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亲临见证水泥神效,并下旨设立“水泥司”全力推广,此举如同给本已势头强劲的科技革新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朝堂之上,明面上的反对声音几乎销声匿迹,至少,无人再敢公然质疑水泥本身。
苏云浅雷厉风行,迅速以理工学院匠作院为核心,组建起水泥司的班底。她亲自优化立窑结构,制定严格的生产流程和品控标准。京郊的第一座官营水泥厂很快拔地而起,巨大的窑炉日夜不息,吞吐着石灰石与黏土,产出灰色的希望粉末。
第一批高标准的水泥,被优先用于两项具有象征意义的工程:一是翻修自京城至通州码头的官道,将其改造为平坦坚固的“水泥驰道”;二则快船运往海外“曙光镇”,用于加固码头、修建永久性仓储和防御工事。
修筑驰道的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以往需要成千上万民夫开采、运输、铺设巨石的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将按比例混合好的混凝土直接浇筑在平整压实的地基上,再用特制的工具抹平。进度一目了然,几乎一天一个模样。
当第一批商队的马车碾压在新修好的、平坦如镜、毫无颠簸的水泥路面上时,车夫们发出了难以置信的欢呼!以往需要小心翼翼、耗时大半日的路程,如今竟能轻松畅行,时间缩短了近半!消息传开,往来京通的商旅纷纷改道,争相体验这“神迹之路”。
实实在在的便利与效率,胜过千言万语的宣传。民间对“镇海王”和“水泥”的推崇,达到了新的高度。甚至开始有百姓自发组织,请求官府也能用水泥修缮他们乡间的道路。
然而,旧利益集团的根基盘根错节,岂会坐视自身被轻易取代?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这日深夜,京郊水泥厂方向,突然传来一声剧烈的爆炸声响,火光映红了小片天空!
消息第一时间报到了摄政王府。
“王爷,王妃!水泥厂一座立窑……炸了!”侍卫统领面色凝重,“现场一片混乱,据值守工匠说,是窑体突然破裂引发,幸而夜间作业人手不多,仅十余人受伤,无人死亡,但那座窑……全毁了。”
风宸煜脸色瞬间阴沉下来。苏云浅则蹙起眉头,新型立窑是她亲自参与设计,结构强度经过反复计算,正常操作下绝无可能突然爆炸。
“封锁现场,所有人不得进出。调玄甲卫过去,严查!”风宸煜冷声下令。
苏云浅站起身:“王爷,我亲自去看看。”
“不行!”风宸煜立刻反对,“现场危险,情况不明……”
“正因情况不明,我才必须去。”苏云浅语气坚决,眼中闪烁着冷静的分析光芒,“如果是意外,我需要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以防后续再发生。如果是人为……我更要知道,他们用了什么手段。”
见她态度坚决,风宸煜知拗不过她,只得加派大量护卫,亲自陪同她赶往京郊。
水泥厂内,一片狼藉。一座高大的立窑彻底坍塌,砖石混杂着未燃尽的原料和凝固的水泥块散落一地,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石灰的刺鼻气味。受伤的工匠已被抬走救治,留守的厂吏和工人们面如土色,惊魂未定。
苏云浅无视了周围的劝阻,直接走入废墟核心区域。风宸煜紧随其后,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她蹲下身,仔细检查着断裂的窑体碎片,用手指捻起一些爆炸残留的粉末,放在鼻尖轻嗅,又观察着爆炸冲击的痕迹方向。
“不是意外。”片刻后,苏云浅站起身,语气冰冷而肯定,“是人为爆破。有人将威力不小的火药,巧妙地安置在窑体承重的关键部位,从内部引爆。”
她指向几块特定的碎片:“看这里的灼烧痕迹和金属残留,用的是军中最常用的黑火药,但做了延时处理。而且,对方很懂行,知道炸哪里能造成最大破坏。”
风宸煜眼中寒光暴涨:“军中火药?好大的胆子!”这意味着,对手不仅来自民间利益受损者,很可能还牵扯到了军方或者能接触到军械的人!
“查!给本王彻查!所有近日接触过火药库、有可能私藏火药的人员,一个都不许放过!”风宸煜震怒。此举不仅是在破坏新政,更是在挑战他的权威,触碰他的逆鳞!
玄甲卫的效率极高,结合现场遗留的蛛丝马迹和火药流向的排查,很快锁定了嫌疑目标——水泥厂一名负责夜间巡逻的小管事,以及工部虞衡清吏司(负责薪炭、窑冶等事)的一名主事。那小管事在被抓前已在家中“悬梁自尽”,留下了一封语焉不详的“认罪书”,声称是因不满水泥厂待遇,心怀怨恨而行此报复。而那名工部主事则矢口否认,咬定与自己无关。
线索似乎断在了这里。
“死无对证,好一个金蝉脱壳。”风宸煜看着汇报,面沉如水。他心知肚明,一个小管事绝无能力策划得如此周密,背后定然有人指使,且能量不小。
苏云浅却显得相对平静。“对方此举,一为破坏,延缓水泥推广;二为震慑,警告那些依附于新法的人;这三嘛……”她冷笑一声,“或许也想试探一下我们的反应和底线。”
“他们这是在玩火!”风宸煜语气森然。
“既然如此,我们便给他们一个‘明确’的反应。”苏云浅眼中闪过一丝厉色,“王爷,水泥厂不仅不能停,还要扩大规模!我建议,立即在江南、辽东等原料产地,同时筹建三座新的官营水泥厂,并由军工总署派出护卫,直接驻厂!至于道路修建,非但不能放缓,还要加快!就用这水泥,尽快将京城与北境、东南沿海的主要城镇连接起来!”
她要让对方明白,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不仅无法阻挡大势,反而会促使他们以更坚决、更迅猛的姿态推进改革!
“好!”风宸煜立刻赞同,“本王这就下令,调拨款项人手!倒要看看,谁还敢伸手!”
与此同时,苏云浅也加强了对理工学院和军工总署的安保,尤其是核心研究人员和工匠的保护。她深知,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绝不能有失。
水泥厂的爆炸案,在朝廷高压调查和风宸煜的强势介入下,最终以“小管事挟怨报复”结案,那名工部主事也被寻了个由头贬黜出京。表面上,风波似乎平息。
但苏云浅和风宸煜都清楚,水面下的暗流只会更加汹涌。旧势力的反扑绝不会就此停止,他们只是在积蓄力量,等待下一个更致命的时机。
然而,时代的车轮已然滚滚向前。
通往通州码头的水泥驰道正式竣工通车之日,万民空巷,商贾云集。皇帝亲自题写“通衢大道”匾额,立于道旁。
站在平坦宽阔、笔直延伸向远方的大道上,苏云浅对身旁的风宸煜轻声道:“王爷,你看,这条路,他们炸不断。我们脚下的基石,他们更撼不动。”
风宸煜握紧她的手,目光坚毅:“那就让他们看着,我们如何用这基石,铺就一条通往盛世巅峰的……通天之路!”
破坏与建设,阴谋与阳谋,在这变革的大时代里激烈碰撞。
而苏云浅,正以科技为矛,以决心为盾,一步步将帝国的蓝图,从纸面变为不可阻挡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