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星图指向银河中心一个被称为“起源之涡”的极端区域;
苏云浅解读倒计时为“最终筛选”时限,主张启动“火种远征”计划;
帝国分裂为“远征派”与“留守派”,风宸煜力排众议,支持苏云浅开启万年航程。
---
“精卫号”带回的星图与倒计时,在帝国最高层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震动与激烈的辩论。星图被交付给帝国最顶尖的天文学家与天体物理学家进行联合破译。
数月后,结论出炉,却让所有人的心沉入了谷底。
那个被标记的坐标,位于银河系中心区域,一个被天文学家临时命名为“起源之涡”的极端星域。那里恒星密度极高,引力场复杂到令人发指,充斥着强烈的辐射、未知的空间现象以及……根据理论推测可能存在的、极其不稳定的超大规模引力源,甚至可能是……一个休眠的超大质量黑洞的吸积盘边缘。
那里绝非生命能够存续的乐土,更像是一个宇宙的“绞肉机”,一个连光线都难以逃脱的死亡陷阱。
“巡天者”指向这样一个地方,用意何在?是某种终极考验的场地?还是一个文明的坟场?
与此同时,苏云浅对那长达万年的倒计时,提出了自己的解读。她结合“维度碎片”中蕴含的、关于宇宙尺度文明演化的零星信息,以及“巡天者”那超越理解的技术表现,得出了一个惊人的推论:
“这或许不是侵略,而是一场……筛选。”她在御前会议上,面对神色各异的重臣,声音清晰而冷静,“‘巡天者’,或者它背后的存在,可能是一个远远超越我们想象的、在银河系乃至更大尺度上活动的超级文明。它散布‘星尘’监视,设定屏障筛选,给出坐标和时限……这一切,更像是在进行某种周期性的、对新生文明的‘资格认证’。”
“认证什么?”风宸煜沉声问道。
“认证我们是否有资格……参与更高层次的文明游戏,或者,是否有能力在未来的某种宇宙级事件中生存下来。”苏云浅目光扫过众人,“那一万年的倒计时,就是留给我们的‘预备期’和‘考试时间’。时间耗尽之时,要么我们达到某种标准,前往‘起源之涡’接受最终的‘考核’;要么……就被视为失败品,被无情地……清理掉。”
“清理”二字,让整个大殿的温度都仿佛下降了几分。
“荒谬!”一位老臣忍不住出声反驳,“仅凭猜测,就要我泱泱大国,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考核’,倾尽所有,去奔赴一个必死之地?”
“这不是猜测,这是基于现有信息最合理的逻辑推演!”苏云浅寸步不让,“‘巡天者’的技术已经证明,它们拥有轻易毁灭我们的能力!但它们没有这么做,而是给出了时间和地点。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提示!如果我们选择忽视,坐以待毙,一万年后,等待我们的很可能就是彻底的灭亡!”
朝堂之上,瞬间分裂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留守派”认为,应该专注于太阳系的发展,利用这一万年时间大力发展科技,巩固防御,或许能找到与“巡天者”周旋甚至对抗的方法。贸然远征银河中心,无异于自杀,且会耗尽帝国积蓄,导致内部崩溃。
“远征派”则坚信苏云浅的判断,认为固守太阳系就是坐以待毙,唯有主动出击,把握这一万年的窗口期,集中力量实现技术突破,前往“起源之涡”寻找答案,才是文明唯一的生路。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帝国的未来,站在了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
风宸煜沉默地听着双方的激烈辩论,目光最终落在了苏云浅身上。他看到了她眼中的坚定、理性,以及那份源自对未知不懈探索的炽热光芒。他知道,她提出的道路虽然无比艰难,甚至希望渺茫,但却是基于对敌人最深刻的认知和对文明最深远责任的考量。
“够了。”风宸煜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瞬间压下了所有的争论。
他站起身,走到龙椅前,面向群臣,声音沉稳而决绝: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固守,或许能得一时安宁,但将命运寄托于强者的怜悯或疏忽,非我大夏风骨!唯有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方是强国之道、存续之本!”
“朕意已决!启动‘火种远征’计划!倾帝国之力,建造能够跨越万年时光、抵达银河中心的‘希望方舟’!此乃我华夏文明,为生存,为未来,向宇宙发出的……最强音!”
皇帝的金口玉言,为这场争论画上了句号。
“火种远征”计划,正式提升为帝国超越一切的最高国策。它不再是秘密的“火种库”备份,而是公开的、举国参与的、旨在跨越万年时空的宏伟远征!
“凌霄星港”被扩建为巨大的造船基地,新一代的“星槎”设计图在苏云浅主持下开始绘制,它将更大、更强、更持久,能够搭载足够多的人口和文明遗产,进行近乎永恒的航行。
选拔与培训在帝国范围内展开,数以百万计最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历史学家、农夫、工匠……乃至冷冻保存的动植物基因和地球生态样本,都将成为“希望方舟”的一部分。
这是一场豪赌,赌上整个文明的现在,去博取一个遥不可及的未来。
苏云浅站在更新后的星图前,目光仿佛已经穿越了万载时光,落在了那片被称为“起源之涡”的死亡星域。她知道,前路漫漫,凶险未知,但这是人类文明,在面对浩瀚宇宙和未知强者时,所能做出的最勇敢、也最骄傲的选择。
万年之约,始于足下。火种远征,就此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