子!
“建民就是建民,不堪一击。”
吴襄拿着单筒望远镜观察着连云峰山上动静,语气轻蔑。
不知是说连云峰的山匪还是说他自己的兵。
他军中招了不少流民,这些人本就是充做填坑肉盾用的,只是即便要用,也需得让他们听话,懂得军令如山。
而不是整天想着混饭吃,一打仗就跑。
这次剿匪试炼,就是他用人前的磨刀之举。
把招募来的流民新兵赶上山,即便是跑也没地方跑,山匪会替他把逃兵杀掉。
活下来的奖励几个钱,发些粮食冬衣,自然而然就会效忠。
真上了战场就会心甘情愿的往前冲,去消耗对方的骑兵,刹一刹锐势,最后再由自己的亲军精锐去跟对方硬碰硬,取得胜利。
连云峰喊杀声震天,吴襄和他的亲军并不进山,只守在外围不许人出来。
但几万流民官兵涌入山林犹如万鸟归林,除了一开始的喊杀声,后面慢慢就安静下来,时不时才传来惨叫。
吴襄悠然地在山外喝着茶,时不时看一眼山上。
——————
“十万大军???”
云澈听见外面传来的消息,整个人都亚麻呆住了。
这是犯了什么罪才能被十万大军围剿?
他上一次听到十万这个数字,还是天兵天将围剿花果山水帘洞,找猴哥儿算账。
“虚肯定有点虚,但几万人应该有。”
陆鸣在军营里待过,很清楚这方面的虚张声势。
朝廷根本养不起这么多人,又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兵。
多半都是临时为了一口饭才参的军,只有临战前才能吃顿饱的。
“几万人也很多了,按你说的把他们赶上来是为了练兵,他们要是在村寨住下,还真麻烦了。”
农民最了解农民,哪怕山里人把粮食藏的再隐蔽,由流民组成的官兵也能找到一些,不管是走是留,对连云峰的半匪原住民都是灭顶之灾。
陆老汉带着两个年龄大些孙子坐在一边,听这两口子说话,心里却不是想以后怎么过。
他担心其他那四个儿子,东南西北四海。
“还是要快些好起来,家里就指望你了。”
陆老汉长叹一声,把一篮子鸡蛋往云澈身边推了推:“所有粮食都先紧着老五吃,让他快些好起来。”
云澈点了点头,有些可惜那些鸡。
因为鸡下了蛋会咯咯哒的叫唤几声,所以陆家人逃上山的时候把鸡杀了大半,仅剩四只绑上来。
给他留一只,另外三只是家里的。
而杀掉的那些鸡,也不敢现在煮着吃,正挂在通风的地方风干呢。
“或许我们可以借着山神的名义把粮食拿出来。”
云澈入梦看过自己的地,发现即便不在家里,那块地依旧在,只是厢房变成了现在的临时居所,他依旧能拿出梦里的粮食。
“等一等吧,流民组成的官兵很快就会把村寨里的存粮吃光,他们待不住就会回去了。”
陆鸣没说的是他们回去之前,肯定要上山搜一搜,有了死伤山外才会鸣金。
他怕吓到媳妇。
而云澈则认为陆鸣是要等大家手里的粮食都消耗的差不多再出手,这样才能显示出“山神”的厉害,让人无从质疑,只能相信。
“果然不能小看古人啊!玩神话故事古人不比我差。”
云澈心中暗暗警惕,庆幸自己没有太早露出这个打算。
以神权为主导的构架很容易产生极端。
比如——有人提议把他架火上烧一烧……
他以前没想过用这个方式切入,主要也是缺乏武力,护不住他的神权谎言,更经不起质疑。
而现在即将迎来大缺粮的连云峰,质疑他的声音会被肚子的饥饿掩盖。
神权谎言或许会顺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