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倒台带来的余震渐渐平息,永昌侯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只是这平静之下,是苏擎的沉默与苏雨柔日益增长的惶恐与怨恨。
苏云浅乐得清静,将全部精力投入“云裳”的发展与新技术研发中。“玉露”与“玉容膏”系列已成为京城贵妇圈中身份与品味的象征,供不应求。她积累的财富足以让她进行更长远的规划。
然而,京城的繁华之下,暗流从未停歇。这日,颜如玉带来一个消息,神色间带着一丝凝重:“云浅,近日边关似乎不太平。北方的狄戎部落屡屡犯境,边境几座城池告急,朝廷为此争论不休。”
苏云浅正在翻阅一本这个时代的《百工图鉴》,闻言抬起头。她对政治军事本不敏感,但“边关告急”四个字,却触动了她作为军工专家最核心的神经。
“战事…很吃紧吗?”她放下书卷。
“听说…不太好。”颜如玉压低声音,“狄戎骑兵骁勇,来去如风,我们的军队往往被动挨打,损失不小。而且…他们的弓箭和弯刀,似乎比我们的军械更精良些…”
苏云浅眸光微凝。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武器装备的优势往往是决定性的。她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关于材料学、力学、锻造工艺的念头。
几乎在同一时间,战王府书房内,气氛压抑。
风宸煜面前铺着一张巨大的边境舆图,上面标记着几处失利的战报。他剑眉紧锁,周身散发着凛冽的寒气。几位心腹将领立于下方,面色沉重。
“王爷,狄戎此次来势汹汹,他们的箭镞更锋利,破甲能力更强!我们的士兵盾甲难以完全防御,伤亡远超预期!”一位满脸风霜的老将军沉声道,语气中带着痛心与不甘。
“军械监那群废物!年年拨付巨款,打造出的军械却不堪大用!”另一名将领愤然道。
风宸煜指尖划过舆图上标注的失守城池,声音冷峻如铁:“抱怨无用。当务之急,是找到解决之法。军械监短期内难有突破,我们必须另寻他路。”
他抬起眼,深邃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传令下去,暗中征集民间能工巧匠,凡有改良军械之法,无论成与不成,重金赏之!”
“是,王爷!”
命令下达,但众人心中依旧沉重。民间匠人,如何能与专司其职的军械监相比?这不过是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
待众人退下后,风宸煜独自立于窗前,望着北方天空,眉宇间的忧色挥之不去。江山社稷,将士性命,皆系于此。他必须尽快找到破局的关键!
而此刻,并不知道自己已被纳入“征集”范围的苏云浅,正对着《百工图鉴》中关于“锻铁”、“淬火”的粗浅记载微微蹙眉。
这个时代的冶金技术,在她看来,原始得令人发指。铁质不纯,碳含量控制几乎靠运气,锻造工艺落后…这样的材质,如何能打造出神兵利器?
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她的脑海。
她知道风宸煜是战功赫赫的战神,边境战事吃紧,他必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自己…或许能帮他,也帮这个时代,迈出一小步。
这并非出于儿女私情,而是一种深植于灵魂的本能——看到落后技术时,那种想要去改进、去突破的强烈冲动。
她铺开一张新的宣纸,炭笔在指尖转动。
改良军械,从何入手?弓箭?刀剑?还是…更基础的,材料本身?
她的目光落在窗外“云裳小筑”工坊的灶台上,那里有她为了提纯精油而改进的、能提供更高更稳定温度的炉窑。
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在她心中缓缓成型。
也许,“云裳”的下一个产品,将不再是女子妆台上的香膏玉露,而是…能够决定战场胜负的,钢铁与火焰的奥秘。
边境的烽火,即将以一种无人预料的方式,与京城这座小小的“云裳小筑”产生奇妙的联结。而苏云浅与风宸煜的命运,也将在家国大事的浪潮中,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